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frame
http://baike.baidu.com/view/42105.htm
現今,我們已經很少使用 Mainframe - 主機、大型機 - 這些詞了,取而代之用語是大型商業計算機或者服務器,Mainframe 被歸為大型商業服務器一類了。就像我們說的 zSeries Mainframe 叫做 Z 系列服務器。服務器的增長速度相當驚人,我們日常的商務活動中已經涉及到太多的服務器:業務服務器、數據服務器、郵件服務器、網絡服務器等等。從普通的家庭個人電腦到時下最頂尖的主機硬件的需求始終都是決定服務器的功能水平。最初的 Mainframe 是作為一個中央數據庫或一個網絡集線中心出現的,存儲著大量的數據,通過相對功能較低的工作站或者終端連接著各個用戶的設備。它的出現意味著數據的大規模集中,用以節省客戶的資源和維護成本,同時還能夠增進數據的流動。但是隨著個人電腦的運算速度的加快、更加功能化,Mainframe 必須向更靈活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以適應市場的需要。于是能夠動態配置硬件或者軟件的 Mainframe 出現了。
誕生記
但是當硬件已經不能更好的分檔管理的時候,Mainframe 需要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于是在 1964 年,IBM推出了第一代計算機操作系統:System/360? (or S/360?)。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操作系統平臺,并每十年的對操作系統構架進行一次革新,1970年推出了 System/370?,1983年推出了 System/370 Extended Architecture (370-XA),1990年推出了 Enterprise Systems Architecture/390? (ESA/390),到了2000年 z/Architecture? 誕生了。這段歷史會在隨后的介紹性帖子中陸續將到。IBM 推出的這一系列操作系統平臺將 Mainframe 的靈活性和應用廣泛包容性推到了頂峰。現狀
回到主題,什么是 Mainframe 呢?Mainframe 在今天更多地被形容成一整套操作、應用和系統的集合。但是從工作性質和運用的方面來定義:Mainframe 就是指在商業活動中,用以管理商業數據和維護交易服務并能夠提供更高級別的安全性和實用性的機器。 其實 Mainframe 是不可能用一句話來定義的,各種定義都會很牽強,也有很多偏撥之處。因為 Mainframe 本身的含義已經超越了其字面理解的范圍。我們不妨用幾個詞或句子來形容以下 Mainframe: 兼容性 - 提供硬件和軟件以及幾乎所有操作系統的兼容; 集中性 - 實現資源的集中管理以提高資源的合理利用率; 保護性 - 硬件或軟件被同時從不同途徑訪問的時候自動對其進行保護; 流程化 - 能夠在即使輪班的情況下使用操作手冊完成一系列的復雜操作; 并行化 - 硬件或者操作系統上同時進行成百上千的I/O運算; 聚類化 - 能夠在一個系統中同時操控多個系統,并對其應用軟件進行增減(這一點在 z/VM 系統中尤為突出); 共享性 - 在不同的操作系統間共享資源并允許用戶跨系統訪問。 Mainframe 就是將這些特點集于一身的最有代表性的機器。?
總結
- 上一篇: Oracle INTERVAL
- 下一篇: log4j xml配置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