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生活点滴【转】
好文還是放到自己blog里吧,否則找起來太麻煩
介紹一下自己,現(xiàn)在來說,我既不算一個winner,也不是loser。 我是典型的80后窮二代,女,沒有背景只有背影的那種,不敢說美女,可也絕對嚇不死人。我的父母都是偉大光榮的工人階級,祖?zhèn)魅鷽]有離開過我生長的城市,也沒有出過一個大學生,所以我沒有太親近的人可以借鑒參考經(jīng)驗,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的摸索。我在國內一所名氣不算小,稱的上高考高分撞車遇難者收容所的二本學校讀完本科。20歲那年考完GRE,TOEFL,加入浩浩蕩蕩的申請留學大軍。21歲成了學校當屆申請者中唯一拿到全獎offer的lucky person。于是那年,才21歲的我,在機場告別父母抹干眼淚,就雄赳赳氣昂昂、單槍匹馬的跨過了太平洋。一般人看來,似乎我一切順利,過的挺光鮮,幾年后拿到碩士學位,找了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開始朝九晚五的美國中產(chǎn)階級生活。每天開著兩門的“偽小跑車”,有一水最新的electronics(電子用品)和cosmetics(護膚品),國內放專柜的名牌,可能在這邊的walmart超市就買的到,下一步也就剩買房就齊活了??墒沁^去四年多發(fā)生的 事情,卻遠遠超出21歲時我的想象力,我去過法院,收過傳票,打過官司,試圖轉學未果,失去獎學金,去中餐館端過盤子,畢業(yè)前三個月?lián)Q專業(yè)方向重讀,畢業(yè) 前一個月開始寫自己的碩士項目論文并且奇跡般的順利通過答辯,被車撞過,撞過車,被救護車抬去過emergency room(急癥室),曾一個月被迫搬過三次家,工作不久經(jīng)歷公司裁員,藥品中毒找商家索賠,去市政府和美國檢察官爺爺陶瓷免去罰單,參觀過美國 custom and border protection(海關邊境處)的辦公室。大學好友感慨說:“估計現(xiàn)在把你丟進太平洋,你也能活著回來?!?/span>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21歲的我知道接下來的生活會如此小概率的“傳奇和豐富”,我估計早就嚇得放棄,在國內老老實實的讀我的研究生。多少次彷徨痛苦害怕 的時刻,我多希望身邊有些經(jīng)歷豐富知識淵博的人能夠給我一些指導。而同時自己也常接到學弟學妹同學朋友的電話郵件,咨詢出國的事項。這讓我萌發(fā)了記錄自己 經(jīng)驗教訓的念頭,希望我走過的彎路能給大家一點點的啟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
記得來美國的第一個寒假,高中好友wensy帶我去紐約參觀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座移民局紀念館。自1892年開始,來美國東部淘金的外國移民下船之前,先 要被運到Ellis Island這個島上辦理入境手續(xù),當年從歐洲各地涌向美國的繽紛的Amercian dreams、淘金夢 都是由這座島上開始。這座在自由女神像旁邊不遠的小島,見證了多少移民的辛酸,奮斗和滄桑。時隔四年以后,我唯一記住的卻是紀念館講解員的一個笑話: “傳說當年涌向美國的移民,在沒來美國之前,都聽人說 The roads in America is paved of gold(美國的馬路是由金子鋪的),于是他們在船上都興奮不已,滿懷憧憬,準備到美國去挖金子??墒钱斔麄冋嬲齺淼铰D,卻發(fā)現(xiàn),first the road is not paved with gold(第一,路上不是金子鋪的),second, the road is not paved at all.(第二,根本就沒有鋪過的路), third,they want you to pave it.(第三,他們希望你們(新移民)來鋪路),”
100多年以后的美國,雖然路上依然沒有鋪金子,可是還是能吸引全世界的 有志青年,或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教育,或是生計,或是為了自己的美國夢,或是為了所謂的freedom,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時至今日,這個笑話對我們現(xiàn)在 的“淘金者”依然適用,美國并不是遍地是黃金,恰恰相反,美國卻可能處處有pitfalls(陷阱),而前仆后繼的我們正是一撥撥被黃金吸引來的 “鋪路者”。
每年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都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當我們踏上這個從小在政治書本上讀到的“萬惡的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土地的那 一刻,每個人都滿懷激情,摩拳擦掌,似乎大好前途已是觸手可及。但是我們往往低估了現(xiàn)實與夢想間的差距??目陌桶偷?、詞不達意,笑話百出,這不過是最簡單 的第一步。接下來的生活才是充斥著大大小小的pitfalls(陷阱)。這些陷阱可能是多如牛毛的制度法規(guī),又或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風土人情、文化習俗, 它們輕者讓你破財,或是讓你錯失良機,重者則是觸發(fā)法律,被FBI請去喝咖啡,再接著被他們“禮貌”地請出美國。就如同好萊塢電影里面非常經(jīng)典的場景,美 女大盜來到一個空蕩的房間盜寶,只有帶上特制眼鏡才能看見鋒利無形的紅外線。而每個初到美國的留學生,似乎也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除非你能一輩子欺騙自 己,一葉障目下只看自己想看的,否則入鄉(xiāng)隨俗勢不可免。
?
第一 該不該來美國讀書
很多同學朋友甚至父母熟人的小孩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該不該來美國,可是。。。(省略各種可能性)。其實 這個問題捫心問自己更合適。美國的大學教育在全世界范圍來說,應該是屈指可數(shù)的。第一,美國有錢,雖然經(jīng)濟危機,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他們的設備齊 全。學校里的藏書眾多,大部分校園環(huán)境都非常優(yōu)美,會讓你有一種在國內公園的錯覺,圖書館,每個學院大廳里面基本都有免費的機房,在校學生憑學生id就可 以使用。
有的學校,占地很大,就會有免費的bus,不用出示任何證件,可以載著你滿校園的打轉。 更有甚者,我去過的一所名校女廁所里免費提供衛(wèi)生巾。這些硬件環(huán)境,短期時間來講,國內的學校還是有些差距。第二,美國學校里面臥虎藏龍,機會很多??赡?給你上課的不起眼的一老頭就是啥 science,nature雜志的投稿人,或者IEEE的重量級會員,當然運氣更好的可能還能碰上幾個諾貝爾獎得主。其實大部分美國學術界的牛人都非常 的low key(低調),看著沒有“殺氣”,不是那種前有人開路,后有人打傘領導做報告的架勢。大部分時候,都是自己該干啥干啥,打掃自己辦公室衛(wèi)生,整理課件, 抽煙也得站在樓外面(美國大部分地方規(guī)定是不能在building里面抽煙)。而機會,是因為美國的大公司很多,他們很注重在大學當中的形象,每次三四月 份都會跑來學校招實習生,條件一般很優(yōu)厚。這樣那些在國內大學生擠破頭的大公司,例如微軟思科google,IBM,四大會計事務所,nasdaq,JP morgon(注意了不是分部是總部)就在咫尺之間了。(當年我去微軟面試,見的最后一個面試官是microsoft office的director,整個office軟件就是在他的領導管轄下的。)第三,你會有國內很多同齡人都沒有的生活體驗。暑假的時候,你可以和同 學一起去加州迪斯尼樂園,環(huán)球影城,去賭場拉斯維加斯看脫衣X舞,去紐約看911 遺址,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尼加拉大瀑布,看10刀一場的NBA比賽(不是場邊席),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任你游(國外大學沒有大門或者門衛(wèi)這個概 念,都是開放式的)。你也基本可以到任何一個大的商店看到coach包,20刀一條的levis 牛仔褲,搶到打折只要10刀一個的Jansport 書包,或者5刀一雙的adidas 拖鞋,2塊錢一條的godiva 巧克力。如果你是有獎學金的,那么恭喜你了,大概半年以后,一般人都可以攢夠錢,買輛二手小車。如果你有幾個關系比較好的老美男性朋友,你估計可以有機會 自己試試真槍。很多老美家里的車庫都造的和彈X藥庫一樣,里面武器裝備齊全,從rifle,到各種口徑的手X槍應有盡有,就差手榴彈了。
?
但是,這只是光鮮的一面,該不該出國,在我看來,其實主要取決于你的目標,你或者父母的經(jīng)濟情況,以及你的年紀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你希望來到美國出人頭 地,成為下一個李彥宏或者張朝陽,揚名立萬,恐怕這并不是只出國就能夠實現(xiàn)的。美國大部分人過的都是中產(chǎn)階級生活,有車有房,剩下的其實和中國并沒有太多 區(qū)別,甚至生活更加無聊。如果你希望立志把父母所有投下去的辛苦錢都能自己在美國賺回來,我奉勸你三思而后行。
現(xiàn)在美國經(jīng)濟不好,外國人更難找工作,消費 容易攢錢難。從我遇到過的case來看,出國的留學生從年齡分不外乎三類:
(1) 高中未畢業(yè),被送到美國讀完高中,然后上大學。這一類我不是特別支持,除非你們家有直系親屬在美國,那么你可以安排自己的小孩過來,有親戚代為照顧。否 則,一個甚至都沒有成年,心理發(fā)育沒有成熟的小孩,把他一個人丟在國外,要獨自面對語言,學業(yè),生活,中美文化差異,自己的歸屬認同。這一切并不是有錢就 能夠解決的。很多小孩就直接“變異”成了香蕉(外黃內白,中國人的皮膚美國人的內在)。
(2) 高中畢業(yè),家里環(huán)境不錯,被送出來上大學。注意了,前提是家里環(huán)境允許,千萬不是要是砸鍋賣鐵賣房賣腎賣血那種。我保守的估計,一般一個本科生,最少一年 的學費生活費要2-3萬美元(美國偏遠鄉(xiāng)間地區(qū)數(shù)據(jù))?,F(xiàn)在匯率降了,就算20萬人民幣吧,再乘以4至5年(剛去的時候可能要耽誤一到兩個學期上語言班) 也就100萬人民幣。這一類的小孩,如果自身適應能力不錯,心理 素質穩(wěn)定,也就是中國俗語的比較懂事,也不是特別厭學的一類。我強烈推薦出來讀書。相對于國內的本科,這邊更注重hands on experience(動手能力),教學嚴格,學業(yè)壓力和密度估計和國內高中有的一拼,但是四年之后,絕對是真本事。其次,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在語言上還有 潛力,18歲過來,在英語的環(huán)境被熏陶四年,英語水平基本和老美一個檔次,聽不出任何口音。那么顯而易見,這類小孩無論回國還是在國外發(fā)展,都比在國內讀 本科的同齡人有了語言優(yōu)勢。
?
(3) 大學畢業(yè),申請獎學金或者自費留學。這類人的優(yōu)勢是相對第二類是已經(jīng)有了四年的離家生活經(jīng)驗。思想也相對開始成熟,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對自己的需要,例如 是不是要出國,準備讀什么專業(yè),都可能有更清晰的概念。從經(jīng)濟負擔上來說,graduate(研究生)拿到獎學金的機會也比本科生要多。即便拿不到獎學 金,自己或者父母只需支付兩年學費。大學畢業(yè)留學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更加適合家庭情況一般的小孩。我和身邊大部分朋友就是這樣的case。但唯一要注意 的問題是,如果在申請碩士和博士都有獎學金的情況下,盡量選碩士。不要在情況沒有完全了解之前,就信誓旦旦的認為給自己簽一個5,6的 contract(合同)。
(4) 研究生畢業(yè),申請獎學金出來讀博士。這個時候,我覺得就需要三思了。因為一般人讀完研究生,已經(jīng)23,24歲。讀博士是一個非常大的 commitment(付出),而且美國治學環(huán)境嚴謹,已經(jīng)讀到滅絕師太的等級,你是不可能一混而過的。并且,博士耗時時間也長,一般來說,從3年到7年 都有可能(這個和major以及自己的導師有關),讀完學位已經(jīng)接近30歲了。況且,已經(jīng)有了碩士學位,你也不可能再重讀一個碩士(除非對方學校不承認你 的學歷)。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你已經(jīng)在往自己職業(yè)生涯的高處攀爬,你得停下看看路,你得平心靜氣的問問自己,你是不是一個做學術的人,你將來的目標是什 么,準備回國還是留在美國發(fā)展,是成為faculty(教授),還是準備去公司上班。總而言之,我認為讀博士,尤其是在美國讀博士,只適合那些對自己專業(yè) 有真摯的興趣的同學,愿意當faculty者甚佳,這個是美國大學的潛規(guī)則之一,當教授一般學歷都是博士甚至還要搭上幾年博后。而準備去公司上班的同學, 大部分只能選大公司,小公司budget(資金)不夠對博士的需求量不高,你頂著博士的光輝和滅絕師太的殺氣,會給小公司壓力,人家可能付不起博士的價 錢,這種case叫overqualified。而且MM們,就更加注意了,讀博士可是占用你人生最黃金的一段時期。我強烈建議,如果你在國內已經(jīng)有穩(wěn)定 的relationship,感情不錯,可以先結婚,或者不是特別強人所難的情況下,和你的bf一起出國進修。雖然,男生這方面壓力暫時小些,我認為也可 以這么做。 古人云:“成家立業(yè)”,可見先后順序輕重緩急一目了然。而且到一個陌生的國度,你的bf或gf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jīng)成了你最親的親人。
(5) 這種不是特別常見,但是碰上絕對鬼見愁。就是在國內大學已經(jīng)畢業(yè),被國外教授請去當博士后。如果你只是想出國進修幾年,帶著經(jīng)驗回國,這條路可行。但是如 果你想以此在國外混成名堂,開辟新天地,這個是高難度的。因為你沒有國外的學歷,基本成為faculty的可能性為零。(參見上一條潛規(guī)則)美國學術界一 直有一種叫千年博士后的說法,意識說,博士后這個工作可以一直干,一直夠糊口,可是前途并不光明。有美國學歷的博士讀博士后,是為成為faculty積累 經(jīng)驗資本,時刻準備給自己找到教授的工作。很顯然,你不符合這一條。
可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以上這些都是通過個人的渠道實現(xiàn)。其實也有一些便捷的路徑,借助集體的力量,可以供大家選擇。?
(1) 例如高中畢業(yè)生,如果對出國準備并不充分,不如在高考報志愿時多收集一些信息?,F(xiàn)在國內很多大學和國外都有交換生計劃,只要能上某所大學某個專業(yè),你一樣 能夠出國讀書。在國外學習兩年,國內學習兩年,這樣對比的環(huán)境,估計你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是否真的愿意出國深造。有了國外的經(jīng)歷,即便本科畢業(yè)申請碩 士,你會比沒有出過國的同學還是占優(yōu)勢的。
(2) 大學畢業(yè)工作幾年的同學,年齡大概25上下,有可能會遇上公司的培訓計劃出國。這樣既省錢,又省力?;蛘咦约涸敢獬鰜碜x個MBA,金融之類,這也是一條不 錯的自我提升的道路。而作為理工科的畢業(yè)生,我奉勸還是謹慎,這一類學科,其實工作中更能鍛煉培養(yǎng)人。揣著一個碩士學位回國并不讓你stand out(突出),你讀出來一樣也快30了,半路出家,有點尷尬。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移民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亞,他們的教育水平雖然沒有美國突出,但是你不會有 綠卡的煩惱,而且生活也會比較小康。這個我想可以參加版內其他的post。
(3) 已經(jīng)在國內加入光榮的教師隊伍的同學,出路也很多??梢酝ㄟ^學校的關系來美國當訪問學者。
?
二申請?
在網(wǎng)上有各種各樣的申請資料信息,我不想在此重復,只把自己當時特殊的經(jīng)歷和大家講講。?
第一 關于申請學校的數(shù)目,既然你已經(jīng)有堅定的信念出國,那么就不要在意在申請上花費的費用。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美刀,套不到offer。因為此刻多 一個offer,你的前途可能就截然不同,你的選擇面可能更大,用不到100塊美元可以換來一個更加光明的前途。這個deal非常值。我的建議是在力所能 及的情況下,申請的學校越多越好,撒大網(wǎng),每個rank的學校都申請幾個。?
第二 關于陶瓷,首先是和教授陶瓷,我建議大家要有的放矢,不要像發(fā)病毒郵件一樣千篇一律,讓老美professor覺得我們中國小朋友too simple too naive。首先列好自己的list,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大家要有堅定的信念,別以為申請是個如討飯一樣的事情 ,靠老美的施舍。米國是講究實力的地方。別人給你offer,是認為你優(yōu)秀,你有潛力和他一起做research,你也有選擇對方的權利。這事和感情一 樣,講究你情我愿,你的最終目標不是
因為offer所以offer,而是拿到自己愿意接受offer,選對自己前進的方向。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上學校的 網(wǎng)頁,查各個教授的研究方向,看看哪些讓你覺得有興趣。有些比較nice的professor,如果有找新生的意愿,會在個人網(wǎng)頁寫出來,鼓勵大家聯(lián)系。 其次,大家都一直很忽略的是和我們中國同胞陶瓷,咳咳,這個是我的獨家秘訣,就免費外傳了吧。一般系里網(wǎng)頁也會有學生的個人主頁,比如其中你發(fā)現(xiàn)有你的校 友,同鄉(xiāng),這些人都可以成為你的密探。你可以和他們陶瓷,有些人nice一些,可能就幫你去系里打探情況,比如今年有哪些professor準備招新生, 這個學校就業(yè)狀況怎么,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在學校網(wǎng)頁上不可能呈現(xiàn)的寶貴小道消息。最后,
就是常說的和系里的小秘陶瓷。這點我深有體會,大家要記住一點, 送去材料的可能有幾十人,可是那些申請材料沒有聲音,可是你有,打個電話,可能會讓對方對你的印象更加深刻。當時我打電話去學校問材料是否寄到,沒有想到 那個小秘對我的英語大加贊賞,我就隨便和她海闊天空忽悠了一通。這么誤打誤撞的,我居然impress了一個美國老太太。于是她非常熱心開始把我材料推薦 給所有professor,甚至把我的材料送去申請別的一些scholarship。所以我過去的第一年多的其實非常幸福,不僅有一般工資,還有9000 塊的scholarship。?
第三,關于resume,大部分中國小朋友的弊病都在用resume,我當年也是如此。這個不怪大家,很多人連 中文簡歷都沒寫過一份,怎么可能寫的出地道的美國式的簡歷。我的建議是去英文網(wǎng)站google resume exmple,學學別人的格式。Resume是非常重要的document。因為你的所有信息都體現(xiàn)在上面。老美也是人,是人就有犯懶沒時間的時候,他們 可能先看你的resume,瞄上幾眼沒啥光彩之處,可能別的材料也不會看就束之高閣了。另外,寫
resume要注意幾點,要在你的resume寫好自己的 聯(lián)系方式,地址。前年,一個小朋友托我給他改簡歷,我當時的回復就是,dear ×××弟弟,如果你真的想拿到offer,請麻煩先把地址給人家寫上,否則即便人家多么中意你想把offer寄給你,也不可能來中國的派出所查你地址。還 有就是要寫上自己的GPA (Grade point average),GPA是一個硬性指標,這樣也省的對方去翻大量的別的成績單,不要指望所有小秘都會幫你算GPA,大部分老美的數(shù)學都也就是能算出個位 數(shù)加減的水平.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操心。
?
三 選擇offer
話說冬去春來,小朋友最期待也最緊張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一般學校在圣誕節(jié)放完之后,開始審理申請材料,陸續(xù)發(fā)來offer。 其實前面的忙碌,奔波,辛苦,麻煩換來的,就是現(xiàn)在最激動人心的一刻。作為一個過來人的角
度,這其實是申請過程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記得不久前在看 某大人物的一個名言,大致意思說“人生大部分時候都是平常的生活,但是總會出現(xiàn)幾次關鍵的機會,如果你能好好把握機會,前途會截然不同。”而我?guī)?/span>
大家通俗 的翻譯一下,這就猶如世界杯的關鍵賽事,你作為一個前鋒,一路長驅直入,狂奔幾十碼,晃過對方幾名后衛(wèi)的阻擋和騷擾,面對門將,臨門一腳的時刻。你要是還 能保持頭腦清醒冷靜,來個大力抽射,球應聲入
網(wǎng),那后面幾年的日子都有個好開端。如果這時美國這邊發(fā)過來的offer,一下把你砸暈了,如同球還沒到腳 下,你就先不爭氣狗屎的滑到地上,稀里糊涂的隨便從了一個offer,可能后面的日子不會像你在國內想象的那般美
麗了。
?
首先,先介紹一下,美國獎學金的幾種類型。這樣小朋友拿到offer也大致知道有些啥優(yōu)厚的待遇。?
第一種,統(tǒng)稱為fellowship,也是 獎學金中檔次估計最高的一種。在我看來和國內的退休金有異曲同工之妙。你不用干任何活,給你offer的學校就每月發(fā)工資給你并且免學費。憑著你在國內的 優(yōu)秀光榮史,或者你狗屎的運
氣好,正好今年對方學校有fellowship的名額空出來,(例如前面享用該fellowship的那個學生畢業(yè)了),而你 也眾applicants中也是鶴立雞群。這種獎學金的好處是非常自由,你接受的是學校的money,而不是你的advisor
的money。你自由度非 常高,你可以選擇自己的advisor,和自己感興趣的topic進行研究。你和老板之間沒有雇傭關系,更多是合作,他不是你的財神爺或者衣食父母,你大 概也不需要估計每周到底多少天要在實驗室,如同
上班打卡一樣,勤勤懇懇。
?
第二種,是TA(teaching assistant )助教,或者叫GTA(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美國不愧是資本主義社會,都體現(xiàn)到了大學的教育制度上。每個系里開課都需要人批改作業(yè),答疑,帶undergrad實驗,或者給開
seminar。如果讓Professor做這些事情,就如同讓tiger woods不要拍廣告,不要打golf,而是去給自家的后院剪草坪,opportunity cost (機會成本)太高。于是大部分graduate(研究生)就派上用場,系里給你的工資當
然低于profesoor,可是也夠你養(yǎng)活自己的,而且免去你的學 費。兩全其美的事情,于是就有了TA這一個position。TA的好處是可以提前開始你的教師生涯,對于那些將來希望成為faculty的同學,也可以 在resume上濃墨重
彩的填上一筆。而且可以讓 你和老美拉近距離,你一下子能了他們的老師,就不愁沒人和你交流了。但是TA的缺陷是要看系里的funding是否充足。而且雖然TA position不是你的advisor直接埋單??墒?#xff0c;任課的professor可
以推薦學生,在某種意義上說,professor除非沒有自己的學 生,要么這種有錢的差事怎么會流外人田。Ok,我羅羅嗦嗦介紹一大堆,其實要說point是,別以為TA是系里出錢就和你老板沒關系了,你老板是幫你爭取 TA的后
臺。他要哪天不推薦你,你就啥都沒有了,(除非你牛逼能 go over him,找到其他的老師推薦)。
?
第三種,是RA(research assistant)助研。這個position,可以把美國大學的運作情況解釋的很清楚。美國是一個以研究為重的教育體制。每個教授的最重要評分不在于 教課是否受學生歡迎,而是在于能發(fā)表多少研究成果
,也就是paper(論文)。于是作為了一個發(fā)考題(faculty)每天腦袋里面想著的事情,就是如何 能像愛因斯坦一樣,想出一些驚世駭俗的idea,然后用實驗支持,再發(fā)到某知名的雜志上。做到professor這個級別,他的主
要工作就是想idea, 發(fā)proposal給美國的研究機構例如(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告訴他們,我有一個fantastic idea,可是我需要錢。于是這些美國研究結構的財神爺就拿著我們
這些taxpayer的錢,給他們推進科學進步去了。
Faculty拿到錢后,用于維持實驗室,買器材,剩下的錢就用來雇傭RA,讓你們幫他把idea給實現(xiàn)出來。這也就是為什么advisor又會被稱為 boss的原因。某種意義,就是他拉贊助,你干活,你干的活越多越好,他能拉到越多
贊助,影響力越大。RA相對于TA來說,更加鍛煉人的專業(yè)水平,因為你 必須得一定時間出數(shù)據(jù),出成果。不像TA,來來回回講一些講過沒新意的東西,服務了學生,boring了自己。但是,RA的工資直接取決與你老板的拉贊助
水平。所以如果你老板已經(jīng)功成名就, 你的RA funding可能出于穩(wěn)定狀態(tài)。但是如果你老板初出茅廬,可能RA的funding是吃了這學期沒下學期,不穩(wěn)定。所以我建議拿到RA的同學要和老板問 問清楚情況。并且,RA對
advisor的依賴最高,你的advisor不僅要給你發(fā)工資負責你的吃喝拉撒,并且要給你付學費。所以這就猶如舊社會學徒和 掌柜的關系。他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得努力撒歡的做事出成果,讓他開心。
第四種,是scholarship。大部分來由都是你某個校友混出來了,要報答母校,或者某位學校的教職人員非常盡職,大家自發(fā)組織,于是變用他的 lastname命名一個scholarship。每個獎學金的條件不同,例如女性富婆校友建
立的獎學金可能會在女學生中選擇candidate。 Minority(少數(shù)族裔)可能會選擇minority的pool里面選擇candidates。工科學院畢業(yè)的校友可能從自己的院系挑 candidate。這個和選miss American一樣,條件眾多。可是不
同的是,你可能會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校友愿意捐助母校,這意味著你 有多次申請機會。一般來說,這種獎學金和以上三個獎學金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是每月都有,而是一次性的幾千塊或者更多。
最后一種,就是傳說中的雞肋半獎。有些學校是出了名的喜歡發(fā)半獎。具體操作起來,就是比如你可以免去多少學分的學費,可是剩下的學費和生活費都由你自立。
Ok,我費了這么多篇幅給大家介紹這些,就是為了讓我后面這些小朋友們可以透過薄薄的一張offer letter,看到自己將來的至少一年或者半年之內的財政來源。如同趙本山小品里面說的:“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活著,錢
沒了”,可我要說,人更大的痛苦 是:“人在國外,活著,錢沒了?!?/span>
咳咳,那廢話這么多之后,我們就直入中心點,應該怎么選offer。我的總結是“四好”如果其中一條都不沾的話,那么各位就得慎重了。?
第一 好老板,這一條當年我出國之前在論壇上問一位前輩。他說:“啥都不重要,最關鍵要有一個好老板。”可惜我當時生活經(jīng)歷有限,在國內過的悠哉悠哉,被老師睜 一只眼閉一只眼寵著,體會不到這句話的重要性???/span>
是今天,n年以后,我要鄭重的告訴大家,千萬要找個好老板。這里指的好,更多是人品,不僅僅只是專業(yè)水 平。原因各種各樣,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在美留學的外國人,你的一切大手續(xù)基本都要有老板的簽字。每學期選
課,必須老板簽字,你找到暑期實習,要老板簽 字,找工作,公司會需要老板的推薦信。有時候甚至一些在美的法律手續(xù),都得由老板簽字。你們老板要捏死你,就如同捏死一只螞蟻那么簡單。除非你有綠卡,你 遇見不合
適的老板就可以非常強硬一拍桌子,說:“老子不讀了。”把所有東西往天上一撒,然后蹲在麥當勞里當幾個月cashier攢錢抹去這段歷史,找過一 個學校重新來過??墒亲鳛橐粋€外國人,unfortunately,你沒有這個憤青的
option。在美國身份決定一切,美國發(fā)給你的簽證就是來讀書,當 學生的。如果你中途quit,又找不到要接手你的學校,那你的書就讀不成,書讀不成,你的合法身份也作廢,你就成了illegal immigrant。成為 illegal
immigrants并不多見,可是碰上一個絕對可以讓你元氣大傷幾年。
?
有必要介紹一下美國教授種類?
A. 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這一類教授剛剛步入教授這個career,并且根據(jù)美國制度要在5年之內拿到tenure(終身職稱)。美國這點很殘酷, 在5年之內,經(jīng)驗值不夠,paper數(shù)量不夠的AP就必須轉換職業(yè),不能
再在faculty這條career待下去。他這一輩子就和教授這項職業(yè)無緣了。 所以你跟著這一類教授還是有些風險的,他們指導學生經(jīng)驗基本空白,壓力大,剛步入faculty career不久。你們都是對方的小白鼠,不僅如此,有的
AP可能因為家庭緣故或者別的,轉行不當教授去公司。但是risk越大reward也可能越 大,AP對自己要求一般嚴格,不會磨洋工,需要做出成績賺tenure,你跟著他可能容易出成果。?
B. 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這是教授的第二階段,已經(jīng)拿到tenure,后半輩子無憂。是否繼續(xù)做research全憑個人的愛好,我見過有些副教授拿 到終身任職的職稱之后,身體已經(jīng)被榨干,于是便開始主攻教課,并
不是research active。這一類教授比較safe。?
C. Professor,正教授,同上,不過,有升了一級,如果從白銀圣斗士升成了黃金圣斗士。?
D. Distinguished professsor,杰出教授。這一類教授已經(jīng)是教授中的極品戰(zhàn)斗機了。一般這類教授人脈眾多,學生遍布各行業(yè),沒有發(fā)paper的壓力,可是認不認真 提攜后輩,只能看各人的職業(yè)操守了。不過個人意見,
跟上一個DP,也算樹大好乘涼,好歹可以領略一下牛人的風采。
?
那么怎么知道一個老師是nice boss呢?這里以下有我?guī)讉€私人經(jīng)驗可以供大家參考。?
A.如果你有師兄或者校友,在這個大學,你可以拜托他們給你打聽。口碑這個東西在國外是沒辦法造假的。?
B.看他的個人網(wǎng)頁,你可以看看他和他學生發(fā)表的paper署名次序。對此我保持中立態(tài)度。但是如果這個教授所有和學生合作的文章都是把第一作者 assign給自己,那么你自己也可以設身處地想想自己將來的situation了。美
國學術界的潛規(guī)則之二,就是作為一個博士生,畢業(yè)之前,必須得拿的 出手幾篇paper。尤其是對有當faculty準備的博士生,更需要拿的出有第一作者的paper作為資本。?
C.還是看他個人網(wǎng)頁,這個我純屬瞎掰。我個人認為,一般老師如果把自己個人愛好或者家人情況照片放在網(wǎng)上的。證明這一類老師都比較享受生活,不是工作狂。所以既然如此愛自己,enjoy life,估計可以愛己而及人,
會讓你也能enjoy life。?
D. 還有就是印度已經(jīng)中國等minority教授,和美國教授的選擇。個人認為,印度中國教授只有兩端的極品,一類非常nice,自己吃過太多苦,于是能夠理 解你要走過的路,所以非常能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希望多提攜你。
另一類就非常mean(齷齪)了,自己吃過苦,那么憑什么你不能吃同樣的苦。他熬的,你也 得熬,不能像美國人那般嬌氣。而美國教授的水平大部分處于average的中庸段。用通俗的概念,選擇印度中國教授如同買股票,買
對了收益高,買錯了被套 牢,美國教授更像是在買基金,錢雖不多可是夠safe。?
E.還有就是希望大家信一句中國老話:“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狈g成英文就是“If sth i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如果有的東西聽起來都好的不像真實的,那么很可能就根本不是真的。奉勸各
位涉世不深的小朋友,如果professor給你打電話,給你一堆海市蜃 樓的承諾,把你的未來描述的如春天般美好。你腦袋里的警報器就要靈敏起來了。不能百分百保證,可是他顯得這么積極主動總有啥東西在驅動。是因為你
好的讓他 無法割舍,還是別的一些目的,就看個人造化了。
?
第二,好方向。我認為好的方向應該是你的興趣和市場需求結合的產(chǎn)物。這么多年之后,我發(fā)現(xiàn)中國教育的一個非常大的弊端在于抹殺了個體的差異性。要上北大清 華,你就的數(shù)理化語文英語都出類拔萃??墒俏鍌€手指有長
短,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多少小孩就在這種一切都要優(yōu)秀的硬標準下,慢慢喪失了自我,讀了這么多年書。 估計連自己真正喜歡什么科目都不知道,只是最擅長考試。這一類在出國的學生中尤為突出,老師是你要讀好書,于是
你努力,可是到了國外之后,沒有人監(jiān)督你, 全憑自覺。這個時候,你可能才恍然大悟,發(fā)現(xiàn)自己一切的努力之后,開始非常lost(迷失)。你并不覺得費八輩子勁拿來的offer給你帶來了快樂,相反 你迷惘了,你對什么都
提不起興趣。我當年就是這種情況。如同HP總裁孫振耀先生說的:”人不開心,是因為你不知道你要什么?!倍谥袊J较碌慕逃w制, 你打小估計也不知道自己也要什么,只知道你父母要什么你老師要什么。所以我的建
議是,在答應任何一個offer之前,你得冷靜的問自己:“做這個方向,你 會感興趣嗎?”而市場需求,就是稍微也要估計自己將來辛苦n年出來的出路。
?
說到這個,我想和大家講講幾個自己身邊經(jīng)歷的故事。剛去學校的第一周,由volunteer(志愿者)帶領團隊參加學校組織的orientation。我 們組的領隊是一個大二的美國女生 Jessica,長的挺pp的,閑談之中,我們聊起
了專業(yè),她說她讀歷史還有spanish(西班牙語)。我挺好奇的,于是問為什么選兩個,她說:“歷史是她自己喜歡的major,可是她父母給她付學費, 他們希望她能學spanish。所以最后double major?!?上面那位問電影小
朋友,其實你也可以參考一下這個想法。
?
另一個更深刻的是我當TA時的一個美國學生Jared的故事。話說07年是我點背的開始,也是點背到低谷的一年,我失去獎學金,也沒有了TA辦公室,每天 和我教過的一群老美學生泡在系里的公共機房里。那年寒冬的一個深夜
,我坐在機房門口的bench上發(fā)呆,即落寂,又落魄,想著自己好歹也是拿了幾個獎學金 的優(yōu)秀applicants,怎么到如此地步。Jared看我表情不對,于是主動過來和我打招呼,?
“what has happend, ××?”他很關心的詢問。?
“I screwed up.”(我把事情搞砸了) ,我對著他苦笑。?
我告訴他,我換了專業(yè),換了老板,前面兩年的時間基本都作廢了,一切重來。我和教過的學生大體年紀相仿,關系都不錯,Jared就是平時和我經(jīng)常瞎侃的 學生之一。他比我還大一歲,我已經(jīng)讀到grad(研究生)的第三個
年頭,他還在讀大三。我一直知道這個fact,但是基于尊重他的隱私,也一直沒好意思探 究其中的緣由。那晚,Jared突然open up,開始和我講起來自己的事情。他說:“你知道我為什么現(xiàn)在才讀到大三嗎?”我頓時來了興
趣,也暫時把自己的小悲慘拋到腦后。他開始敘述自己的往事,原 來Jared出生在一個美國富裕家庭,他的媽媽是有個有名的會計師,負責審計大公司的賬目,(具體啥稱號俺給忘了)。高中時候,Jared和自己的初戀打 的
如膠似漆,學業(yè)擱置,于是他媽媽用錢和自己的關系把他送進了一所醫(yī)學院。Jared讀了兩年醫(yī)學院,才幡然醒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根本不在學醫(yī)。于是中途 從醫(yī)學院quit,和女友分手,重新申請了cs的program。不僅如此,
他很有骨氣,拒絕了家里的資助,在usps(美國郵政局)打工給自己賺生活 費,付學費。每天白天上課,晚上還得回郵局開鏟車運包裹,每天平均睡眠不超過5小時。不僅如此,由于fulltime(全職)工作的緣故,他選課進
度都比 別的學生要慢的許多。剩下一年的課程,他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美國計算機本科辛苦程度不亞于國內的重點高中,常常半夜還在機房coding,調試程序。 像他這么同時可以handle工作和degree的人我還是第一次
見。這么拼命的美國人,我也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Jared對我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睛也忽閃 著,我能看到有液體在打轉。他說人一定要自己有動力,那么無論多苦都能堅持下去。其實這個我相信,美國人比中國人幸運很多的地方
就是在于他們的夢想和興趣 總是最重要的,而且有很多的機會screw up再build up, 因此才會有年輕時候混的一塌糊涂現(xiàn)在還能當president 的小Bush,大學里也經(jīng)常可以看到很多爺爺級的人物還在讀本科。?
所以,如果大家可以選擇,還是選擇自己的夢想,請有些骨氣,自己選擇的路要自己負責。不要讓父母為你的夢想埋單。
?
第三,好學校。這個我在前面就說過了,在美國也有名校光環(huán)這一說。好學校的私人捐贈多,例如前段時間的耶魯中國校友捐贈事件。好學?;斐鰜淼拿硕?#xff0c;帶動 了學校的人脈。好學校招來的公司多,將來畢業(yè)的選擇面多
。不要說美國人民勢利,俺們也一樣,憑著良心,你看一個清華出來的學生和一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破校學 生,你會認為他們是同一檔次的嗎?好學校見的市面也大些,容易培養(yǎng)氣場,為啥克林頓訪華去北大清華不去你學校,為
啥Bill Gates來中國選擇優(yōu)秀學生不選你我,而選了交大復旦的學生。并不一定我們的水準比別人差,更關鍵的是我們在的平臺。就如同一罐可樂在超市買2塊,在高 檔酒吧可能買10塊。場合決定機會。不要說我現(xiàn)實,是現(xiàn)
實教會了我這么現(xiàn)實。
?
第四,好地段。如果你前面都覺得沒著落,那么這個最容易判斷。你至少得個自己選個好地方。畢竟你也將在那邊度過幾年的青春時光。我說的好地段是指生活方 便,例如可以很方便采購到中國產(chǎn)品的地方。否則你別的同學
來美國后,過元宵吃湯圓,過端午吃粽子,過中秋吃月餅,生活和國內一樣的滋潤,你還因為買個中國 小青菜要開一個小時的車,吃頓速凍水餃都覺得是享受。那種心里的不平衡是非常可憐的。還有好地段可以治經(jīng)濟較好,
公司多的地方。這樣你找工作實習都會方便 很多,作為local的candidate,你的優(yōu)勢還是很大的。實在不行,你也能天天去google,yahoo門口散散步,轉悠一圈,說不定哪天就碰 上你的伯樂了。
最后說了這么多,我想告訴大家拿到offer之后,不要立馬答應,或者承認給對方教授寫保證書。你得等等,每個學校的offer周期都是不同的,而且有4.15協(xié)議,規(guī)定你在4月15之前是有機會反悔,對方也不能push你做決定。
要合理運用自己的權利。
?
可是當年的我,基本犯了上面所說的所有錯誤。我的高考成績并不低,來到一所二本讀大學,心有不甘,四年過的都非常壓抑。那個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出 國,我沒有國外親戚也并不知道國外的事情。那時候只是似乎
出國才能證明我自己。在國內受教育這么多年,也好奇國外的教育制度會是如何。于是陰錯陽差的走上 了出國申請這條路。由于我四年本科都像玩命一般的努力,所以我的resume看上去也甚是光彩。雖然在每年只有個位數(shù)出
國的大學里面,那年我先后拿了三個 全獎offer。第一個,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來的非常早,一月開初就到了學校。第二個是三月初到的,最后一個四月才到。在offer面前,我和我的家人都 開心的有些過早。由于高考報志
愿失敗,這次我的父母不希望看到我有任何risk。他們非常急促的push我趕緊答應第一個offer,盡管我一再申明我相 信自己的實力,我會有連續(xù)不斷的offer。具體的情況我不想細說,于是我give in 了。我明明知道自己不
喜歡,可是我還是答應了,并且給我后來的advisor fax了一張手寫的保證書。命運真是會開玩笑,就在我fax 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第二個學校的offer。那時我情緒激動,和我母親激烈爭吵。其實想想自己也很幼稚,我居
然為 了說服自己的母親,愿意以身試法,把自己搭上證明給她,她的想法是錯的??墒抢咸煲恢睂ξ叶疾槐?#xff0c;一直給了我自己挽救自己的機會,第二個offer雖然沒 有改變我的決定??勺詈笪夷玫搅四趁5膐ffer并且是我
感興趣的方向,這個offer讓我欣喜若狂,決定推翻前面的offer,pursue自己的 interest??墒窃谖夷赣H的說服下,我又give in了。當時對方學校的professor給我發(fā)的信讓我還歷歷在目,他說:“既然你不喜歡這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美国留学生活点滴【转】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电气专业知识问答】问:什么叫变压器的接
- 下一篇: (附源码)springboot 中小学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