《人生七年》纪录片总结
《人生七年》
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后感覺思維很零散,所以就總結一下。邁克爾·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拍攝的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邁克爾·艾普特在1964年為英國BBC電視臺拍攝了記錄片《7 Up》,采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采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四十九歲知天命,看盡歲月流逝,看穿滄海桑田。本片綜合了被訪者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及五十六歲多年的訪問精華。自己看了一下視頻,發現看了里面的劇情之后,錯綜復雜,邏輯不清晰,于是便自己來總結一下。
一、精英上流社會小孩: John約翰、 Andrew 安德魯、Charles查爾斯
1、John約翰(男):14歲就想好了以后要從事法律。如愿考上了牛津大學,讀的法律專業,后來去了法庭,娶的是前保加利亞大使的女兒,他自己的曾祖父就曾是保加利亞首相,可見背景之雄厚。
2、Andrew 安德魯(男):7歲的時候就在讀泰晤士報了,小的時候調皮而機靈。被問到將來要去什么學校時,脫口而出以后要上劍橋大學。事實上,他也考上了劍橋大學,成為了一名律師。與John不同的是,Andrew的性格更平和溫順。他的一生看起來太一帆風順了,想做的都能做到,想得到的都能得到。老年的時候,他也承認。出身給他帶來的禮物是一生的,階級是一直存在的,并且現在未來都將存在。關于婚姻,他娶了一位家境平凡的妻子,但生活美滿。以這位謙謙公子的性格,他如果離婚了我才會感到意外。他說了一句讓我非常難忘的話:你沒法給孩子任何實質的東西,但良好的教育會讓他們終身受用。
3、Charles: 學歷史(男),在21歲之后就沒有再參加節目錄制了。因為這哥們去了BBC當制片人了,打入了敵人的內部。
二、超級富豪
4、Suzy(女):
Suzy是典型的富家千金,家庭條件優越。七歲時,畫面里的Suzy在學跳舞,無憂無慮,好像任何事情她都不是特別在意,顯得很淡定。當被問及長大后的計劃時,她說自己要上好的寄宿學校,有可能上大學。
14歲時,Suzy在自己家的大花園里,眼神有些迷茫,不正視鏡頭,內心應該是叛逆的,不太喜歡被拍攝。回答問題也比較隨意。
21歲時,Suzy的變化令人眼前一亮。穿著時髦,金發碧眼,手上拿著香煙。白富美的形象躍然紙上。原來她16歲時輟學,去巴黎讀了幾年書(應該是父母幫她選擇的)。她邊抽煙邊接受采訪,一副無所謂的嬉皮士態度。
可能受父母離婚的影響,她對婚姻家庭充滿了懷疑和不屑,沒有成家的打算。
這個時期的Suzy顯得更加迷茫,甚至有些迷失了自己。這種狀態就是我一個人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世界與我無關。反正她也無需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
如果根據21歲Suzy這種狀態去預測她未來的生活的話,大概率不會有什么樂觀的想法。但人生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打開的盒子里裝的是什么。
出人意料地,Suzy在28歲時找到了真愛,結婚并且生下了兩個兒子,效率之高令人意外。丈夫是一名律師,兩人非常恩愛,并且這段婚姻自始至終非常圓滿。而Suzy也徹底轉變成一名全職的家庭主婦,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35歲時,她又生下了一個女兒。這個時候的Suzy,是一個既優雅又淡定,既知性又從容的家庭主婦,生活十分安逸,她也很享受這種節奏。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嫁了一個好的丈夫,事業穩定品性又好。
Suzy年齡越大顯得越有氣質,對生活也越來越樂觀,真是賢妻良母的典范。想想14歲和21歲時,Suzy在青春期經歷的那種迷茫、頹廢和不安分,經過時光的沖洗,突然變得清澈和無比的明亮。
由衷地為Suzy獲得的那種生活的幸福感感到高興。也許是Suzy運氣好,也許是命中注定,但誰沒有經歷過青春期的那種彷徨,又有幾個人能最終能夠找到通往未來的幸福航程呢?
三、中產階級:Peter彼得、 Neil尼爾、 Bruce布魯斯
5、Peter彼得(男) :出鏡率比較少,說的話也不多,21歲時覺得人生不能太碌碌無為,要給社會留下印記,28歲的時候是一名教師,當時表達了對撒切爾政府的不滿,顯得有些憤世嫉俗,據說因此被屏蔽。中間有好幾期都沒有參加錄制(不太認同節目組,覺得沒有意義)49歲的時候重新加入了錄制,獲得了英國鄉村音樂大獎
6、Neil尼爾(男):父母是普通的中學老師,Neil在采訪中一直表現出對父母的不滿,認為父母給自己造成了太大的壓力,怨天怨地怨父母的典型。
在42歲的時候,Neil遇到了人生的貴人Bruce,在他的幫助下,Neil終于開始有了自己的目標,成為了當地的一名議員,開始走向政客的道路,
7、Bruce布魯斯(男):一個想要做傳教士的小天使,Bruce的家境不差,高中畢業后考入了牛津大學,學習數學。畢業以后,成為了一名教師,去過孟加拉國支教。這位小天使直到42歲才結婚,也是不出意外的。因為他太羞澀了。可以想象得到,生活中善良溫順老實的那類人,是很難找到女朋友的。但是婚后的他很幸福,這樣的男人或許不浪漫,但是很顧家。心中有大愛的人,老天都不會虧待他
四、底層階級:
8、Nick(男):農民家庭(農場主),父親嚴格要求學習,小時候很靦腆,考上牛津大學------------大學教授,直到28歲,他才帶著他的結婚四年的妻子出現。然而接受采訪時,都能看出對對方的不滿。因為他的妻子跟他一樣,是一個高學歷高智商的女強人。妻子認為自己同樣需要工作,享受成功。42歲的時候,倆人離婚了。后來Nick又認識了同在一個學校教書的副教授,兩人結了婚,貌似應該還不錯。他說多虧父親在他小時候逼自己學習,考取名校。如果完全靠小孩子的自制力,基本上很難走到今天這個樣子。
9、Tony(男):Tony成長于倫敦東區,最底層的孩子,粗魯、不懂禮貌、愛打架。Tony有個優點,想做什么就去做,去嘗試,不會瞻前顧后。14歲馬場當著學徒-----21歲出租車司機------后來有了屬于自己的出租車,取了老婆,非常愛他,也很能干,跟Tony夫妻檔輪班開出租。兩個人通過打拼,過上了殷實的生活。后來也小有成就,甚至去西班牙購置了度假別墅。
10、Paul(男):孤兒院里長大的孩子,有著別的孩子沒有憂郁,不知道大學是什么。沒上大學,他的妻子話多樂天,兩個人剛好互補。他一直是個搬磚的工人,也許后來做到了包工頭。之后他們生兒育女,過上了相對安定富足的生活。兒子長大后做了汽車修理工,女兒則考上了大學。他們后來一家人去倫敦游玩,在廣場喂鴿子,其樂融融。
11、Symon(唯一的黑人小孩):是私生子,不知道爸爸是誰,而且他是黑人族裔,在福利院長大。21歲的時候,Symon在一家制造廠當工人,他說自己不會一直干著這活,然而還是堅持了好多年。悲觀一點說,Symon做了一輩子的工人。
倫敦東區平民三姐妹:Sue、Jackie、Lynn。
12、Sue是三姐妹中最為開朗和灑脫的,有些女強人的范兒。14歲時說不想受婚姻的羈絆,要充分享受人生。果然是結婚最晚的一個,一切以事業為重。后來遇到了喜歡的人就結婚了。遺憾的是還是離婚了,步入單親生活,各種兼職打零工,后來孩子大了,開始全職工作。Sue是職場女性,工作慢慢有了起色,56歲時已經是倫敦一所大學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工作井井有條。后來Sue又找到了真愛,男朋友長得像明星。Sue喜歡唱歌,一副好嗓子。
13、Jackie:Jackie經歷了兩段婚姻,并不算很令人滿意。雖然小時候曾經說過不打算要孩子,但兩段婚姻生活還是讓她育有三個兒子。Jackie后半生過得比較艱難。也可能是運氣不好,她的前夫和婆婆都先后因癌癥去世。迫于生計,Jackie不得不去嘗試找一份工作,但是政府認為她身體狀況不太適合工作,只能靠領救濟金生活。
14、Lynn是性格比較文靜的那種,理想是去超市上班。19歲就結婚了,有兩個女兒(但后來都沒上大學)。Lynn的工作是在一個流動的兒童圖書館,負責孩子們的圖書借閱。49歲時,由于經濟危機,Lynn被裁員,女兒也被裁。雖然生活基本上比較平淡,Lynn比較幸運的一點是婚姻美滿,從一而終。56歲時晚年的Lynn顯得多少有點郁郁寡歡,導演問她一輩子事業平平淡淡,后悔嗎,Lynn噙著淚水,滿臉驕傲地說不后悔。r但其實我覺得,她多少還是有些不太甘心的,尤其是最后抱怨政府不了解底層民眾的生活,覺得機會太少。
參考:
《人生七年》人物命運(上):
https://www.jianshu.com/p/98714ce41e33
《人生七年》人物命運(中):
https://www.jianshu.com/p/36e9078ed811
《人生七年》人物命運(下):
https://www.jianshu.com/p/8bb008f9083c
《人生七年》讀后感:
https://www.jianshu.com/p/dfcfba65ab00
“人生七年”觀后感:
https://www.jianshu.com/p/f51608df2439?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
感悟:
1、家庭對人生的影響很大,主要是思維方式,人生的習慣培養,情緒控制,前二十年的知識積累、眼界的開闊。
2、不同的階級人士方向的選擇,會影響其后來的發展軌跡。
3、遺傳基因很重要,精英的孩子努力能夠考入頂級學校,智商高,一般家庭的孩子努力也很難考上頂級學校。
4、家庭的教育和影響很重要,小孩子不太懂事,自制力差,這是天性,需要外界力量的培養。例如:Nick(男):農民家庭(農場主),父親嚴格要求學習。得益于他父親對教育的極度重視。
5、家庭條件沒有達到精英階層時候,家庭對教育的高度重視也會對人生產生很大的好處。
6、精英階層,人員發展目標明確,會關注社會現象、思考社會,對社會有深入的理解,中層階級,人員發展目標模糊,很多人會把自己埋沒到生活瑣事中,底層人員,沒有發展目標,會為了生存而奔波。
7、階層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努力就會被淘汰,努力+正確方向很可能完成階級上升。
8、個人的知識能力,是決定社會層次的關鍵。
9、殘缺家庭對人格影響很大。
10、不同階層的圈子不同,高層次的圈子有更多的資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人生七年》纪录片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