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磊:被分众CEO“忽悠”往事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秦磊:被分众CEO“忽悠”往事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最近,某公司增持分眾傳媒股份的新聞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看到“分眾”二字,我就想起了一段被分眾CEO譚智“忽悠”的往事。
2007年,我們單位主辦的一個IT信息業的高峰論壇定在重慶召開,我也是會議籌備組一員。舉辦論壇的主要商業模式是收費演講,為了讓論壇的內容更豐富,同時也是為了能夠有更多的收入,單位領導鼓勵大家群策群力,發揮個人力量,盡量多地“賣”出時段。當時,我作為一個剛正式工作一年多的“小桿子”,沒有什么人脈資源,但是又非常想證明自己,做點什么。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上網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譚智:要把分眾傳媒變成一個IT公司》,內容是說時任分眾傳媒總裁、框架傳媒董事長譚智表示,框架將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更加關注IT技術的運用等,并表示自己是一個“IT人”。這篇文章給我了很大的啟示。此前,分眾給我兩個印象:1.分眾是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有一個傳奇董事長和很多錢;2.分眾的主營業務就是在電梯里放廣告相框,與IT決無半點關系。而現在,分眾也要進軍IT產業了!于是,我想能不能邀請分眾高層,也就是自稱“IT人”的譚智來參會呢。
說干就干。通過某種渠道,我得到了譚智先生的email地址。于是我言辭懇切地寫了一封電郵,內容分為三部分:1.我關注到譚總最近的言論,了解到分眾想要做IT公司,這個思路令人耳目一新;2.我們的論壇層次非常高,很多IT界大佬都參與過,十分適合分眾新的角色定位;3.如果譚總能夠來最好,不能夠來的話也希望今后能夠有合作的機會。這封一千多字的信我寫了倆小時,可以說是字斟句酌,然后就發送出去了。
也不知道是我誠懇的態度打動了譚智,還是他真的覺得論壇很符合分眾的定位。沒兩天,分眾旗下的框架傳媒公關部就打來電話,說譚總想在論壇做演講,并詢問了論壇背景、內容以及收費方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后,雙方確定,框架支付一筆費用,論壇為譚總提供半小時的演講時段,隨后草簽了合同,并商定費用在論壇結束后支付。
“只要簽了合同,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是水到渠成了。”我心里挺高興,忙著跟框架那邊確定譚總的演講內容和行程安排,好為他安排酒店住宿和接送車輛。框架公關部的人告訴我,譚總確定在論壇開幕當天上午抵達,下午參加論壇并發表演講,短暫住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便離開重慶,并留給我他的手機號。
一切都是那么順利。
論壇如期開幕了。前一夜,我為組織論壇現場的展覽徹夜未眠,開幕式當天,又被領導安排做大會的“場技”。雖然很累,我心里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特別是想到自己的客戶要來了。這時候,手機振動響起,號碼是框架公關部的陳小姐。我想一定是譚總起飛了,她來通知一下,沒事的,大奔已經去機場了。可是接下來陳小姐的一番話卻讓我足足愣了5秒鐘:“秦先生非常對不起,譚總因為突發的身體原因,不能參加你們的會議了。”“……可是,我們這里都安排好了,連會議正式的日程都發布了,你們怎么不早點說?”“我也是剛剛得到通知的。對不起,譚總還有其他會議也不能參加了,我還要繼續通知,后續問題我的同事會和你溝通的。再見。”
開會當天臨時有人不來,現場日程板都來不及改,這無疑會對論壇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造成很不好的影響。重慶的六月非常悶熱,而那一剎那,我分明感受到了絲絲寒意,卻只能硬著頭皮跟領導匯報這一變故。雖然在那一次會議上,我在其他方面的工作都完成得很好,但是這件事卻給剛剛參加的我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會后,我和框架傳媒公關部的人就此事進行了磋商,本來這是框架完全意義上的違約,但是因為經驗不足,合同中并沒有寫明違約的相關事項,幾經交涉之后,對方支付20%的費用了事。
這時的我如釋重負,給譚智發了一條短信表示慰問,譚總倒也很爽快地回信,說他問題不大,對于沒有能夠參加會議表示遺憾。
寫到這里,這個故事就完了。通過這件事情,我得到了的兩點收獲:一是年輕人做事情要考慮周全,像簽合同這樣的事情不要拉不下面子,要寫明責權利以及違約賠償方式;二是只要有一線的機會就要勇于去嘗試,哪怕你只能通過一封email、一條短信去跟別人溝通、交流,也不要放棄。
而勇于嘗試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正是很多傳奇人生的開始,其中也許包括你喲!
2007年,我們單位主辦的一個IT信息業的高峰論壇定在重慶召開,我也是會議籌備組一員。舉辦論壇的主要商業模式是收費演講,為了讓論壇的內容更豐富,同時也是為了能夠有更多的收入,單位領導鼓勵大家群策群力,發揮個人力量,盡量多地“賣”出時段。當時,我作為一個剛正式工作一年多的“小桿子”,沒有什么人脈資源,但是又非常想證明自己,做點什么。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上網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譚智:要把分眾傳媒變成一個IT公司》,內容是說時任分眾傳媒總裁、框架傳媒董事長譚智表示,框架將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更加關注IT技術的運用等,并表示自己是一個“IT人”。這篇文章給我了很大的啟示。此前,分眾給我兩個印象:1.分眾是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有一個傳奇董事長和很多錢;2.分眾的主營業務就是在電梯里放廣告相框,與IT決無半點關系。而現在,分眾也要進軍IT產業了!于是,我想能不能邀請分眾高層,也就是自稱“IT人”的譚智來參會呢。
說干就干。通過某種渠道,我得到了譚智先生的email地址。于是我言辭懇切地寫了一封電郵,內容分為三部分:1.我關注到譚總最近的言論,了解到分眾想要做IT公司,這個思路令人耳目一新;2.我們的論壇層次非常高,很多IT界大佬都參與過,十分適合分眾新的角色定位;3.如果譚總能夠來最好,不能夠來的話也希望今后能夠有合作的機會。這封一千多字的信我寫了倆小時,可以說是字斟句酌,然后就發送出去了。
也不知道是我誠懇的態度打動了譚智,還是他真的覺得論壇很符合分眾的定位。沒兩天,分眾旗下的框架傳媒公關部就打來電話,說譚總想在論壇做演講,并詢問了論壇背景、內容以及收費方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后,雙方確定,框架支付一筆費用,論壇為譚總提供半小時的演講時段,隨后草簽了合同,并商定費用在論壇結束后支付。
“只要簽了合同,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是水到渠成了。”我心里挺高興,忙著跟框架那邊確定譚總的演講內容和行程安排,好為他安排酒店住宿和接送車輛。框架公關部的人告訴我,譚總確定在論壇開幕當天上午抵達,下午參加論壇并發表演講,短暫住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便離開重慶,并留給我他的手機號。
一切都是那么順利。
論壇如期開幕了。前一夜,我為組織論壇現場的展覽徹夜未眠,開幕式當天,又被領導安排做大會的“場技”。雖然很累,我心里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特別是想到自己的客戶要來了。這時候,手機振動響起,號碼是框架公關部的陳小姐。我想一定是譚總起飛了,她來通知一下,沒事的,大奔已經去機場了。可是接下來陳小姐的一番話卻讓我足足愣了5秒鐘:“秦先生非常對不起,譚總因為突發的身體原因,不能參加你們的會議了。”“……可是,我們這里都安排好了,連會議正式的日程都發布了,你們怎么不早點說?”“我也是剛剛得到通知的。對不起,譚總還有其他會議也不能參加了,我還要繼續通知,后續問題我的同事會和你溝通的。再見。”
開會當天臨時有人不來,現場日程板都來不及改,這無疑會對論壇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造成很不好的影響。重慶的六月非常悶熱,而那一剎那,我分明感受到了絲絲寒意,卻只能硬著頭皮跟領導匯報這一變故。雖然在那一次會議上,我在其他方面的工作都完成得很好,但是這件事卻給剛剛參加的我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會后,我和框架傳媒公關部的人就此事進行了磋商,本來這是框架完全意義上的違約,但是因為經驗不足,合同中并沒有寫明違約的相關事項,幾經交涉之后,對方支付20%的費用了事。
這時的我如釋重負,給譚智發了一條短信表示慰問,譚總倒也很爽快地回信,說他問題不大,對于沒有能夠參加會議表示遺憾。
寫到這里,這個故事就完了。通過這件事情,我得到了的兩點收獲:一是年輕人做事情要考慮周全,像簽合同這樣的事情不要拉不下面子,要寫明責權利以及違約賠償方式;二是只要有一線的機會就要勇于去嘗試,哪怕你只能通過一封email、一條短信去跟別人溝通、交流,也不要放棄。
而勇于嘗試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正是很多傳奇人生的開始,其中也許包括你喲!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kanjingcai/archive/2009/04/09/1432717.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秦磊:被分众CEO“忽悠”往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wd 命令编写
- 下一篇: SilverLight简介和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