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两年经历
應老師的要求,簡單整理了下大學這兩年的學習路線,一開始還不知道怎么寫,后來發現CSDN有博客歸檔,就直接參考以前的博客歸檔寫了,不過只有學習經歷,有些枯燥,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
18年9月-18年11月:《C Primer Plus》前10章
18年11月-18年12月:《信息學奧賽一本通》開了個頭
18年12月-19年1月:準備大一上期末考試
19年1月-19年2月:《信息學奧賽一本通》一些基礎算法
19年2月-19年3月:在信息學奧賽一本通在線評測網站上瘋狂刷題,《算法競賽入門經典》開了個頭
19年3月-19年4月:刷藍橋杯真題、PAT真題
19年4月-19年5月:還是刷題:LeetCode、CodeForce、VirtualJudge、藍橋杯,同時繼續學基礎算法和數據結構
19年5月-19年6月:大量刷藍橋杯真題,同時還有VirtualJudge
19年6月-19年7月:藍橋杯國賽沒拿獎,消沉了一段時間
19年7月-19年8月:東學西學,看了計算機基礎和操作系統簡史,還有Python基礎、前端基礎、還看了無人機的一些東西、最后還做了個樹莓派機器人,接觸了百度AI開放平臺,會調一些API,很亂,比較迷茫,不知道往后該怎么學
19年8月-19年9月:為了寫C語言課設,去學了Linux、Curses,還整了臺阿里云服務器學習,基本上都在熟悉阿里云,然后還去學了一點Go語言,還處于迷茫期
19年9月-19年10月:繼續學Go語言,又開始接觸人工智能
19年10月-19年11月:學習Go語言和Android,最后都沒堅持下去
19年11月-19年12月:重新開始學習人工智能,開始接觸Kaggle
19年12月-20年1月:決定從基礎開始打起,Python還不牢固,開始從頭學習Python,同時還要準備期末考試
20年1月-20年2月:快速學習Python,包括面向對象、并發編程、數據庫開發,同時學習機器學習的數學基礎
20年2月-20年3月:開始接觸Python的Web開發框架——Django,同時還學習了前端的jQuery
20年3月-20年4月:Python爬蟲、Http/HTTPS協議、Nginx、Jenkins、此時能夠在服務器上部署一個完整的Web項目
20年4月-20年5月:學習RestFramework和Vue,做了一個在線教育平臺的項目,開始堅持刷LeetCode每日一題,同時開始在網上看大量Python相關的博客
20年4月-20年5月:完成大數據導論的課程設計,一個COVID-19數據可視化平臺,主要用到的是Hadoop那一套。然后在老師的介紹下進入南開實驗室實習,開始學習G6圖可視化引擎,并逐步開始了解前端架構和機器學習的通用流程。
20年5月-20年6月:完全掌握南開實驗室的那個項目,能夠自主開發。然后還嘗試做在線學習視頻,發現這個很棒,很多東西如果我能給別人講明白了,我才算是掌握了,同時特別鍛煉自己的演講能力,覺得這是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20年6月-20年7月:繼續做在線學習視頻,然后出了LeetCode每日一題之外還刷了刷藍橋杯真題,同時跟大四的參加校招去了安軟科技
20年6月-20年7月:開始接觸規范的Django后端開發,以OpenCV的已有的標注平臺CVAT為基礎做二次開發
20年7月-20年8月:007,上班
20年8月-20年9月:上班,拿工資,把學費交了
總結
- 上一篇: 216. Combination Sum
- 下一篇: 79. Word Search 单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