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故意给自己找别扭?揭秘自我妨碍的心理机制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F 中文 (ID:kexuejiaodian),作者:SF
你是否曾經在考試前故意不復習,或者在工作匯報前故意不準備?你是否曾經在和朋友相處得很好時故意無視他們,或者在和戀人甜蜜相愛時故意制造矛盾?如果是的話,你可能是一個自我妨礙者。那么,為什么人們會采取這種方式呢?如何擺脫自我妨礙的惡習呢?
文 |克里斯蒂安?賈勒特(Christian Jarrett)
譯 |開心
編| 陳強
原文刊載于《科學焦點》2023.09 期
自我妨礙,心理學上也叫“自我設障”,是指人在學業、工作、體育競技或者人際關系中,故意做一些明知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例如,故意不在工作匯報之前做準備,或者臨近跑步比賽卻不去訓練,還有人總是故意無視朋友發來的信息,哪怕雙方的關系十分融洽。諸如此類的行為或許顯得有些奇怪,甚至讓人覺得他們有些自暴自棄。但研究表明,自我妨礙也有邏輯和道理可循:人們常用這種看似矛盾的方式來保護自尊心,緩解自己對于失敗或懈怠的恐懼。
自我妨礙是一種保護自尊心的手段
以工作匯報為例。如果故意不做任何準備,結果匯報的效果非常糟糕,這時,你就可以把失敗歸咎于沒有做好準備,而不會對自己的個人能力產生懷疑。同樣的道理,當你在跑步比賽中成績墊底時,也可以把沒有認真訓練作為給自己開脫的理由,從而對丟人的比賽結果不以為意,一笑置之。
至于無視朋友的信息,盡管現在你們的關系還很融洽,但當他們決定與你絕交時,你可以把關系破裂的原因歸結為自己對他們不夠在意,而不是因為他們不再喜歡你了,或者他們有了更好的朋友。顯然,前者更容易讓你接受。
簡而言之,通過為失敗和挫折編造完美的借口,自我妨礙成了一種保護自尊心的手段。害怕失敗以及缺乏自信的人更有可能采取自我妨礙的做法。在短期內,自我妨礙甚至有可能提升你的自我感覺,以及維護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然而,這種方式并不可取,因為從長遠來看,自我妨礙只會增加你失敗和受挫的可能性。
如果你真的想做好工作匯報,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充分的準備;想要贏得比賽,就應該認真訓練;而對于重要的朋友,你絕不該無視他們發給你的信息,不能讓他們感到不安。
如何擺脫自我妨礙的惡習?
如果你已經養成了自我妨礙的習慣,那么改掉它勢必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嘗試一些相對更健康的方法。
比如,我們常說的“調整心態”就是一種有效手段 —— 你可以把生活中的挑戰看作是學習和進步的機會,而不是對你的能力或存在價值的考驗。無論是工作匯報,還是跑步比賽,你都應該竭盡所能,要是結果不夠完美,想想應該如何改進,下次才能做得更好。
另一個有用的辦法是練習自我關懷,像對待摯友或親人一樣善待自己,而且你需要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并不是由他人的看法或者一段關系的結果決定的。比如,在與戀人情深意切的相處中,試著坦然接受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并提醒自己,哪怕有一天這段關系結束了,也不代表你是個不可救藥或者沒人喜愛的人。
總之,自我妨礙是一種不利于個人成長和幸福的行為,我們應該盡力避免它,而選擇更積極和健康的方式來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什么人会故意给自己找别扭?揭秘自我妨碍的心理机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作业帮发布自研“银河大模型”
- 下一篇: 微信摇一摇功能如何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