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ev_init() / cedev_alloc() / cdev_del()
1)
內核中每個字符設備都對應一個?cdev結構的變量,下面是它的定義:
linux-2.6.22/include/linux/cdev.h
struct cdev {
struct kobject kobj;? ?? ?? ? //?每個?cdev都是一個?kobject
struct?module?*owner;? ?? ? //指向實現驅動的模塊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ops;? ?//?操縱這個字符設備文件的方法
struct list_head list;? ?? ? //?與?cdev對應的字符設備文件的inode->i_devices的鏈表頭
dev_t dev;? ?? ?? ?? ?? ??? //?起始設備編號
unsigned int count;? ?? ? //?設備范圍號大小
};
(2)
初始化的兩種方式:cdev_init() , cdev_allonc()
一個?cdev一般它有兩種定義初始化方式:靜態的和動態的。
靜態內存定義初始化:
struct cdev my_cdev;
cdev_init(&my_cdev, &fops);
my_cdev.owner = THIS_MODULE;
動態內存定義初始化:
struct cdev *my_cdev = cdev_alloc();
my_cdev->ops = &fops;
my_cdev->owner = THIS_MODULE;
?
兩種使用方式的功能是一樣的,只是使用的內存區不一樣,一般視實際的數據結構需求而定。
下面貼出了兩個函數的代碼,以具體看一下它們之間的差異。
struct cdev *cdev_alloc(void)
{
?? struct cdev *p = kzalloc(sizeof(struct cdev), GFP_KERNEL);
?? if (p) {
?? INIT_LIST_HEAD(&p->list);
?? kobject_init(&p->kobj, &ktype_cdev_dynamic);
?? }
?? return p;
}
void cdev_init(struct cdev *cdev,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
?? memset(cdev, 0, sizeof *cdev);?注1;
?? INIT_LIST_HEAD(&cdev->list);
?? kobject_init(&cdev->kobj, &ktype_cdev_default);
?? cdev->ops = fops;
}
由此可見,兩個函數完成的功能基本一致,只是?cdev_init()還多賦了一個?cdev->ops的值。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kzalloc后的空間是不需要再執行memset的,因為它本身就包含了這個操作。而memset一般作用在已經存在的空間上。
由此基本上對這兩個函數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cdev_alloc函數針對于需要空間申請的操作,而cdev_init針對于不需要空間申請的操作;因此如果你定義的是一個指針,那么只需要使用cdev_alloc函數并在其后做一個ops的賦值操作就可以了;如果你定義的是一個結構體而非指針,那么只需要使用cdev_init函數就可以了。
看到有些代碼在定義一個指針后使用了cdev_alloc函數,緊接著又使用了cdev_init函數,這個過程不會出現錯誤,但只是做了一些重復的無用工作,其實完全可以不需要的。
?
(3)
初始化cdev后,需要把它添加到系統中去。為此可以調用?cdev_add()函數。傳入?cdev結構的指針,起始設備編號,以及設備編號范圍。
Synopsis
int fsfunc cdev_add(struct cdev *p , dev_t dev , unsigned count);
Arguments
p ?: the cdev structure for the device
dev ?: ?the first device number for which this device is responsible
count ?: ?the number of consecutive minor numbers corresponding to this device
Description
cdev_add?adds the device represented by?p?to the system, making it live immediately. A negative error code is returned on failure.
?
int cdev_add(struct cdev *p, dev_t dev,unsigned count)
{
?? p->dev = dev;
?? p->count = count;
?? return kobj_map(cdev_map, dev, count, NULL, exact_match, exact_lock, p);
}
關于kobj_map()函數就不展開了,我只是大致講一下它的原理。內核中所有的字符設備都會記錄在一個?kobj_map結構的?cdev_map變量中。這個結構的變量中包含一個散列表用來快速存取所有的對象。kobj_map()函數就是用來把字符設備編號和?cdev結構變量一起保存到?cdev_map這個散列表里。當后續要打開一個字符設備文件時,通過調用?kobj_lookup()函數,根據設備編號就可以找到cdev結構變量,從而取出其中的ops字段。
?
?(4)
當一個字符設備驅動不再需要的時候(比如模塊卸載),就可以用?cdev_del()函數來釋放?cdev占用的內存。
Name
cdev_del — remove a cdev from the system
Synopsis
void fsfunc cdev_del( struct cdev * p);
Arguments
p : the cdev structure to be removed
Description
cdev_del?removes?p?from the system, possibly freeing the structure itself.
?
void cdev_del(struct cdev *p)
{
? cdev_unmap(p->dev, p->count);
? kobject_put(&p->kobj);
}
其中cdev_unmap()調用?kobj_unmap()來釋放?cdev_map散列表中的對象。kobject_put()釋放?cdev結構本身。
注1:
Memset??用來對一段內存空間全部設置為某個字符,一般用在對定義的字符串進行初始化為‘ ’或‘/0’;
例:chara[100];memset(a, '/0', sizeof(a));
memcpy??用來做內存拷貝,你可以拿它拷貝任何數據類型的對象,可以指定拷貝的數據長度。
例:chara[100],b[50]; memcpy(b, a, sizeof(b));注意如用sizeof(a),會造成b的內存地址溢出。
Strcpy? ?就只能拷貝字符串了,它遇到'/0'就結束拷貝。
例:chara[100],b[50];strcpy(a,b);如用strcpy(b,a),要注意a中的字符串長度(第一個‘/0’之前)是否超過50位,如超過,則會造成b的內存地址溢出。
?
memset主要應用是初始化某個內存空間。
memcpy是用于copy源空間的數據到目的空間中。
strcpy用于字符串copy,遇到‘/0’,將結束。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dev_init() / cedev_alloc() / cdev_del()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一些不错的学习网站
- 下一篇: 简单粗暴的入门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