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跟那吵什么呢?
knuth還真不是一般人,仔細體會了一下LR(k),靠,原來還真沒發現,這個算法確實有那么點無懈可擊的感覺,尤其是這可是40年前的東東了。
虎書的作者視角也很有趣,今天注意到他的一句話,LR(k)中,DFA是用在棧上而不是輸入上的,漂亮的視角。比用DPDA強行理解要好得多。
活學活用還真是不容易,對于我這樣的笨蛋,簡直就是靠時間堆出來的。什么時候才能跳出框框呢?有點感覺了,但是又好似不太夠。
還得再咂吧咂吧虎書作者的那句話。
一方面是更好的體會一下LR,但更多的,是學會這種變換視角的方式。研究階段快要結束了,希望有個真正的提升。思想的自由真是難得。
由這段歷程,再次想到一句別人教育我的話:
“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
雖然這句話屬于我全盤接受的東西之一,不過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名言是下面這句:
“質量是慣性的量度。”
有點不著邊際,是吧?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guaiguai/archive/2009/06/15/1503335.html
總結
- 上一篇: 重装系统后修复PS
- 下一篇: 中国台湾地区几乎所有院校的硕博论文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