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Compose 、kotlin、flutter 移动端跨平台的未来。
此篇文章主要討論移動端-跨平臺技術:
你是否掌握了大部分Android開發需要的知識點呢?
你是否完整的看完過一本Android基礎入門的書呢?
你的技術棧是否還是片面的一角?
- Kotlin Multiplatform Mobile ?
- jetpack 中的 Compose Multiplatform ?
- 還是使用Dart 的 flutter ?
- 還是選擇html的方式 RN/Cordova /等……??
1、html肯定沒人會選,就像用eclipse開發一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2、如果你不會kotlin,可以選擇flutter學一下Dart。
3、但是如果你會kotlin,建議不要再學Dart了。掌握了kotlin這種先進的現代編程語言之后,再去學Dart會覺得很難受。Dart在kotlin面前就是個非常落后的語言,各種不支持。雖然也在持續優化迭代,但是和kotlin比就差的太遠了。如果你不會kotlin,一直在用Java或者js開發,學一下Dart也可以的。
Android技術日新月異,新技術層出不窮。一直在維護老項目的人已經很難再繼續干Android開發了。都2021年了,竟然有的人還在維護eclipse項目,不得不夸獎你一下。
面試時發現很多人的技術棧非常的窄,吸收新技術的能力非常差,學習能力幾乎沒有。
垃圾都不是一天練成的,很多大廠里的優秀人員都升職加薪或者經朋友內推,總是有更適合自己的位置,在市場上流浪的,像boss直聘中搜到的,又或者拉鉤、脈脈上給你投簡歷的,都是一群在大環境下,養成的螻蟻。。 很多公司的初面恰恰都被這類 螻蟻 擋著。初面都是一對一,你不符合 螻蟻們 的口味你根本沒機會見到第二個人。。
甚至很多面試被HR過濾掉: 你都結婚了?你都有孩子?你的簡歷直接進回收站了。
甚至被前臺過濾掉: 出來面試都不打扮一下的嗎?不打理頭發?襯衫都是褶皺,也不熨一下衣服?
跟你聊聊職業規劃人生理想,說一說你前公司的三個優點,再說一下它的三個缺點,好,回去等通知吧。你都沒機會見到技術。這種事常有,因為你被Office Lady給pass了。
咱們接著說正事
對比一下KMM 與 Flutter 的基本思路差異
與 Flutter 這種框架的思想相反,KMM 是用一套語言生成多個平臺特定的字節碼,所有的翻譯工作由 kotlinc 或 kotlin-nativec 編譯器來執行,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從上到下』,而 Flutter 的思想是『從下到上』,這也決定了兩種框架適用的場景,Flutter 就適合繪制 UI,而 KMM 則是更適合與 UI 無關的邏輯代碼,比如:Model 層,網絡請求、數據解析、建模等
成本差異
體積:
使用 Flutter 需要在 App 包內部增加兩個引擎:
一個是 Flutter 的渲染引擎,該引擎使用 C/C++ 開發,直接調用 OpenGL/Skia 的 API 進行繪制,從而擺脫 iOS
的 UIKit 以及 Android 的 View 組件直接渲染成需要的樣式,從保證樣式高度統一
另一個是 Dart 語言的 Runtime,用于解析并運行 Dart 語言編譯的 Bundle
這兩者減小了開發者的適配成本,但增大了 APP 的包體積(其他類似的跨平臺框架,如:React Native 等,也會內置
JavaScript Core 或 V8 引擎)
KMM 針對不同平臺生成不同的二進制依賴包,根本上還是調用了 Android、iOS 的原生 API,并不會內置引擎這類文件,對 App
的體積影響相對較小,同時也保證了性能
技術棧:
Flutter 使用 Dart 開發,無論是 Web 開發者,還是原生 App
開發者,都需要抽時間去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理解新的開發模式,雖然 Dart 與 JavaScript、Java 有著類似之處,且開發形式和
React 相近,但仍有一定學習門檻
Kotlin 已經成為 Google 官方主推的 Android
開發語言(https://developer.android.google.cn/kotlin/first),且由于 Kotlin 與
Java 交互非常方便,目前大部分 Android 開發者已經完全切換到 Kotlin 來進行 App
開發,很多與平臺無關的工具類、算法、數據模型可以直接利用 KMM 實現跨平臺,與 Flutter 相比,至少 Android
開發者的門檻要求幾乎為零;
風險點:
眾所周知,App Store 對 App 的審核一直都是極為嚴格的,JSPatch、React Native
等框架的使用都有過審核被拒的情況,從某種角度來看,Flutter 與 Swift UI 在一定程度上目標相似,且繞開 iOS SDK 的
UIKit,Apple 雖沒有明確對 Flutter 表態,但按照 Apple 的風格,Flutter 在未來仍存在一定的被拒風險
KMM 會將 Kotlin 代碼編譯為標準的 Apple Framework,在不引入其他第三方庫的情況下,不存在調用高風險 API
的情況,故對 App Store 審核的影響較小,風險較低 適用場景:
由于 Flutter 采用類似 3D 游戲的渲染理念,統一了界面渲染引擎,利用 Dart
可以高度保證雙端樣式和交互邏輯一致,且幾乎不存在界面適配問題,完全抹平了 TextView 和 UILabel 這類控件之間的差異,所以
Flutter 適合于界面構建
而 KMM 并不適合 UI,雙端的組件,生命周期、API 差異都比較大,KMM 在技術上可以實現功能,但相當于寫了兩份代碼,失去了意義;
這里翻譯一把官方的建議:
| 業務邏輯層 | 推薦 |
| 平臺數據訪問 | 可選,但需要調用平臺特定的代碼,行為可以共享 |
| 前端交互(輸入、通信等) | 可選,可以考慮使用 MVI(Model-View-Intent,MVP 模式的衍生) 進行解耦,共享控制層代碼 |
| UI(包括動畫、轉場等) | 強烈不推薦,應該使用平臺特定的代碼 |
跑一個 KMM Demo
需要的工具:
- Android Studio(4.2 版本以上,需要安裝 KMM 插件)
- Xcode(最新即可)
- JDK(8 及以上)
其他參考資料:
Kotlin 官網環境配置文檔:https://kotlinlang.org/docs/mobile/setup.html
KMM 插件:https://plugins.jetbrains.com/plugin/14936-kotlin-multiplatform-mobile
安裝完需要的工具、插件以后,打開 Android Studio,新建一個項目,即可選擇新建 KMM 工程
完成基本信息填寫以后,可以選擇是否使用 Cocoapods 來進行依賴 iOS 平臺的依賴管理,如果不需要就選成『Regular Framework』
注意: 使用 KMM Plugin 建立的工程,會默認使用 Kotlin(.kts 文件)的形式來進行 Gradle 配置,另外,其新建的 iOS 工程,也默認使用 Swift UI 進行開發,且這兩項不可以配置,如果需要使用 Groovy,或者使用傳統的 iOS UI 開發形式,需要以集成的形式來新建 KMM Module
工程創建完成后,在 Android Studio 頂部工具欄中,即可選擇在 Android 或 iOS 設備(含模擬器)上運行。
https://github.com/Pangu-Immortal
KMM 工程文件結構
最后附上由 KMM 插件建立的 KMM 工程,默認的文件目錄結構說明
├── androidApp # 實際 Android APP Module ├── build.gradle.kts # 工程根 Gradle 配置 ├── gradle ├── gradle.properties ├── gradlew ├── gradlew.bat ├── iosApp # 實際的 iOS 工程根目錄 ├── local.properties ├── settings.gradle.kts └── shared # KMM 模塊代碼目錄├── build.gradle.kts # KMM 模塊 Gradle 配置(依賴、插件、構建 Task、cinterop 等配置)└── src # 內部模塊形式都為 Gradle 工程 Module├── androidMain # Android 差異化代碼,最終生成 AAR├── commonMain # 共享模塊 API 代碼├── iosMain # iOS 差異化代碼,└── nativeInterop # 默認不會創建,用來存放 *.def 文件,描述與 C/C++ 代碼,或 Apple Framework 交互時,構建 klib 的配置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对比Compose 、kotlin、flutter 移动端跨平台的未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11 限制反射,如何破解
- 下一篇: Android12 Jetpack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