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R推荐|迎战未来必知的10大管理创新趋势
疫情加速改變了企業!疫后新常態下企業管理亟需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因為原有許多管理方法和工具更已不再適用。我們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遠眺未來,值此HBR百年紀念之際,洞察迎戰未來必知的10大管理創新趨勢,讓我們一起開拓新局、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文章目錄
- 趨勢1:軟技能成為管理者最核心的能力
- 趨勢2:進入Web 3.0新時代
- 趨勢3:數智化轉型勢在必行
- 趨勢4:ESG成為必須遵循的新規范
- 趨勢5:疫情改變了消費與生活型態
- 趨勢6:邁向工作新未來
- 趨勢7:組織以項目型態取代傳統職能型
- 趨勢8:積極爭取新型人才
- 趨勢9:平臺生態興起,擁抱新競合時代
- 趨勢10:彈性供應鏈成為必然
以下的十大管理新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一個企業能否在未來永續經營。
趨勢1:軟技能成為管理者最核心的能力
一直以來,企業在雇用管理者時,更強調管理者掌握專業的管理技能和財務控管等能力。如今,管理者如果只具備這些傳統意義上重視的管理素養,已不敷所需。面對未來挑戰,未來執行者更需要高超的軟性社交技能。
面對資本市場,企業領導者必須向分析師匯報、回應媒體;面對客戶和供應商,他必須良好地溝通;面對地緣政治,他必須像外交家一般斡旋;面對內部員工,他必須能激勵多元的員工發揮長才;面對數字化轉型,他更必須做好跨部門協調。
然而,大多數企業對于高管需要的軟技能,尚未開發出系統性的培養方法和評估,必須盡早設置才能脫穎而出。
趨勢2:進入Web 3.0新時代
Web 3.0(第三代網路)已被視為是網際網路的新未來。這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新網際網路愿景,涵蓋了一系列的技術,包括加密貨幣、非同質化代幣(NFTs)、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s)、去中心化金融等。它提供了可讀、可寫、可擁有的網路版本,使用者不需要再透過Google、Facebook等大型公司留下網絡足跡,亦即把所有權還給使用者。
Web 3.0讓使用者在所屬的網路社群,擁有財務上的權益,也有更大的控制權利。在未來,網際網路將轉化為一個大型資料庫,經由人工智慧建構出網路虛擬世界生態系。 Web 3.0可望像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那樣,極大地改變我們的上網體驗。
然而,這并非沒有風險。進入這個空間的企業,需要仔細考慮它的風險和效益,要慎防隨著Web 3.0而來的環境沖擊與金融投機和詐欺。
趨勢3:數智化轉型勢在必行
過去幾年來,數智化轉型已成為所有企業均要面對的趨勢,各行各業都希望快速尋覓成功的典范來作為指引。從無數正在進行數智化轉型的案例來看,、轉型是否成功與投入金額多少無關。成功者也未必一定要是像Airbnb和Uber這類的原生數字企業。許多老牌企業搭配自身的商業模式,打造出屬于自己的轉型流程,也能成功地數智化轉型。
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須扮演好關鍵角色,跳出現有業務的限制,了解數字如何產生價值;同時維持整個營運系統方向一致;更重要的是,要打造組織的「數字心態」,培訓技術或非技術員工,用數字的方式來觀察、感覺與做事。
趨勢4:ESG成為必須遵循的新規范
近幾年來年,重視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的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簡稱ESG)已成為全球企業的重要議題。
在環境問題上,許多企業領導人都挺身而出,呼吁應該積極處理。包括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接受《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長殷阿笛采訪,呼吁2050年前實現零碳排放。
除了環境問題,企業也必須在勞工政策、董事會組成之類的問題上做出改變,并盡量讓企業的資訊透明。
投資人會尋找ESG績優的公司作為投資標的,而淘汰績效不佳的公司。據哈佛商學院研究ESG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塞拉分(George Serafeim)的研究,投資人已變得很精明,可以分辨企業只是「漂綠」,或是真正在重大議題上創造價值。因此,企業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須量身打造出自己的ESG 策略。若是ESG策略具備差異化,就能改善長期的財務成果。
趨勢5:疫情改變了消費與生活型態
將近三年來的新冠疫情大流行,讓數字轉型在一夜間加速發展,不僅影響新商業模式與工作方式,也影響了民眾的消費行為。消費者過去習慣到實體店購買,現在已轉向線上購買,消費者對線上購買的期望也大幅提升,這意味企業必須比過去更精準地了解消費者需求,給予更好的線上消費體驗。
過去按照地區、年齡、性別等人口統計,來做出顧客區分,已不敷所需,現在有了數字工具,再配合消費者的個別需求,做出極致的定制化。若要創造這些體驗,企業就必須把數據和技術,放在組織的核心,并納入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
趨勢6:邁向工作新未來
科技發展加上新冠疫情蔓延,也讓現代人們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
首先,遠程工作已經成為新常態。愈來愈多的員工和企業都體驗到了遠程工作的好處。員工享受到彈性空間和時間上的自由感,企業則可減少置業或租賃成本?,F在的科技已經可以克服過去遠程工作的缺點。未來,企業應把握這個對企業和員工雙贏的機會。此外,愈來愈多工作者不再抱著「我能為公司做什么的心態」而工作,而是將企業視為一個可以實踐自己理想的平臺,企業應反思你能提供什么給員工并協助他們達成理想。
而元宇宙未來是否可以融入到人們工作當中,也成為現代社會關注的議題。例如在入職報道的流程中,讓新人透過元宇宙來認識新環境,或參與虛擬會議。
趨勢7:組織以項目型態取代傳統職能型
以往,一般的上班族認為規律的工作就是他們的日常,參與項目會妨礙工作,但在未來,項目將起到煥然一新的作用和使命。
據估計,項目導向的經濟活動在未來有可能會增長到20兆美元。企業面對更快速的組織轉型、新產品開發、新科技更迭,需要用機動性高的項目才能應對。在未來的組織中,傳統的功能部門只會保留必要的一小部份,取而代之的,是以項目為主的組織架構。這對組織的管理和文化都會帶來很深遠的影響。
領導人的工作重點,也會與以往大不相同,必須明智、果斷地篩選項目,排好項目的優先順序,并且建立協作和授權文化,培養內部人員項目管理的能力。
趨勢8:積極爭取新型人才
科技突飛猛進改變了產業的競爭基礎,也改變了所需人才的要求。如果企業像過去,每逢天災人禍,就用裁員來度過難關,可能會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未來企業一定要學會重新部署人力資源。幾乎所有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項目,都必須重新評估。
首先,企業必須思考,在由科技推動的未來,哪些是你需要的重要職缺,并積極培育和招募這類人才。其次,企業必須重新定義何謂卓越,擬定詳盡的職務描述,建立一套衡量標準。最后,設法了解明日之星,想從你的企業獲得什么,及你如何能提供員工有意義的工作?
趨勢9:平臺生態興起,擁抱新競合時代
在愈來愈多的領域中,企業、甚至是產業,都已經不是策略分析的單位,而是要聚焦在「生態系統」間的競爭。
當今的生態系統與以往的最大不同是,它是由數字驅動并經過設計的生態系統,跨越了傳統的產業界線,提供復雜、可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搭售商品。例如Google和阿里巴巴等數字原生公司所搭建的平臺,又如蘋果公司設立的iPhone App Store,銷售第三方設計的應用程式等。未來,即使你不是整個生態系統的領導者,可能都需要依附在某個生態系統下。因此,企業必須重新思考自身的生態系統策略。
趨勢10:彈性供應鏈成為必然
從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再到烏克蘭戰爭,乃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急迫性,種種沖擊已讓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情況曝露無遺。企業面臨政治的壓力,必須增加在本國的生產、提升本國就業;一方面也面臨營運壓力,必須降低對高風險供應來源的依賴。
過去重視精實策略,企業會盡量減少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庫存量,但現在已不適用,必須重新繪制供應鏈地圖,找出脆弱之處,尋找替代的供應來源;同時維持半成品和成品的安全庫存;最后運用一些新技術來降低制造成本,像是3D列印、連續流程制造等。
原文鏈接:HBR推薦|迎戰未來必知的10大管理創新趨勢
更多延伸閱讀推薦:
專家建議|首席財務官擁抱財務敏捷轉型正當時
超級細胞丨爆款游戲公司Supercell組織敏捷化是如何實現的
專家建議|首席財務官擁抱財務敏捷轉型正當時
互聯網裁員潮下,如何以降本增效提升企業人均效能?
專家建議|打造創新文化的六大關鍵成功要素
專家建議|經濟低迷周期下如何制訂務實的增長戰略
組織敏捷化 | 新零售企業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核心策略
四大規?;艚菘蚣艿谋容^:LeadingAgile、SAFe、LeSS、DaD
案例參考|海爾、亞馬遜、微軟如何設計敏捷組織?
專家方案|三管齊下實現敏捷型組織的自驅高效運轉
敏捷組織轉型“利器” – 重構核心經營單元
韓都衣舍敏捷組織案例:小組制的發展歷程
Zappos | 員工數千的大企業,如何提升組織效率
什么是好的北極星指標?這里有8個國外知名企業的經典案例
300+精品課程,為你的求職、學習持續賦能。
熱門課程推薦:
【設計思維】 【精益創新】 【增長黑客】【設計沖刺】
更多精彩案例與方案可以訪問Runwise創新社區。我們為你準備了4大精選內容:
1.前瞻方案研究 2. 最新實踐案例 3. 科學思維方法 4. 創新技術工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HBR推荐|迎战未来必知的10大管理创新趋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最低通行费(动态规划)题解
- 下一篇: 如何练习好一个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