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开发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实现超过 19% 功率转换效率提升
9 月 7 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生物過程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了一種柔性太陽能電池專用的“客體”材料技術,該技術可提高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實現了超過 19% 的功率轉換效率提升。
經過查詢得知,柔性太陽能電池即“有機太陽能電池(開放式太陽能電池)”,主要優點之一是靈活輕便,廠商可利用噴墨打印等基于溶液的工藝,從而以更少成本制造出可輕松彎曲的柔性電池,不過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相比,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PCE)較低。
據悉,研究人員在太陽能電池的三元組份活性層中,嵌入了一種“客體”合金成分,該客體成分能夠拓寬可吸收光的光譜,從而提高電池對陽光的整體吸收率(即原材料中引入一種光線敏感成分,讓原本的太陽能電池能夠接受到更多光譜,從而提升功率轉換效率)。
而這種客體成分名為 LA1,這是一種小分子受體,研究人員用苯基烷基側鏈對其進行了修飾和改性(苯基烷基側鏈常用于設計用于光伏設備的有機材料),從而“在保持令人滿意的兼容性的同時,提高了電池的性能”。
研究人員在測試中,最初實現了 15% 的功率轉換效率提升,然后通過將客體成分與作為主成分的 Y6 系列受體相結合,從而創建了 19% 以上的更大增效。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但這些增益的驅動力在理論上仍然不太清楚。展望未來,研究人員希望能更好地闡明這些基本機制,目前相關論文已經發布在《先進材料》雜志中。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科学院开发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实现超过 19% 功率转换效率提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优篮子发布新品 AM18 无线一拖二麦克
- 下一篇: 英特尔展示初代酷睿 Ultra 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