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阻塞IO(blocking IO)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7.3.1 阻塞IO(blocking IO)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在linux中,默認情況下所有的socket都是blocking,一個典型的讀操作流程大概是這樣:
當用戶進程調用了recvfrom這個系統調用,kernel就開始了IO的第一個階段:準備數據。
對于network io來說,很多時候數據在一開始還沒有到達(比如,還沒有收到一個完整的UDP包),這個時候kernel就要等待足夠的數據到來。
而在用戶進程這邊,整個進程會被阻塞。
當kernel一直等到數據準備好了,它就會將數據從kernel中拷貝到用戶內存,然后kernel返回結果,用戶進程才解除block的狀態,重新運行起來。
所以,blocking IO的特點就是在IO執行的兩個階段(等待數據和拷貝數據兩個階段)都被block了。
幾乎所有的程序員第一次接觸到的網絡編程都是從listen()、send()、recv() 等接口開始的,使用這些接口可以很方便的構建服務器/客戶機的模型。
然而大部分的socket接口都是阻塞型的。
所謂阻塞型接口是指系統調用(一般是IO接口)不返回調用結果并讓當前線程一直阻塞只有當該系統調用獲得結果或者超時出錯時才返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7.3.1 阻塞IO(blocking IO)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7.3 IO模型
- 下一篇: 7.3.2 非阻塞IO(non-bl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