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胃癌'盯上',早查早诊早治是关键
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胃癌是我國常見的癌癥之一,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副會長張濤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早查、早診、早治是胃癌防控的關鍵。
早期胃癌癥狀不明顯 早篩早治尤為重要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張濤介紹,早期胃癌的臨床表現并不明顯,具有隱蔽性,主要臨床表現有上腹飽脹、惡心、嘔吐、厭食、體重下降、黑便、腹痛、乏力等。部分患者誤認為,以上癥狀是由于飲食習慣改變或壓力較大,或可能與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常見病相關?!爱敾颊叱霈F吞咽困難、嘔吐、消瘦、貧血等表現再去就診時,胃癌可能已經發展到中晚期?!睆垵f。
“年齡45歲及以上者,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有胃癌癌前疾病者,有胃癌家族史者,不良飲食者,長期大量飲酒、吸煙者,長期心理狀態不佳者等都屬于胃癌的高危人群?!睆垵崾?,胃癌的早查早治尤為重要。胃鏡檢查是胃癌常見的診斷方法之一,建議胃癌高危人群每1至2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非高危人群45歲開始做一次胃鏡檢查,之后每3至5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即可。
盡早根除幽門螺桿菌 降低胃癌風險
如何區分胃癌、胃潰瘍和胃炎?對此,張濤表示,這三者癥狀相似,主要區別是胃癌是惡性病變,胃潰瘍和胃炎是良性病變。三種疾病的診斷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必要時做病理活檢。
張濤還表示,胃癌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而胃潰瘍則多發于青年人。胃癌的病程相對較短,而胃潰瘍的病程較長,且呈現周期性。胃癌的疼痛無規律性,會出現逐漸加重的情況,治療效果欠佳;而胃潰瘍的疼痛是有規律的,如進食時可得到緩解等。慢性胃炎癥狀無特異性,大多數患者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缺乏、餐后飽脹、反酸等。
“需要注意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炎、胃潰瘍的主要病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張濤說,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微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呈螺旋狀,可以通過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感染幽門螺桿菌后應盡早治療,如果不治療,不僅容易傳染給身邊人,還可能引發胃炎等疾病,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感染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出現上腹痛、飽脹、口臭等多種臨床癥狀,但也可能沒有任何臨床表現。那么,如何判斷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呢?張濤介紹,可以通過胃黏膜切片染色鏡檢查觀察有沒有幽門螺桿菌的存在,也可以通過血液、大便檢測相應的抗體、抗原,還可以通過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進行檢測。
“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但并不是一旦感染就一定會導致胃癌。”張濤說,如果不幸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不要驚慌。通?;颊咧恍枰诜?周左右藥物,就可以根除體內的幽門螺桿菌。
預防胃癌 從良好的飲食習慣開始
胃癌原本主要在中老年人中高發,然而現在許多年輕人長期飲食不規律、心理壓力較大,同時又經常吃過咸過辣的重口味食物,再加上吸煙、酗酒,很容易對胃部造成持久的損傷,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
“飲食因素是導致胃癌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長期食用高鹽、熏制、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食品,容易誘發胃的腸化生,最終導致癌變。”張濤建議,避免食用高鹽、高糖、煙熏或發生霉變的食物,多食用新鮮、富含維C的瓜果蔬菜,養成吃早餐的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同時,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使用公筷、定時定量、細嚼慢咽。
張濤還建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適量運動,保持積極樂觀心態,避免長時間生氣或者著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不想被胃癌'盯上',早查早诊早治是关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学校幼托机构需关注
- 下一篇: 睡前吃夜宵和饿肚子,哪个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