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四)
總體設計
總體設計的基本且的就是回答“概括地說,系統應該如何實現”這個問題。因此,總體設計又稱為概要設計或初步設計。通過這個階段的工作將劃分出組成系統的物理元素程序、文件、數據庫、人工過程和文檔等,但是每個物理元素仍然處于黑盒子級,這些黑盒子里的具體內容將在以后仔細設計。總體設計階段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設計軟件的結構,也就是要確定系統中每個程序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以及這些模塊相互間的關系。
設計原理
1、模塊化:模塊是由邊界元素限定的相鄰程序元素(例如,數據說明,可執行的語句)的序列,而且有一個總體標識符代表它。模塊是構成程序的基本構件。模塊化就是把程序劃分成獨立命名且可獨立訪問的模塊,每個模塊完成一個子功能,把這些模塊集成起來構成一個整體,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2、抽象
3、逐步求精
4、信息隱藏和局部化
5、模塊獨立
? 耦合是對一個軟件結構內不同模塊之間互連程度的度量。耦合強弱取決于模塊間接口的復雜程度,進入或訪問一個模塊的點,以及通過接口的數據。
模塊耦合分為數據耦合、控制耦合、特征耦合、公共環境耦合和內容耦合
內聚衡量一個模塊內部各個元素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內聚標志著一個模塊內各個元素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它是信息隱藏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擴展。簡單地說,理想內聚的模塊只做一件事情。內聚和耦合是密切相關的,模塊內的高內聚往往意味著模塊間的松耦合。內聚分為三大類低內聚、中內聚和高內聚
高內聚,低耦合的系統有什么好處呢?
事實上,短期來看,并沒有很明顯的好處,甚至短期內會影響系統的開發進度,因為高內聚,低耦合的系統對開發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內聚,低耦合的好處體現在系統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高內聚,低耦合的系統具有更好的重用性,維護性,擴展性,可以更高效的完成系統的維護開發,持續的支持業務的發展,而不會成為業務發展的障礙。
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方法
1、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方法把信息流映射成軟件結構,信息流的類型決定了映射的方法。信息流有下述兩種類型。
變換流:信息沿輸入通路進入系統,由外部形式變換成內部形式,進入系統的信息通過變換中心,經加工處理以后再沿輸出通路變換成外部形式離開軟件系統。當數據流圖具有這些特征時,這種信息流就叫作變換流。
事務流:數據沿輸入通路到達一個處理T,這個處理根據輸入數據的類型在若干個動作序列中選出一個來執行。這類數據流應該劃為一類特殊的數據流,稱為事務流。圖中的處理T稱為事務中心,它完成下述任務。
2、常見的數據流圖:
?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gede/p/11148005.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 . 和#!/bin/bash 辨析
- 下一篇: 近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