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国产化高性能芯片——“魂芯一号”
這星期又見兩條“中國芯”的新聞,一是合肥的“魂芯”,二是據說要建立國家標準的CPU架構。作為曾研究過處理器架構的人,我一直是很關心這方面的消息的。可惜,我再也沒有十年前的興奮感了。
?????? 十年前,本以為中國芯大有可為。記得之后幾年里,龍芯、鳳芯、漢芯什么的層出不窮,頗為熱鬧了一陣子。可熱鬧之后,不見真正被市場接受的產品,只看到拿“國家項目”這個政治資本當遮羞布的。如某芯(這里就不點名了)的老總,動不動拿民族、國家之類的字眼在媒體上造勢,可惜雷聲大雨點小,遲遲不見產品上市,過了幾年還因為用了老美的指令集差點被人告了,最后只好花錢買授權“轉正”。
?????? 此芯好歹還真做了幾款芯片,像模像樣的跑起了開源操作系統。還有更牛的漢芯,做芯片的本事沒有,糊弄專家組的本事大大的。更強大的是被人揭發磨芯片后,還能頂著國家機密的名頭,要各網站**禁言。記得當年在電子工程專輯網站上,磨芯片事件也是惹不起的敏感字。
?????? 漢芯事件對中國芯的打擊是很大的,之后幾年總算相對安靜了一些,除了那一貫高調的某芯。不過,相反是另一些兢兢業業、低調的IC公司,老老實實買授權,找準市場做產品,讓人覺得靠譜。
?????? “國家CPU架構標準”,我不知道這種違反市場規律的項目能撐多久,最終會浪費國家多少錢。究竟用什么CPU,應該由市場決定,而不是政令決定。況且不同的CPU因為市場定位不同,架構、性能各不相同,不知道定什么樣的標準能把所有的市場定位都裝進去?以后技術進步了,同等市場定位的CPU產品的性能指標會提升(想想8位的C51和32位的Cortex M吧),到時候國家標準要不要自打耳光?這樣的項目,最終會變成各單位的圈地圈錢運動吧?
我仍舊抱著一絲希望,希望日后有真正的中國芯出現,希望那樣的中國公司現在其實就象20年前的ARM一樣默默無聞的奮斗著。不過,國家標準肯定不是幫助他們通往成功的道路,那只是拔苗助長的道路。就象這個國家的經濟,zf有太大的權力去左右經濟,以為多做事就能多長GDP,結果帶來的卻是一大堆浪費資源的Z績工程。zf只要做好規矩,保證公平競爭,讓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去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就行了。
?????? 不知道什么公司會成為中國的Intel或ARM?沒關系,有市場規律,讓眾多天使投資和VC去找吧,找錯了讓他們自己負責。用國家經費的,最終決定能否得到資助的,主要不是技術水平,更不是商務運作能力,而主要是關系和Z治。搞火箭、宇宙飛船,或許除了國家資助別無他法;但小小的CPU,還是讓市場說了算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又见国产化高性能芯片——“魂芯一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440 nand flash和nor
- 下一篇: stm32存储结构 存储器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