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or设计模式
Reactor這個詞譯成漢語還真沒有什么合適的,很多地方叫反應器模式,但更多好像就直接叫reactor模式了,其實我覺著叫應答者模式更好理解一些。通過了解,這個模式更像一個侍衛,一直在等待你的召喚,或者叫召喚獸。
?
并發系統常使用reactor模式,代替常用的多線程的處理方式,節省系統的資源,提高系統的吞吐量。
?
先用比較直觀的方式來介紹一下這種方式的優點,通過和常用的多線程方式比較一下,可能更好理解。
以一個餐飲為例,每一個人來就餐就是一個事件,他會先看一下菜單,然后點餐。就像一個網站會有很多的請求,要求服務器做一些事情。處理這些就餐事件的就需要我們的服務人員了。
?
在多線程處理的方式會是這樣的:
一個人來就餐,一個服務員去服務,然后客人會看菜單,點菜。 服務員將菜單給后廚。
二個人來就餐,二個服務員去服務……
五個人來就餐,五個服務員去服務……
?
這個就是多線程的處理方式,一個事件到來,就會有一個線程服務。很顯然這種方式在人少的情況下會有很好的用戶體驗,每個客人都感覺自己是VIP,專人服務的。如果餐廳一直這樣同一時間最多來5個客人,這家餐廳是可以很好的服務下去的。
?
來了一個好消息,因為這家店的服務好,吃飯的人多了起來。同一時間會來10個客人,老板很開心,但是只有5個服務員,這樣就不能一對一服務了,有些客人就要沒有人管了。老板就又請了5個服務員,現在好了,又能每個人都受VIP待遇了。
?
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家餐廳滿意,客源又多了,同時來吃飯的人到了20人,老板高興不起來了,再請服務員吧,占地方不說,還要開工錢,再請人就攢不到錢了。怎么辦呢?老板想了想,10個服務員對付20個客人也是能對付過來的,服務員勤快點就好了,伺候完一個客人馬上伺候另外一個,還是來得及的。綜合考慮了一下,老板決定就使用10個服務人員的線程池啦~~~
?
但是這樣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缺點就是,如果正在接受服務員服務的客人點菜很慢,其他的客人可能就要等好長時間了。有些火爆脾氣的客人可能就等不了走人了。
?
Reactor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老板后來發現,客人點菜比較慢,大部服務員都在等著客人點菜,其實干的活不是太多。老板能當老板當然有點不一樣的地方,終于發現了一個新的方法,那就是:當客人點菜的時候,服務員就可以去招呼其他客人了,等客人點好了菜,直接招呼一聲“服務員”,馬上就有個服務員過去服務。嘿嘿,然后在老板有了這個新的方法之后,就進行了一次裁員,只留了一個服務員!這就是用單個線程來做多線程的事。
?
實際的餐館都是用的Reactor模式在服務。一些設計的模型其實都是從生活中來的。
?
Reactor模式主要是提高系統的吞吐量,在有限的資源下處理更多的事情。
?
在單核的機上,多線程并不能提高系統的性能,除非在有一些阻塞的情況發生。否則線程切換的開銷會使處理的速度變慢。就像你一個人做兩件事情,1、削一個蘋果。2、切一個西瓜。那你可以一件一件的做,我想你也會一件一件的做。如果這個時候你使用多線程,一會兒削蘋果,一會切西瓜,可以相像究竟是哪個速度快。這也就是說為什么在單核機上多線程來處理可能會更慢。
?
但當有阻礙操作發生時,多線程的優勢才會顯示出來,現在你有另外兩件事情去做,1、削一個蘋果。2、燒一壺開水。我想沒有人會去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你肯定會一邊燒水,一邊就把蘋果削了。
?
理論的東西就不多講了,請大家參考一下附件《reactor-siemens.pdf》。圖比較多,E文不好也可以看懂的。
?
?
reactor設計模式,是一種基于事件驅動的設計模式。
?
《Pattern-Orien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Volume 2》
?
對這個模式做了詳細的講解。
?
這個模式的結構圖如下:
?
?
圖中的handle對應的是操作系統提供的句柄,例如I/O句柄,Event_Handler類持有這些句柄,
?
reactor類內部提供一個事件循環:handle_events(),事件循環的代碼實現利用了操作系統提供的多路分離函數,
?
WaitForMultipleObjects或者select等,這些多路分離的函數的特點是,可以同時等待多個句柄,在等待過程中所在
?
線程屬于掛起狀態,不消耗CPU時間,一旦某個句柄被觸發,則線程被喚醒,函數將返回,線程可以執行后面的代碼,
?
利用多路分離函數的這一特點,根據被激活的句柄對應的特定事件,調用相關的事件處理函數。可以實現事件循環。
?
register_handler()函數用于將Event_Handler對象注冊到事件驅動列表
?
中,保證對于某一類型的事件,會調用Event_Handler類的響應函數handle_event()。
?
reactor類在做多路分離時需要操縱Event_Handler類的Handle,因此Event_Handler類需要提供get_handle()函數。
?
另外,當程序不需要再對特定事件響應時,需要把Event_Handler對象從事件驅動列表中刪除,因此reactor類還實現了
?
remove_handler函數。
?
因為reactor相對穩定,一旦實現,不需要再定制,所以沒有提供一個抽象接口類,但Event_Handler是經常需要根據不同
?
的需求定制的,因此需要提供一個抽象接口類,然后根據實際需求編寫派生類,提供具體句柄,并實現相關虛函數。
?
這個模式的優點是本身不涉及多線程,從而避免了線程的上下文切換。
?
對于響應事件處理時間較短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這個模式。
?
如果處理一個事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就不能使用這個模式,那樣會導致其他事件處理被阻塞。
?
ACE_Reactor框架是這一模式的半成品,用戶只要做三件事情就可以實現并使用這一模式:
?
1.從ACE_Event_Handler派生一個或多個類
2.向ACE_Reactor類登記應用的事件處理對象
3.運行ACE_Reactor事件循環。
?
示例代碼可以參考ACE_wrappers/examples/APG/Reactor目錄下的示例代碼。
?
參考文獻:
《Pattern-Orien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Volume 2》
《ACE程序員指南》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Reactor设计模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