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出OSI七层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
答案1:
請舉出OSI七層模型在實際應用中的實例,就是問OSI七層模型在實際操作中的例子,比如說會話層的應用例子是打開多個瀏覽器窗口這種。
注:不是解釋這七層模型
舉例:
就用QQ聊天為例子,用戶在QQ界面輸入文字,這就是應用層。QQ為了安全,要給文字加密,這就是表示層做的。會話層是找到對方的實體,也就是對方的QQ進程。傳輸層要找到對方的端口,就是QQ傳輸信息用的是哪個端口。網絡層負責通過路由器要找到對方的網絡地址。數據鏈路層要通過物理地址找到對方主機。物理層負責二進制比特流的傳輸。
答案2:
七層模型是OSI/RM參考模型,但事實上在生活中使用的是TCP/IP參考模型,這是個四層模型,分別為:應用層、傳輸層、網際層(網絡層)、網絡接口層,最后這個網絡接口層可以用OSI/RM中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對應。
至于協議,應用層最多,像上網瀏覽信息用的HTTP協議,收發電子郵件的SMTP協議,遠程登錄的TELNET協議,域名解析的DNS協議等等。傳輸層主要有TCP和UDP兩種協議,網際層主要是IP協議,輔助的有ARP,RARP,ICMP,IGMP協議;數據鏈路層使用最多的是CSMA/CD協議當然還有PPP協議和CSMA/CA協議。。物理層的協議是關于模塊的一些特性定義,像我們用水晶頭的RJ-45,當然還有EIA/TIA RS-449、V.35、EIA/TIA RS-232
答案3:
OIS: OSI模型,即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試圖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范圍內互連為網絡的標準框架,簡稱OSI。
1層物理層:主要定義物理設備標準,如網線的接口類型、光纖的接口類型、各種傳輸介質的傳輸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傳輸比特流(就是由1、0轉化為電流強弱來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后在轉化為1、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模數轉換與數模轉換)。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比特。 2層數據鏈路層:主要將從物理層接收的數據進行MAC地址(網卡的地址)的封裝與解封裝。常把這一層的數據叫做幀。在這一層工作的設備是交換機,數據通過交換機來傳輸。 3層網絡層:主要將從下層接收到的數據進行IP地址(例192.168.0.1)的封裝與解封裝。在這一層工作的設備是路由器,常把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數據包。 4層傳輸層:定義了一些傳輸數據的協議和端口號(WWW端口80等),如:TCP(傳輸控制協議,傳輸效率低,可靠性強,用于傳輸可靠性要求高,數據量大的數據),UDP(用戶數據報協議,與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傳輸可靠性要求不高,數據量小的數據,如QQ聊天數據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傳輸的)。 主要是將從下層接收的數據進行分段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址后在進行重組。常常把這一層數據叫做段。 5層會話層:通過傳輸層(端口號:傳輸端口與接收端口)建立數據傳輸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統之間發起會話或或者接受會話請求(設備之間需要互相認識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機名) 6層表示層:主要是進行對接收的數據進行解釋、加密與解密、壓縮與解壓縮等(也就是把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東西轉換成人能夠能識別的東西(如圖片、聲音等)) 7層應用層: 主要是一些終端的應用,比如說FTP(各種文件下載),WEB(IE瀏覽),QQ之類的(你就把它理解成我們在電腦屏幕上可以看到的東西.就是終端應用)?TCP/IP:?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文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絡協議)協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簡單地說,就是由網絡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的。 1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絡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2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協議(UDP)等,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并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并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并接收。
3互連網絡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4網絡接口層:對實際的網絡媒體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絡(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數據。
答案4:
OSI參考模型其實就是討論通信問題,所不同其針對的是計算機通過網線或無線網去通信。為了容易理解,首先用現實中郵政局的通信來類比一下。
我們寫一封信給情人(嘿嘿!!),首先,是我寫信,講甜言蜜語,說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私事,這些東西只要我兩之間懂就OK了。好寫完后,我就寄信去了。具體的寄信跑腿等工作,則屬于下一層了。那么下一層是誰呢?對,郵政局。
郵政局把信紙裝進固定格式的信封中,信封上有固定格式的要求。那么郵政局不需要知道信到底寫了什么,他們不關心,只管捯飭信封就可以,讓對方拿到信封后知道那是給我情人的就OK了。好,這個層次結束。。那么是不是沒其他層次了呢,還有一個層次,那就是最底層。
郵遞員層。他們負責跑腿,例如騎馬,騎車或者開火車開飛機,隨便,反正是具體的跑腿工作。
好,回過頭來看,寫一封信進行通信,分了三個層次:我和情人,屬于用戶層,負責信內容的書寫和閱讀;郵政局,屬于類似于OSI的運輸層,負責信封的格式書寫和閱讀。
郵遞員,最底層,類似于OSI的物理層,負責具體的傳輸方式。
好,回到OSI,這個以計算機為原始設備的通信模型,考慮的要復雜一些而已,分成了7個層次。
最底層,物理層:負責具體的傳輸媒介以及其對應的傳輸方式,解決的問題是實現比特流的傳輸。
數據鏈路層,負責相鄰兩個節點間比特流的識別,即以字節為單位去找出“每頁信紙”。網絡層:實現網絡中任意兩個節點間的連通和數據轉發。
傳輸層:實現任意兩臺電腦中相應進程間的連接,提供兩種不同的服務:可靠的和不可靠的。
會話層: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
表示層:主要解決不同操作系統間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最后應用層:針對用戶(人)的各種不同需求,提供一系列的應用程序,滿足其通信要求。
答案5:
1層物理層:主要定義物理設備標準,如網線的接口類型、光線的接口類型、各種傳輸介質的傳輸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傳輸比特流(就是由1、0轉化為電流強弱來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后在轉化為1、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模數轉換與數模轉換)。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比特。
2層數據鏈路層:主要將從物理層接收的數據進行MAC地址(網卡的地址)的封裝與解封裝。常把這一層的數據叫做幀。在這一層工作的設備是交換機,數據通過換換機來傳輸。
3層網絡層:主要將從下層接收到的數據進行IP地址(例192.168.0.1)的封裝與解封裝。在這一層工作的設備是路由器,常把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數據包。
4層傳輸層:定義了一些傳輸數據的協議和端口號(WWW端口80等),如:TCP(傳輸控制協議,傳輸效率低,可靠性強,用于傳輸可靠性要求高,數據量大的數據),UDP(用戶數據報協議,與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傳輸可靠性要求不高,數據量小的數據,如QQ聊天數據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傳輸的)。 主要是將從下層接收的數據進行分段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址后在進行重組。常常把這一層數據叫做段。
5層會話層:通過傳輸層(端口號:傳輸端口與接收端口)建立數據傳輸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統之間發起會話或或者接受會話請求(設備之間需要互相認識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機名)
6層表示層:主要是進行對接收的數據進行解釋、加密與解密、壓縮與解壓縮等(也就是把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東西轉換成人能夠能識別的東西(如圖片、聲音等))
7層應用層 主要是一些終端的應用,比如說FTP(各種文件下載),WEB(IE瀏覽),QQ之類的(你就把它理解成我們在電腦屏幕上可以看到的東西.就 是終端應用)
答案6:
1層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2層 、數據鏈路層(Datalink Layer)
3層、網絡層(Network Layer)
4層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5層 會話層(Session Layer)
6層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7層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一層的設備有集線器和中繼器
二層設備有網橋和交換機
三次設備有路由器
高層設備網關
答案7:
7層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各種網絡應用程序。如IE瀏覽器、QQ、MSN、郵件。
6層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實現數據格式的轉換和加密、壓縮的軟件
5層 會話層(Session Layer)
4層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保證傳輸可靠性的協議:如TCP協議、SPX協議
3層、網絡層(Network Layer) 網絡設備:路由器。網絡層協議給數據包提供地址信息,使路由器根據地址完成數據包的轉發。常見網絡層協議:IP、IPX、apple talk等。
2層 、數據鏈路層(Datalink Layer) 網絡設備:交換機、網橋、網卡。提供相同介質的網絡內的主機尋址和數據封裝方法。常見數據鏈路層協議:802.3、802.4、802.5
1層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網絡設備:中繼器和集線器、調制解調器。 提供物理線路上的比特流傳輸表示和傳輸。 常見協議:RS232、v.35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请举出OSI七层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10BASE-T
- 下一篇: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名字仅仅只是两个英文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