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发网络
http://baike.baidu.com/view/8689800.htm?fromId=21895&redirected=seachword
?
首先簡單表述一下傳統的動態系統的訪問方法: 如右圖示(一)表述的是用戶的請求過程,用戶經過網絡中的路由A、B的傳輸,最終將發送的請求交于動態系統來處理,但是由于IP網絡本身的“盡力而為的原則”、網絡鏈路中復雜的環境及硬件的不可靠性的確實存在,致使用戶要出現重復發送的請求的現狀,所以最終導致用戶的請求在提交的過程中出現等待、數據加載時間過長的一些現象的普遍存在,這些在線提交式系統的緩慢直接地影響到辦公人員的工作效率,這也是制約著很多大型企業在協同辦公OA、ERP、SAP等信息化建設中,出現最多的問題。 而CDN分發解決方案解決了與靜態網站相關的性能和可靠性問題,而在當今在線業務體驗中,與分發靜態和動態元素和應用相關的獨特挑戰,則由速網的動態網站加速(動態網站加速)來解決。4工作原理
在描述CDN的實現原理,讓我們先看傳統的未加緩存服務的訪問過程,以便了解CDN緩存訪問方式與未加緩存訪問方式的差別:[1] 用戶提交域名→瀏覽器對域名進行解釋→得到目的主機的IP地址→根據IP地址訪問發出請求→得到請求數據并回復 由上可見,用戶訪問未使用CDN緩存網站的過程為: 1)、用戶向瀏覽器提供要訪問的域名; 2)、瀏覽器調用域名解析函數庫對域名進行解析,以得到此域名對應的IP地址; 3)、瀏覽器使用所得到的IP地址,向域名的服務主機發出數據訪問請求; 4)、瀏覽器根據域名主機返回的數據顯示網頁的內容。 通過以上四個步驟,瀏覽器完成從用戶處接收用戶要訪問的域名到從域名服務主機處獲取數據的整個過程。CDN網絡是在用戶和服務器之間增加Cache層,如何將用戶的請求引導到Cache上獲得源服務器的數據,主要是通過接管DNS實現,下面讓我們看看訪問使用CDN緩存后的網站的過程:??流程圖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了解到,使用了CDN緩存后的網站的訪問過程變為: 1)、用戶向瀏覽器提供要訪問的域名; 2)、瀏覽器調用域名解析庫對域名進行解析,由于CDN對域名解析過程進行了調整,所以解析函數庫一般得到的是該域名對應的CNAME記錄,為了得到實際IP地址,瀏覽器需要再次對獲得的CNAME域名進行解析以得到實際的IP地址;在此過程中,使用的全局負載均衡DNS解析,如根據地理位置信息解析對應的IP地址,使得用戶能就近訪問。 3)、此次解析得到CDN緩存服務器的IP地址,瀏覽器在得到實際的IP地址以后,向緩存服務器發出訪問請求; 4)、緩存服務器根據瀏覽器提供的要訪問的域名,通過Cache內部專用DNS解析得到此域名的實際IP地址,再由緩存服務器向此實際IP地址提交訪問請求; 5)、緩存服務器從實際IP地址得得到內容以后,一方面在本地進行保存,以備以后使用,二方面把獲取的數據返回給客戶端,完成數據服務過程; 6)、客戶端得到由緩存服務器返回的數據以后顯示出來并完成整個瀏覽的數據請求過程。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為了實現既要對普通用戶透明(即加入緩存以后用戶客戶端無需進行任何設置,直接使用被加速網站原有的域名即可訪問),又要在為指定的網站提供加速服務的同時降低對ICP的影響,只要修改整個訪問過程中的域名解析部分,以實現透明的加速服務,下面是CDN網絡實現的具體操作過程。 1)、作為ICP,只需要把域名解釋權交給CDN運營商,其他方面不需要進行任何的修改;操作時,ICP修改自己域名的解析記錄,一般用cname方式指向CDN網絡Cache服務器的地址。 2)、作為CDN運營商,首先需要為ICP的域名提供公開的解析,為了實現sortlist,一般是把ICP的域名解釋結果指向一個CNAME記錄; 3)、當需要進行sortlist時,CDN運營商可以利用DNS對CNAME指向的域名解析過程進行特殊處理,使DNS服務器在接收到客戶端請求時可以根據客戶端的IP地址,返回相同域名的不同IP地址; 4)、由于從cname獲得的IP地址,并且帶有hostname信息,請求到達Cache之后,Cache必須知道源服務器的IP地址,所以在CDN運營商內部維護一個內部DNS服務器,用于解釋用戶所訪問的域名的真實IP地址; 5)、在維護內部DNS服務器時,還需要維護一臺授權服務器,控制哪些域名可以進行緩存,而哪些又不進行緩存,以免發生開放代理的情況。5應用舉例
在國內訪問量較高的大型網站如新浪、網易等,均使用CDN網絡加速技術,雖然網站的訪問巨大,但無論在什么地方訪問都會感覺速度很快。而一般的網站如果服務器在網通,電信用戶訪問很慢,如果服務器在電信,網通用戶訪問又很慢。[2]它采取了分布式網絡緩存結構(即國際上流行的web cache技術),通過在現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層新的網絡架構,將網站的內容發布到最接近用戶的cache服務器內,通過DNS負載均衡的技術,判斷用戶來源就近訪問cache服務器取得所需的內容,解決Internet網絡擁塞狀況,提高用戶訪問網站的響應速度,如同提供了多個分布在各地的加速器,以達到快速、可冗余的為多個網站加速的目的。
CDN服務最初用于確保快速可靠地分發靜態內容,這些內容可以緩存,最適合在網速龐大的網絡中存儲和分發,該網絡在幾十多個國家的十幾個網絡中的覆蓋CDN網絡服務器。
由于動態內容必須通過互聯網來傳輸,因此要提供快速的網絡體驗,以滿足當今用戶的要求,只能通過對互聯網流量的獨特視角來達到。必須使用先進技術來了解通過互聯網的最佳路由,充分利用這些最佳路由,加速通過互聯網協議的數據通訊,以改善用戶的網絡體驗。
6主要特點
1、本地Cache加速 提高了企業站點(尤其含有大量圖片和靜態頁面站點)的訪問速度,并大大提高以上性質站點的穩定性 2、鏡像服務 消除了不同運營商之間互聯的瓶頸造成的影響,實現了跨運營商的網絡加速,保證不同網絡中的用戶都能得到良好的訪問質量。 3、遠程加速遠程訪問用戶根據DNS負載均衡技術智能自動選擇Cache服務器,選擇最快的Cache服務器,加快遠程訪問的速度 4、帶寬優化 自動生成服務器的遠程Mirror(鏡像)cache服務器,遠程用戶訪問時從cache服務器上讀取數據,減少遠程訪問的帶寬、分擔網絡流量、減輕原站點WEB服務器負載等功能。 5、集群抗攻擊 廣泛分布的CDN節點加上節點之間的智能冗余機制,可以有效地預防黑客入侵以及降低各種D.D.o.S攻擊對網站的影響,同時保證較好的服務質量 。7關鍵技術
(1)內容發布:它借助于建立索引、緩存、流分裂、組播(Multicast)等技術,將內容發布或投遞到距離用戶最近的遠程服務點(POP)處; (2)內容路由:它是整體性的網絡負載均衡技術,通過內容路由器中的重定向(DNS)機制,在多個遠程POP上均衡用戶的請求,使得用戶請求得到最快內容源的響應; (3)內容交換:它根據內容的可用性、服務器的可用性以及用戶的背景,在POP的緩存服務器上,利用應用層交換、流分裂、重定向(ICP、WCCP)等技術,智能地平衡負載流量; (4)性能管理:它通過內部和外部監控系統,獲取網絡部件的狀況信息,測量內容發布的端到端性能(如包丟失、延時、平均帶寬、啟動時間、幀速率等),保證網絡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 上一篇: like ,order 使用索引
- 下一篇: JDBC获取新增记录的自增主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