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新技术(养兔新技术)
養豬新技術(養兔新技術)
持續下跌的豬價何時見底?
今年1月以來,全國生豬和豬肉價格呈下降趨勢,近期降幅較大。6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初生豬現價為15.8元/公斤,而1月初為36.8元/公斤,不到半年時間已下跌近六成。
隨后,國家發改委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促使養殖場(戶)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保持生豬產能在合理水平。
為什么生豬價格持續暴跌?在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從“調豬”到“調肉”的轉變?為什么規?;B殖成為各大養豬戶的“香椿”?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周刊》采訪了生豬養殖企業湖南新五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五峰”)黨委書記、董事長何軍。
五峰是中國規?;B豬的早期實踐者,一直將生豬養殖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公司以生豬養殖為基礎,建立了集飼料生產、種豬養殖、商品豬養殖、生豬屠宰及肉類加工、冷鏈物流、生豬交易于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布局。
五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郭志強攝|)
豬肉價格何時見底?
中國經濟周刊:目前豬肉價格已經進入低谷。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軍:目前肉價大跌的原因有很多。一是豬肉市場進入消費淡季。一般每年四季度是豬肉消費的旺季,而上半年是豬肉消費的淡季,豬肉市場會周期性相對低迷。此外,禽類產品對豬肉的替代作用以及居民飲食習慣的改變也會影響豬肉消費。
二是“牛、豬”(編者按:指體重200公斤以上的大豬)集中在屠宰地。2020年由于生豬市場價格較好,將出現生豬壓條集中的情況,導致牛、豬壓條越來越多。市場上的豬肉總量在增加,價格越低,農民賣得越多,損失越大。6月份豬肉價格暴跌也與這波牛、豬行情有關。
第三,為了穩定不斷上漲的肉價水平,國內進口的凍肉有所增加。2021年1-5月累計豬肉進口量已達196萬噸,同比增長13.7%。豬肉進口的大幅增加也對國內豬肉市場價格產生影響。
四是生豬產能正在恢復。2019年以來,中央和各級政府相繼出臺政策恢復生豬產能,國內生豬產能快速擴張。目前散戶逐漸退出,規模化養豬加速。
那么,豬價什么時候才能到盡頭呢?我預計目前豬價基本接近底部。日前,中國畜牧業協會也公開呼吁養殖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好節本增效措施。到目前為止,養豬行業既是高投入行業,也是技術密集型行業,資本蜂擁養豬不切實際。
到2025年,國內生豬養殖規模化率將達到65%以上。
中國經濟周刊:隨著非洲豬瘟防控常態化,“調豬”到“調肉”的趨勢明顯。如何看待這一趨勢變化?
何軍:2019年以來,在生豬產能擴張過程中,新五峰一直在推進“雙搶工程”,即一手抓土地資源,一手抓市場資源。搶土地資源就是抓住機遇,建設規?;?、標準化、先進化的豬場,從而實現公司的轉型升級;而搶奪市場資源,旨在提亮豬肉品牌,順應國家倡導的從“調豬”向“調肉”轉變的趨勢。
目前,一些養豬企業正在探索建設養豬一體化模式。如果這種從生豬養殖到肉類供應的一體化模式能夠成功探索,這將是中國為世界水產養殖業做出的一大創舉。屆時,國內生豬市場才能真正實現從“調豬”到“調肉”的趨勢轉變。
事實上,在非洲豬瘟疫情期間,禁止跨省市運輸生豬的規定讓很多養豬企業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也明白了國家推動“調豬”向“調肉”轉變的初衷。事實上,這一趨勢變化的根本目標是推動國內生豬產業鏈向區域產業鏈轉型。
向“調肉”趨勢轉變,勢必引導養殖企業向規模化養殖模式轉型。預計到2022年家豬養殖規模率將達到58%左右,預計到2025年家豬養殖規模率將達到65%以上。
當然,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未來農村還會有一批1000-2000頭的小規模養豬戶,有助于帶動當地經濟和村民致富。
五峰有辦法平滑豬周期。
《中國經濟周刊》:如何理解辛五峰提出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公司在平滑豬周期方面有哪些戰略戰術?
何軍:“一體兩翼”戰略布局是指:立足湖南,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市場。這一策略背后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湖南是傳統的養豬大省。作為“國家養豬隊”,新五豐扮演著“定海針”的角色,保障湖南豬肉的供應和價格,這就要求我們自身的發展要立足湖南。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是基于公司市場考慮。1962年,在國家“優質、適量、均衡、及時供應”的原則下,新五峰豬肉開始供應港澳市場,我們成為內地最早供應港澳的鮮活商品來源之一。五峰品牌在港澳市場已有近60年的歷史。
江浙市場是我國豬肉的主要銷售區域,基于江浙市場巨大的肉類需求,新五峰肉制品銷往長三角地區。從多年的經驗來看,中國的豬肉市場主要位于長江以南。這個豬肉市場夠大,能培育南方市場就很好了。
五峰將按照自己的節奏,堅定不移地推進生豬優質產能擴張,堅定不移地控制養殖成本。目前,新五峰已全面啟動老產能升級改造,租賃豬場也全面引進了智能化先進生產線。
但我們不會盲目與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爭奪生豬養殖規模,而是采取適度規模戰略。新五峰力求更多的養殖品質和品牌價值。當然,這也對企業的管理能力和人才支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品牌價值來看,圍繞港澳和內地市場,新五豐可以利用兩地市場豬價的價差來平抑市場風險,對沖國內豬肉價格大幅下跌帶來的風險。
今年6月,香港新五峰生豬連續三次獲得香港市場價格冠軍。與mainland China生豬均價相比,五峰供應港澳市場的生豬每頭可賺800多元,這是我們60年積累的品牌價值的體現。
從養殖質量來看,與原有的傳統養殖模式相比,智能養豬在自動化水平、營養配方技術、生物安全保障、疾病防控、舍舍舍技術、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養豬完全成為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以上模式改造可以更好地保障生豬養殖質量,真正實現生豬養殖高質量發展。
此外,從平滑豬周期的戰術角度來看,在保證企業自身效益的同時,新五峰還將屠宰、分割、冷藏等產業鏈各個環節聯系起來,充分發揮肉類板塊的“蓄水池”作用。豬肉價格持續下跌時,新五豐將減少市場供應,增加凍肉儲備,減少周期低谷對公司的影響。
在智慧養豬方面,新五峰和華為有哪些優勢?
《中國經濟周刊》:今年4月,新五峰攜手華為推出智慧養豬項目。有哪些戰略考慮?智慧養殖能為生豬養殖企業解決哪些痛點?
何軍:6月18日,中國畜牧業協會發布提案稱,生豬養殖企業要相信強大的市場力量,不要“以賭博心態安排生產”。
目前很多地方要求養豬企業在當地建設生豬養殖全產業鏈,比如建設飼料場、屠宰場等,以彌補環保和稅收負擔。然而,對重資產豬舍的投資,卻挫傷了很多資本,迫使很多生豬養殖企業走上轉型升級之路。
與華為的合作符合新五峰未來智慧養殖發展規劃。未來,湖南全省分布著數以百計的養豬場和屠宰場、飼料場,新五峰如何實現智能化管理?如果不推進信息化轉型戰略,管理成本和人員成本將大幅增加。
2020年,新五峰在部分豬場試點智慧養殖1.0版,人均一年飼養商品豬可達5000頭。生豬養殖業正在從傳統的人員密集型向技術資本密集型轉變
以生豬成活率和料肉比指標為例,從試點情況看,依托智能養殖系統,生豬成活率比傳統養殖最好年份提高2%,料肉比下降0.2。這些都是養豬的重點。
未來,新五峰將利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和人工智能,實現生豬生產的設備自動化、數據信息化、生產標準化、控制集中化、操作無人化、預警處理及時化、管理高效化等全方位管控。依托這套智能養殖系統,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降低養殖生產成本,提高公司的養殖效率,真正實現生豬養殖的技術創新。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养猪新技术(养兔新技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简单的C语言编译器--词法分析器
- 下一篇: 电烤箱分类哪个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