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Siberia)冷空气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537013.html
俄羅斯境內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迄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與中國、蒙古和朝鮮等國為鄰,面積1276萬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全在俄羅斯境內。 也有人將北冰洋同太平洋水系分水嶺作為其東界(以東稱遠東區)。東西長約7,000多公里,南北寬達3,500公里,面積約1,000萬平方公里。
? 西伯利亞地域遼闊,西部為平原,中、東部以山地、高原為主。依照自然條件,可分為3個主要的地區: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介于烏拉爾山脈和葉尼塞河之間,地勢低平,沼澤寬廣,平均海拔120米,主要河流有鄂畢河和葉尼塞河;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起葉尼塞河西北角的普托拉納山,東達勒拿河流域,平均海拔300~500米,高原面破碎;南部和東北部山地,包括切爾斯基山脈、上揚斯克山脈、貝加爾諸山、東西薩彥嶺、阿爾泰山(西北段)等。西伯利亞地處中高緯度,氣候寒冷,北半球的兩大“寒極”(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均位于此。大陸性氣候顯著,自西向東逐漸增強,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年均氣溫低于0℃。東北部雅庫特地區的絕對低溫是-70℃。降水時空差異明顯 ,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250毫米,針葉林地帶500~600毫米 ,阿爾泰山地達1000~2000毫米 。75%~80%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澤、泰加針葉林、森林草原和無樹草原等。自北向南有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帶。河流多流入北冰洋,大河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及勒拿河等。貝加爾湖是世界蓄水量最大和最深的淡水湖。永凍土和凍土廣布。針葉林占全區山地面積60-70%。多皮毛獸。西伯利亞自然資源豐富,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金剛石等,各類資源分布比較集中,而且大型礦床較多。 水力資源蘊藏量占全俄一半以上。
? 西伯利亞為游牧民族的生息地 。16世紀下半葉開始,沙俄越過烏拉爾山向西伯利亞擴張,并割去了原屬中國的大片領土。1895~1905年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后 ,該地區開始大規模開發,以俄羅斯民族為主的人口大量東移。前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28~1932)庫茲涅茨克大煤田及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的工業得以大發展。50年代實施了安加拉-葉尼塞河的水力資源開發 。60年代中期起開發西西伯利亞大型油氣田。70年代中期,開始修建4275千米的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即貝加爾-阿穆爾鐵路(泰舍特-蘇維埃港),已于1984年11月通車。西伯利亞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在此基礎上,石油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屬開采、冶金工業也很發達,鋼鐵工業已初具規模,機械工業有發展,但不配套,仍較薄弱。農業以西西伯利亞南部較發達,小麥和乳、肉用畜牧業為主要部門。
? 人口約4000萬。俄羅斯人占80%以上 ,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約占5%,其他有科米人、雅庫特人、圖瓦人等。人口沿鐵路線分布。西伯利亞主要城市有新西伯利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等。
? 西伯利亞——更象是一個形象的區域范圍而不是一個地理名詞。整個烏拉爾山以東,整個亞洲大陸的北部,很多人,特別是外國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亞。那些從來沒有到過這里的人,對于這一廣闊的區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澤,有一種成見,總是把它和雪域、嚴寒、空曠、野蠻聯系起來。
? 而實際上西伯利亞是形式多樣的。可根據某些條件將其分為一些區域:西部和北部西伯利亞,阿爾泰,圖瓦,哈卡斯,薩彥和外貝加爾地區,雅庫特,甚至最北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列入西伯利亞。從西至東七千公里,從北至南三千五百公里,1000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于20個法國的面積——這就是西伯利亞!
? 這是一片富饒而尚未充分開發的土地。三個世紀前俄羅斯科學家——教育家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曾經預言道:“西伯利亞將會促進俄羅斯的強大”。這里蘊含著豐富的天然氣、石油、黃金、金剛石、木材、皮毛、野生動物、魚類和清潔的淡水,在許多大河上建有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總的來說西伯利亞的一切都是規模宏大的:鄂畢河、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阿爾泰山區具有特別大的吸引力。本區的象征是捷列茨科耶湖。當地的居民稱其為金湖。這一地區很受徒步騎行者、水上運動愛好者、滑雪愛好者、登山愛好者、騎馬愛好者的歡迎。沿卡童河、巴士卡烏斯河、丘雅河、丘梅什河又可以考驗堅韌性和勇氣的復雜的水路。登上阿爾泰最高峰別魯赫山(4056米)被認為是很值得驕傲的事。離麥日杜列欽斯克不遠的紹里亞山地鋪設有高山滑雪道。
? 在廣闊的原始森林里隱藏著神秘的普托蘭納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最高的部分。“普托蘭”在當地居民——埃文基人的語言里的意思是“峭岸湖王國”。深達1000米的谷地截斷高原形成了湖泊。站在最高點——卡緬山上,方圓幾百公里盡收眼底。水流沿著陡峭的谷壁傾瀉而下,形成了串串瀑布。當然,這里什么路也沒有,游客們乘坐直升飛機飛行幾百公里來到這里。
? 對于北方的土著居民來講,鹿永遠是最珍貴的財產。可以騎著鹿或者套在雪橇上行路,可以用鹿的皮毛縫制衣服和鞋,也可搭蓋帳篷——當地居民的房子,而鹿肉幾百年來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物。
? 在南西伯利亞,在葉尼塞河岸邊,居住著一些少數民族——哈卡斯人、安加拉河、勒拿河、阿爾泰和薩彥山脈,東西伯利亞的明珠——貝加爾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也可能是最古老的湖,已經有兩千五百萬年的歷史了。它里面匯集了幾乎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儲量,而且是非常清澈透明的。直徑30厘米的白盤在貝加爾湖的水下40米處依然可見。貝加爾湖的海拔約為500米。在貝加爾湖里生活著1850種動物和850種植物,并且其中很多是這里特有的。
? 西伯利亞的嚴寒本身也是很有名氣的。有時嚴寒達攝氏零下40度、50度。而零下25-30度根本就引不起當地居民的注意,這是冬天常有的氣溫。西伯利亞南部的夏天卻非常的熱,達30度高溫。可以游泳,盡管常常水還是有點涼:即使是在七月份水溫也只能達17-18度。這里有很多人工“海”——為數眾多的水電站的水庫。西伯利亞南部坐落著一些大城市——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伊爾庫茨克。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主要名勝是東薩彥山脈里獨一無二的自然保護區——薩彥石柱群。突升的巖石形成了80組高達100米的懸崖峭壁。一些峭壁有和自己形狀一致的名字:老人、農婦、金雕、羽毛、城堡等。這是登山運動和攀巖運動愛好者最喜歡的地方。引人入勝的水路旅游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開始,沿葉尼塞河而下,到遙遠的北方,到杜金卡和迪克森。
? 圖瓦人、雅庫特人、布里亞特人。比如哈卡斯人一共只有八萬人,圖瓦人不到20萬。這些民族的人們擁有獨特的口技藝術。表演者不唱出字詞,只是用嗓子發出聲音,聽起來有時像樂隊演奏,有時像蹄子敲打聲,有時像幾百只野獸的嚎嘶。他們從童年時就開始學習這種藝術,但遠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會的。有趣的是,口技表演者只有男人。
? 布里亞特位于貝加爾湖的東南面,是俄羅斯的佛教中心。這里有三十多個佛教寺院——喇嘛寺。像所有的草原游牧民族一樣,布里亞特人始終崇愛著馬。馬群的主人總是能記住每一匹馬的“長相”。朋友般的駿馬是許多傳說和故事的主要角色。馬奶——馬乳酒的藥用價值得到很高的評價。
? 在相鄰的圖瓦共和國有紀念碑標示的亞洲的中心。這里道路少而艱難,但神奇的自然環境吸引著游客源源不斷地到來。
? 相對不久前在俄羅斯又興起了另一種遠游方式——北極旅游。從莫斯科乘直升飛機到達斯匹次俾爾根群島,然后再乘直升飛機到達北極點附近的冰上帳篷營地。在這里游客們將會度過幾天,但不會寂寞的:乘坐狗拉雪橇,乘滑雪機狂奔,沿浮冰群遠足,乘氣球飄浮到白色沉寂的大地上空。在營地里甚至還有極地桑拿和游藝設備。只要一有合適的天氣就會乘直升飛機沖刺到坐標為90'00'' 00'00''的地理極點。幸福的游客們可以通過衛星電話給自己的親人朋友打電話,并且快樂地在地球的最北點照相留念。
??????????????????????????????????????????? 西伯利亞虎
???? 西伯利亞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起源于亞洲東北部,曾經遍及俄羅斯西伯利亞至韓國地區,有300萬年進化史,在我國境內又被稱為東北虎。雖然它擁有巨大的體形和驚人的力量,野生的西伯利亞虎卻依然瀕臨滅絕,這支珍稀物種的生死存亡僅系于一線。
??? 成年西伯利亞虎身長1.6米以上,最長可達3.9米,體重320公斤,四肢粗壯有力,尾長達1米。其毛色艷麗,背部和體側淡黃色,腹面白色,全身布滿黑色的條紋,前額上的黑色橫紋中間略相串通,形似“王”字。在夏季由于日照時間長,被毛會變短,顏色變深。進入冬季則毛長而色淡,呈淡黃色。
?
===
http://baike.baidu.com/view/338495.htm
天氣預報中,常常提起“一股從西西伯利亞來的冷空氣前鋒今天上午達到
冷空氣
新疆北部……”、“來自蒙古國的一股冷空氣進入中國內蒙古東部至河套西部一帶,冷空氣將東移南下……”這樣一類言語。入侵中國冷空氣的產地在西西伯利亞還是在蒙古國?它的“老家”在哪里?
其實,遙遠的北冰洋、嚴寒的西伯利亞是冷空氣的發源地。冷空氣最初都來自北冰洋地區,然后經過西伯利亞地區得到加強。因為這些地區的緯度高,冬季黑夜漫長,白晝很短,日照時間非常少。在極地,甚至會出現極夜,太陽從不露臉蛋。因此,大地從太陽那里得到的熱量十分微弱;而夜間,地面卻向太空輻射損失許多熱量,近地層大氣隨著地面不斷冷卻,氣溫越來越低,冷空氣堆積在一起將變得越來越多。這一團溫度極低的冷空氣堆在西北氣流的引導下,將自北向南推進,影響蒙古國、中國的北方、中國東部或中國大部地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西伯利亚(Siberia)冷空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中获取文件路径的几种方式
- 下一篇: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