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开发(关于写代码与数学)
????????以前學習軟件的時候,有的人說學習軟件開發需要數學很厲害,因為程序等于數據結構和算法。
????????這是一種廣義的說法,這讓剛入門的軟件編程人員望而生畏。我們說電腦是計算機,它確實是計算機,而不是稱作電腦。因為計算機計算的就是0,1,01的比特。不管是文字,聲音,圖片還是視頻,翻譯到最底層都是0和1。而這些層層封裝,封裝,解釋,解釋的過程涉及到很多數學問題。所以編程和數學相關自然成為了合理的觀點。
? ? ?但是軟件最大的特性是封裝,一切皆可封裝。前人的研究和努力,早已為我們鋪平了道路。涉及到的數學問題,大多數都進行了封裝。我們知道規則后,可以直接使用。所以從狹義上來講,學習軟件需要數學很厲害是一種很扯淡的說法。現在很多跨專業的人都可以來當碼農,比如文學專業的,工商管理專業的,法學的,政治經濟學的,美術學的等等。無需任何數學功底,依然可以設計很好的程序代碼。甚至現在都有低代碼實現,可視化編程。
? ?但是想做深層次研究和突破前人的成績,學軟件還是需要點數學的,也就是算法。所以要做一名優秀的碼農還是需要學習數學,記住數學公理,定理這些東西,尤其是和計算機有關的數學學科。
千萬不要在和計算機無關的數學上耗太多的時間,因為數學學科實在太龐大。有時候我們認為的數學不一定指的是計算機相關的數學。比如小學到高中的數學,你牛逼上了天其實對于計算機的學習也是沒多大用處的。
?日常生活的中買菜的數學,達到頂級也是沒用的。10進制的數學對于2進制的計算機數學其實也是沒什么用的。不能說沒用,只能說用處很小。
?下面羅列一下與計算機科學比較密切的數學:
1.《概率論與統計學》應用于大數據和人工只能方向
2.《集合論》 應用于程序中的數據結構
3.《數理邏輯》應用于程序中的條件判斷和信號,電路信號的邏輯處理。
4.《離散數學》應用于程序中的數據結構,算法,數據庫,它其實也包括集合。
5.《微積分》應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等等。
順便復習一些常見的數學符號和讀法。
| 大寫 | 小寫 | 英文注音 | 國際音標注音 | 中文注音 |
| Α | α | alpha | alfa | 阿耳法 |
| Β | β | beta | beta | 貝塔 |
| Γ | γ | gamma | gamma | 伽馬 |
| Δ | δ | deta | delta | 德耳塔 |
| Ε | ε | epsilon | epsilon | 艾普西隆 |
| Ζ | ζ | zeta | zeta | 截塔 |
| Η | η | eta | eta | 艾塔 |
| Θ | θ | theta | θita | 西塔 |
| Ι | ι | iota | iota | 約塔 |
| Κ | κ | kappa | kappa | 卡帕 |
| ∧ | λ | lambda | lambda | 蘭姆達 |
| Μ | μ | mu | miu | 繆 |
| Ν | ν | nu | niu | 紐 |
| Ξ | ξ | xi | ksi | 可塞 |
| Ο | ο | omicron | omikron | 奧密可戎 |
| ∏ | π | pi | pai | 派 |
| Ρ | ρ | rho | rou | 柔 |
| ∑ | σ | sigma | sigma | 西格馬 |
| Τ | τ | tau | tau | 套 |
| Υ | υ | upsilon | jupsilon | 衣普西隆 |
| Φ | φ | phi | fai | 斐 |
| Χ | χ | chi | khai | 喜 |
| Ψ | ψ | psi | psai | 普西 |
| Ω | ω | omega | omiga | 歐米伽 |
關于高中的一些基本的數學公式還記得多少?
數學發展簡史與脈絡
一、 數學形成時期 ( ——公元前?5?世紀)
建立自然數的概念,創造簡單的計算法,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算術與幾何尚未分開。
二、 常量數學時期 (前?5?世紀——公元?17?世紀)
也稱初等數學時期,形成了初等數學的主要分支:算術、幾何、代數、三角。該時期的? 基本成果,構成中學數學的主要內容。
1.古希臘 (前?5?世紀——公元?17?世紀)
畢達哥拉斯 ——“萬物皆數”
歐幾里得 ——《幾何原本》
阿基米德 —— 面積、體積
阿波羅尼奧斯—— 《圓錐曲線論》
托勒密 —— 三角學
丟番圖 —— 不定方程
2.東方 (公元?2?世紀——15?世紀)
1) 中國
西漢(前?2?世紀) ——《周髀算經》、《九章算術》
魏晉南北朝(公元?3?世紀——5?世紀)——劉徽、祖沖之
出入相補原理,割圓術,算π
宋元時期 (公元?10?世紀——14?世紀)——宋元四大家
楊輝、秦九韶、李冶、朱世杰
天元術、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數值求解;
大衍總數術 —— 一次同余式組求解
2) 印度
現代記數法(公元?8?世紀)——印度數碼、有?0;十進制
(后經阿拉伯傳入歐洲,也稱阿拉伯記數法)
數學與天文學交織在一起
阿耶波多——《阿耶波多歷數書》(公元?499?年)
開創弧度制度量
婆羅摩笈多——《婆羅摩修正體系》、《肯特卡迪亞格》
代數成就可貴
婆什迦羅——《莉拉沃蒂》、《算法本源》(12?世紀)
算術、代數、組合學
3)阿拉伯國家(公元?8?世紀——15?世紀)
花粒子米——《代數學》曾長期作為歐洲的數學課本
“代數”一詞,即起源于此;阿拉伯語原意是“還原”,即“移項”;此后,代數學的內容,主要是解方程。
阿布爾.維法
奧馬爾.海亞姆
阿拉伯學者在吸收、融匯、保存古希臘、印度和中國數學成果的基礎上,又有他們自己的創造,使阿拉伯數學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數學的崛起,作了很好的學術準備。
3.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6?世紀——17?世紀)
1)方程與符號
意大利 - 塔塔利亞、卡爾丹、費拉里
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法國 - 韋達
引入符號系統,代數成為獨立的學科
2)透視與射影幾何
畫家 - 布努雷契、柯爾比、迪勒、達.芬奇
數學家 - 阿爾貝蒂、德沙格、帕斯卡、拉伊爾
3)對數
簡化天文、航海方面煩雜計算,希望把乘除轉化為加減。
英國數學家 - 納皮爾
三、變量數學時期(公元?17?世紀——19?世紀)
家庭手工業、作坊 →→ 工場手工業 →→ 機器大工業
對運動和變化的研究成了自然科學的中心
1. 笛卡爾的坐標系(1637?年的《幾何學》)
恩格斯:“數學中的轉折點是笛卡兒的變數,有了變數,運動進入為數學,有了變數,辯證法進入了數學,有了變數,微分和積分也就立刻成為必要的了??”
2. 牛頓和萊布尼茲的微積分(17?世紀后半期)
3. 微分方程、微分幾何、復變函數、概率論,第三個時期的基本結果,如解析幾何、微積分、微分方程,高等代數、概率論等已成為高等學校數學教育的主要內容。
四、現代數學時期(公元?19?世紀?70?年代—— )
1. 康托的“集合論”
2. 柯西、魏爾斯特拉斯等人的“數學分析”
3. 希爾伯特的“公理化體系”
4. 高斯、羅巴契夫斯基、波約爾、黎曼的“非歐幾何”
5. 伽羅瓦創立的“抽象代數”
6. 黎曼開創的“現代微分幾何”
7. 其它:數論、拓撲學、隨機過程、數理邏輯、組合數學、分形與混沌等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AVA开发(关于写代码与数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超级思维:高效解决问题的 20 个思维模
- 下一篇: 经济学家系列之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