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是如何形成
技能是如何形成
- 前言
- 一、學以致用
- 二、間斷復習是形成長期記憶的唯一方法
- 三、長期記憶終點在于形成創造性思維
- 總結
前言
我們學習目的是為了形成技能,討論技能如何形成有利于對自身學習方法改造。為了明晰討論這個問題,這里把本人觀點邏輯說明一下。
一、學以致用
學習目的很重要,學習是日積月累過程,討論學習目的或者說學某些知識有什么用,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心中明確有什么用才會認真長久學習,不耽誤真正的學習。
- 在學校學習都是基礎知識,在將來的工作場景大多數用不上,是不是白學了,這跟學以致用道理是不是相違背?
- 如果在漫長學習階段,不能通過各類門科學習,在這種具體學習過程形成自己學習方法并且有意識反復踐行逐步完善自己學習方法,那么是白學了。
- 應付任務式的學習是無用功,學不到真正知識。強迫自己學習某些具體知識那是最初階段,而且不進行主動深入學習,一定會流于形式,一定會覺得什么也沒學到。當你有了具體場景需要使用這些知識,不得不認真對待,一定覺得學習要打好基礎。
- 致用的道理,是認可學習基礎可以幫助你快速有效形成技能,學習基礎是減少了時間成本的一種致用時候,你才會明白學以致用。
- 由于對學以致用表面理解,只學自己認可有用的知識,在經過長年累月的努力獲得技能,你會發現自己其實繞了大圈才到了終點。
- 如果學習具體技能才是致用,那么能夠幫助你快速形成更多技能的基礎不是致用嗎?時間成本這筆賬算不清楚嗎?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間斷復習是形成長期記憶的唯一方法
認清學習本質,建立起良好學習目標,就要談一談學習方法。而研究學習方法,先要研究記憶,因為記憶是是學習的開始。
- 從人類記憶的遺忘規律來看,間斷復習可以改善記憶能力。按照6個月間斷復習后,我們知識已經相當牢固。如果我們認為這些是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通過簡單重復的勤奮的方法達到這樣效果,那么是對復習不理解。
- 間斷復習對抗遺忘規律根本規律,我們復習時候是人腦會對記憶產生各種聯系,不是點,也不是點線,也不是多點多線,而是形成網狀的知識結構,復習時候人腦自動整理這些內容和具體感官體驗或者其他知識聯系起來。
- 如果刻意死記硬背不聯系或者減少聯想,變成純之又純學習體驗,其實回避了人腦自動整理過程,那么復習不是復習,我們記憶是聯想和實際體驗結合的。只有脫離重復簡單而帶著思考回顧性學習過程才是復習。
當我們通過復習形成長期記憶,實際上形成了多層面結構知識,這種知識結構并不是我們追求終點。技能提高并不依靠更加詳盡的知識記憶,而是形成了特定的思維,形成了特定思維,并以這種思維方式,重新記憶具體的知識。記憶是必經過程,依賴知識達到思維,思維帶來結構性記憶方式,最終實現知識的長期記憶。
三、長期記憶終點在于形成創造性思維
- 創造性思維并不是一些遠不可及內容,而是幾乎我們思維都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是針對個人本身來說,對事物有了個人理解都是創造性思維。你學會駕駛車輛對于你還沒學會駕駛車輛時候就是形成了創造性思維,也就是對于駕駛車輛有了個人理解。
- 對于記憶,我們參加考試時候,一定會認為記憶是最重要能力,記得住和記得牢很重要。但是死記硬背的形成短期記憶對于形成技能沒有任何幫助。老師經常說只有理解才能記憶。這句話也是我們有了特定思維才會把知識記得牢,記得住。
- 長期記憶是間斷復習后才會形成,但是對于具體知識,哪怕只是長期最終還是會忘記,長期記憶其實也僅僅長期,經過長期記憶后,會慢慢形成創造性思維,這些脫離具體知識形成下意識是不可能忘記。我們達到某種知識創造性思維后,那么這種知識需要使用,我們可以通過簡單快速復習,立刻恢復剛剛學習后那種狀態。
- 長期記憶終點是形成創造性思維。拿高考數學題考數學教授,數學教授不一定能解答出來,因為忘記了一些公式。但是如果讓教授簡單復習幾天,那么這些題目是考不住他們,長期不用,忘記具體的知識是很正常,但是形成見解不會消失,依靠這種見解有了快速激活具體知識記憶的能力。
總結
- 學習是很艱辛過程,但是不局限在知識記憶,而是利用知識達到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形成知識結構,再記憶知識過程。技能是在達到創造性思維即產生,但是提高過程又必須回到知識學習,記憶知識,達到更加豐富的創造性思維。
- 這里表達知識記憶只是必經過程,形成一定技能后,忘卻具體知識并不可怕,因為技能是更加長期記憶,是結構記憶,是一種特定下意識思維。而要提高技能,又要回到這些過程去,畢竟記憶知識是必經過程。
總結
- 上一篇: Oracle判断表、列、主键是否存在的方
- 下一篇: 写在2020除夕,回忆初探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