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你孩子患上的是弱视而不是近视......
“對不起,你的孩子是弱視......”最近希小瑪在醫院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醫生,我家孩子眼睛到底是怎么了?”
“為什么戴上眼鏡也看不清楚,是配鏡的度數不夠嗎?”
“不,你孩子患上的是弱視而不是近視......”
家長一臉茫然的看著醫生,問:“弱視是什么?”
當家長們將注意力放在如何預防孩子患上近視的時候,殊不知弱視也有可能悄悄盯上孩子了!
弱視
弱視也叫懶惰眼,是導致兒童視力差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弱視產生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于兒童在成長期間,大腦的視覺中樞沒能正常發育,在長期沒有接受到足夠刺激的情況下,大腦最終放棄了該部分的視力功能,使得視力較差,形成弱視。
啥意思?不急,希小瑪先告訴大家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這兩概念:
裸眼視力:不戴眼鏡下測的視力
矯正視力:戴眼鏡時測的視力
近視、散光以及中高度遠視的患者,裸眼視力較差,但正確佩戴眼鏡后,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是,弱視的患者不僅裸眼視力差,戴上眼鏡后也看不清。
首先,希小瑪告訴大家,我們的眼鏡是如何看清景物的:眼睛是光的感受器官,當外界景物發出的光線,經過角膜、晶狀體等聚集后投影到視網膜上,就顯出景物的影像。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將影像變成訊息,通過視神經傳遞給大腦,經過大腦皮層的綜合分析,產生視覺,人就看清了景物。
而弱視的患者,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光線沒有準確投射到視網膜上或是感光細胞得不到刺激,導致信號識別能力、傳輸能力、連帶的大腦的信號翻譯能力皆無法得到鍛煉。如果大腦不能有效的翻譯這些信號,就容易導致人看不清景物,也就發生了弱視。也就是說弱視是因為視覺系統功能發育不完全引發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配戴眼鏡后還是看不清的原因。
那么患上弱視怎么辦?
對于弱視,關鍵在于及早發現。3至6歲是治療的黃金期,治好的機率還是很大的,7至12歲的也有七至八成,一旦超過12歲便很難醫治。
為什么說3至6歲是治療的黃金期?
這個時候正處于發育階段,且治療不影響上學,患者有充足的治療時間。但如果在大腦視覺中樞發育期過后(約9-12 歲)才發現患有弱視,錯過了較佳治療時機,這時想要治療便比較困難了。
那該怎么治療呢?
目前“遮蓋療法”是公認較有效的治療辦法!一般,單眼弱視比較多見,目前較靠譜的干預手段是——遮蓋!
遮蓋療法,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較有效的治療辦法。它的原理在于遮住健康的眼睛,強迫使用弱視眼看東西,在對弱視眼產生光刺激后,逐步提高弱視眼的視力以及視功能。不過但眼罩遮蓋療法有一個明顯的不足,那就是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療。
有些已經上學了的弱視小孩,因為佩戴“海盜眼罩”,可能遭到小朋友們的取笑,導致了孩子不愿佩戴或是偷偷摘下眼罩,所以影響了治療效果。所以,如果孩子有佩戴“海盜眼罩”,建議可以這樣做:
在孩子須用眼的時候進行遮蓋
例如:小孩在讀書、做作業時,這是較有效的遮蓋時間,此時能較大程度地刺激弱視眼,視力提升的效果好。
而在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時不建議遮蓋,這時候孩子不專注用眼,遮蓋的效果可能不是很好,此外孩子缺乏立體感,容易發生意外,尤其孩子們一起活動時,遮蓋容易引起孩子自卑。
需要注意的是:遮住的眼睛形成暗房,不讓光參與,弱視眼才有可能有反應。如果沒有完全遮蓋,孩子可能因此偷看,反而可能引發斜視等諸多副作用。為保證孩子在規定時間進行有效的遮蓋治療。在弱視眼的視力得到明顯提高后,建議不要馬上扯出遮蓋,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改變遮蓋的方案,防止弱視的復發。
除了遮蓋法,還可通過屈光矯正(即配鏡)治療。統計資料顯示,七成以上的弱視,是由于屈光不正和屈光參差所引起。對于這一類的患者,需要做精準的驗光和配鏡,只有驗光驗準了,眼鏡配合適了,光線才能重新通過鏡片對焦到視網膜上。但由于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具體的治療方式還是建議聽醫生的意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不,你孩子患上的是弱视而不是近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地图导航调用百度地图、高
- 下一篇: Typora编辑器的常用快捷键介绍及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