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信息匮乏年代,新媒体粉墨登场
中文信息匱乏年代,新媒體粉墨登場
??????? 善于識別與把握時機是極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 培根,英國哲學家
??????? 三大門戶網站正是識別和把握住了中國用戶的網上中文信息饑渴這一需求和時機。正如本書前面所述的,中國互聯網在1995年展現出網上中文信息的匱乏現狀,成為了更多用戶進入互聯網世界的一大阻礙,而這一狀態的好轉和改善實際上經歷了幾年的時間。在支付高昂費用和經過蝸牛網速等待之后,好不容易“爬”上互聯網的中國用戶,對于眼前那滿屏的英文除了在新鮮之外更多的是茫然,在“超鏈接”與“超鏈接”之間的鼠標點擊,即使只言片語的中文就能立即滿足我們在網上瀏覽新聞的新鮮感和成就感。
??????? 互聯網最早被中國人加以定義時,是被劃入了媒體概念的,曾幾何時,互聯網作為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開始走入大眾的眼簾,成為大家的話題。網絡媒體是伴隨當代人成長的新媒體,它的誕生、發展為當代人所共睹。在中國網絡媒體的發展進程中,1998年底至1999年是一個重要階段。這一時期最主要的特征是:國內門戶網站形成,并且全面進軍互聯網新聞傳播領域,從而奠定了門戶網站——特別是新浪、搜狐、網易——在這一領域中的領先地位。
??????? 新浪網新聞品牌的確立始于1998年法國世界杯。當時新浪還叫“利方在線”,回憶當年,新浪網當時的體育沙龍的版主,現任新浪執行副總裁、總編輯的陳彤曾指出,新浪是先做體育,再做新聞的。1996年利方在線推出體育論壇。1997年10月31日,中國足球隊兵敗大連金州,過早失去了進軍世界杯的資格,凌晨網友老榕的一個“10:31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帖子一下子讓利方在線的體育沙龍名滿網壇。1998年利方在線就在平時的基礎上做了世界杯網站,當時汪延(前任新浪首席執行長)在巴黎發來大量一手的前方消息,對利方在線的點擊量影響有一個質的飛躍。在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時,利方在線創下了一個訪問紀錄——300萬人次,此次事件對新浪品牌意義重大。1998年世界杯期間,利方在線的廣告收入達到了18萬元人民幣,這在當時可絕對是個不小的數字。世界杯之后兩個月,利方在線就開通了新聞頻道。
??????? 若不是利方在線(新浪網前身)在報道法國世界杯上獲得成功,人們也許根本就想不到,簡單的幾篇中文網絡新聞和報道就可以帶來如此巨大的注意力和流量,并逐步成為贏利的一種方式。通過利方在線基于滿足用戶“中文信息需求”的成功,也因為當時從美國波及中國的AOL(美國在線)和YAHOO的門戶概念熱潮,1998年作為中國最初定位為分類搜索引擎的搜狐,于9月15日推出了Sohoo 2.0版,明確宣布要做中國第一網站;1997年從中國第一家中文電子郵箱服務起家的網易也于1998年9月22日全面改版,朝著中文網絡門戶邁出了第一步;1998年12月,利方在線與美國華淵資訊合并,正式成立了新浪網。正苦于對贏利進行思考的中國網站,比如搜狐、網易、新浪、廣州視窗等都開始在戰略上重視網站中文內容的建設,大量招聘新聞編輯和中文內容服務團隊,開始了向中文門戶網站的轉型。
??????? 當時,中國網民對于網上中文信息的極度渴求和追逐,開啟了“注意力經濟”的大門,以三大商業門戶網站的崛起(2000年的海外上市)為標志,也開始了改變網上中文信息匱乏的狀況。
?????????
本文節選自《互聯網之達芬奇密碼:浪潮揭秘:與中國五億網民互為影響的互聯網》一書。《互聯網之達芬奇密碼:浪潮揭秘:與中國五億網民互為影響的互聯網》一書已由電子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本書Mull He編著。
購買地址:
中國互動出版網:
http://product.china-pub.com/193975
當當網: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2280&ref=search-1-pub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broadview/archive/2011/06/23/2088217.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文信息匮乏年代,新媒体粉墨登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VC6里面的中文名字或者注释复制乱码解决
- 下一篇: JS通用窗口拖动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