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Intent机制详解
什么是Intent
 
 
 ?Intent 是一個將要執行的動作的抽象描述,一般來說是作為參數來使用,由Intent來協助完成android各個組件之間的通訊。比如說調用startActivity()來啟動一個activity,或者由broadcaseIntent()來傳遞給所有感興趣的BroadcaseReceiver, 再或者由startService()/bindservice()來啟動一個后臺的service.所以可以看出來,intent主要是用來啟動其他的activity 或者service,所以可以將intent理解成activity之間的粘合劑。
 
 
 
Android的三個基本組件——Activity,Service和Broadcast Receiver——都是通過Intent機制激活的,不同類型的組件有不同的傳遞Intent方式:
 
 
1.2 要啟動一個新的Service,或者向一個已有的Service傳遞新的指令,調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或者調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將調用此方法的上下文對象與Service綁定。
 
 
Intent一旦發出,Android都會準確找到相匹配的一個或多個Activity,Service或者BroadcastReceiver作響應。所以,不同類型的Intent消息不會出現重疊,即Broadcast的Intent消息只會發送給BroadcastReceiver,而決不會發送給Activity或者Service。由startActivity()傳遞的消息也只會發給Activity,由startService()傳遞的Intent只會發送給Service。
 
 
Intent的構成
 
 要在不同的activity之間傳遞數據,就要在intent中包含相應的內容,一般來說數據中最基本的應該包括:
 
 Action:用來指明要實施的動作是什么,比如說ACTION_VIEW, ACTION_EDIT等。具體的可以查閱android SDK-> reference中的Android.content.intent類,里面的constants中定義了所有的action。
 
 
 當日常生活中,描述一個意愿或愿望的時候,總是有一個動詞在其中。比如:我想做?三個俯臥撐;我要看?一部x片;我要寫?一部血淚史,之類云云。在Intent中,Action就是描述看、做、寫等動作的,當你指明了一個Action,執行者就會依照這個動作的指示,接受相關輸入,表現對應行為,產生符合的輸出。在Intent類中,定義了一批量的動作,比如ACTION_VIEW,ACTION_PICK?,之類的,基本涵蓋了常用動作,整一個降龍十八掌全集。
 
 
 
一些常用的Action:
 
 ACTION_CALL activity 啟動一個電話.
 ACTION_EDIT activity 顯示用戶編輯的數據.
 ACTION_MAIN activity 作為Task中第一個Activity啟動
 ACTION_SYNC activity 同步手機與數據服務器上的數據.
 ACTION_BATTERY_LOW broadcast receiver 電池電量過低警告.
 ACTION_HEADSET_PLUG broadcast receiver 插拔耳機警告
 ACTION_SCREEN_ON broadcast receiver 屏幕變亮警告.
 ACTION_TIMEZONE_CHANGED broadcast receiver 改變時區警告.
 
 
Data: 要事實的具體的數據,一般由一個Uri變量來表示
Category:一個字符串,包含了關于處理該intent的組件的種類的信息。一個intent對象可以有任意個category。intent類定義了許多category常數.
 addCategory()方法為一個intent對象增加一個category,
 removeCategory刪除一個category,
 getCategories()獲取intent所有的category.
 
 
Type:顯式指定Intent的數據類型(MIME)(多用途互聯網郵件擴展,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比如,一個組件是可以顯示圖片數據的而不能播放聲音文件。很多情況下,data類型可在URI中找到,比如content:開頭的URI,表明數據由設備上的content provider提供。但是通過設置這個屬性,可以強制采用顯式指定的類型而不再進行推導。
 
 
MIME類型有2種形式:
 
 1.1? 單個記錄的格式: vnd.android.cursor.item/vnd.yourcompanyname.contenttype,如:content://com.example.transportationprovider/trains/122(一條列車信息的uri)的MIME類型是vnd.android.cursor.item/vnd.example.rail
 
 
 
1.2 多個記錄的格式:vnd.android.cursor.dir/vnd.yourcompanyname.contenttype,如:content://com.example.transportationprovider/trains (所有列車信息)的MIME類型是vnd.android.cursor.dir/vnd.example.rail
 
 
component:指定Intent的目標組件的類名稱。通常 Android會根據Intent 中包含的其它屬性的信息,比如action、data/type、category進行查找,最終找到一個與之匹配的目標組件。但是,如果 component這個屬性有指定的話,將直接使用它指定的組件,而不再執行上述查找過程。指定了這個屬性以后,Intent的其它所有屬性都是可選的。例如:
Intent it = new Intent(Activity.Main.this, Activity2.class); startActivity(it);
startActivity(it);
 
 
extras:附加信息,例如ACTION_TIMEZONE_CHANGED的intent有一個"time-zone"附加信息來指明新的時區,而ACTION_HEADSET_PLUG有一個“state”附加信息來指示耳機是被插入還是被拔出。intent對象有一系列put...()和set...()方法來設定和獲取附加信息。 這些方法和Bundle對象很像。事實上附加信息可以使用putExtras()和getExtras()作為Bundle來讀和寫。例如:
 
 
//用Bundle傳遞數據 Intent it = new Intent(Activity.Main.this, Activity2.class); Bundle bundle=new Bundle(); bundle.putString("name", "This is from MainActivity!"); it.putExtras(bundle); startActivity(it); //獲得數據 Bundle bundle=getIntent().getExtras(); String name=bundle.getString("name");
 
 
intent的解析:
在應用中,我們可以以兩種形式來使用Intent:
 
 1.1 顯式Intent:指定了component屬性的Intent(調用setComponent(ComponentName)或者setClass(Context, Class)來指定)。通過指定具體的組件類,通知應用啟動對應的組件。
 2.2 隱式Intent:沒有指定comonent屬性的Intent。這些Intent需要包含足夠的信息,這樣系統才能根據這些信息,在在所有的可用組件中,確定滿足此Intent的組件。
 對于直接Intent,Android不需要去做解析,因為目標組件已經很明確,Android需要解析的是那些間接Intent,通過解析將 Intent映射給可以處理此Intent的Activity、Service或Broadcast Receiver。
 
 
 
 
 
 下面,以Android SDK中的便箋例子來說明,Intent如何定義及如何被解析。這個應用可以讓用戶瀏覽便箋列表、查看每一個便箋的詳細信息。
 
 Manifest.xml
 ?
 
 例子中的第一個Activity 是com.google.android.notepad.NotesList,它是應用的主入口,提供了三個功能,分別由三個 intent-filter進行描述:
 ? ?? ???1、第一個是進入便箋應用的頂級入口(action為android.app.action.MAIN)。類型為android.app.category.LAUNCHER表明這個Activity將在Launcher中列出。
 ? ?? ???2、第二個是,當type為vnd.android.cursor.dir/vnd.google.note(保存便箋記錄的目錄) 時,可以查看可用的便箋(action為android.app.action.VIEW),或者讓用戶選擇一個便箋并返回給調用者(action為 android.app.action.PICK)。
 ? ?? ???3、第三個是,當type為vnd.android.cursor.item/vnd.google.note時,返回給調用者一個用戶選擇的便箋(action為android.app.action.GET_CONTENT),而用戶卻不需要知道便箋從哪里讀取的。 有了這些功能,下面的Intent就會被解析到NotesList這個activity:
 
 ? ? * { action=android.app.action.MAIN }:與此Intent匹配的Activity,將會被當作進入應用的頂級入口。?
 
 ? ? * { action=android.app.action.MAIN, category=android.app.category.LAUNCHER }:這是目前Launcher實際使用的 Intent,用于生成Launcher的頂級列表。?
 
 ? ? * { action=android.app.action.VIEW data=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 }:顯示"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下的所有便箋的列表,使用者可以遍歷列表,并且察看某便箋的詳細信息。?
 
 ? ? * { action=android.app.action.PICK data=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 }:顯示"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下的便箋列表,讓用戶可以在列表中選擇一個,然后將選擇的便箋的 URL返回給調用者。?
 
 ? ? * { action=android.app.action.GET_CONTENT type=vnd.android.cursor.item/vnd.google.note }:和 上面的action為pick的Intent類似,不同的是這個Intent允許調用者(在這里指要調用NotesList的某個Activity)指定 它們需要返回的數據類型,系統會根據這個數據類型查找合適的 Activity(在這里系統會找到NotesList這個Activity),供用戶選擇便箋。?
 
 
 ? ?? ???第二個Activity是com.google.android.notepad.NoteEditor,它為用戶顯示一條便箋,并且允許 用戶修改這個便箋。它定義了兩個intent-filter,所以具有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當數據類型為 vnd.android.cursor.item/vnd.google.note時,允許用戶查看和修改一個便簽(action為 android.app.action.VIEW和android.app.action.EDIT)。第二個功能是,當數據類型為 vnd.android.cursor.dir/vnd.google.note,為調用者顯示一個新建便箋的界面,并將新建的便箋插 入到便箋列表中(action為android.app.action.INSERT)。
 
 ? ?? ?有了這兩個功能,下面的Intent就會被解析到NoteEditor這個activity:
 
 ? ? * { action=android.app.action.VIEW data=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ID} } :向用戶顯示標識為 ID的便箋。
 
 ? ? * { action=android.app.action.EDIT data=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ID} }:允許用戶編輯標識為ID的便箋。?
 
 ? ? * { action=android.app.action.INSERT data=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 }:在“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這個便箋列表中創建一個新的空便箋,并允許用 戶編輯這個便簽。當用戶保存這個便箋后,這個新便箋的URI將會返回給調用者。?
 
 
 ? ?? ???最后一個Activity是com.google.android.notepad.TitleEditor,它允許用戶編輯便箋的標題。它可以被實現為 一個應用可以直接調用(在Intent中明確設置component屬性)的類,不過這里我們將為你提供一個在現有的數據上發布可選操作的方法。在這個 Activity的唯一的intent-filter中,擁有一個私有的action: com.google.android.notepad.action.EDIT_TITLE,表明允許用戶編輯便箋的標題。和前面的view和edit 動作一樣,調用這個Intent 的時候,也必須指定具體的便箋(type為vnd.android.cursor.item/vnd.google.note)。不同的是,這里顯示和編 輯的只是便箋數據中的標題。
 ? ?? ?除了支持缺省類別(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標題編輯器還支持另外兩個標準類別: android.intent.category.ALTERNATIVE和 android.intent.category.SELECTED_ALTERNATIVE。實現了這兩個類別之后,其它 Activity就可以調用queryIntentActivityOptions(ComponentName, Intent[], Intent, int)查詢這個Activity提供的action,而不需要了解它的具體實現;或者調用addIntentOptions(int, int, ComponentName, Intent[], Intent, int, Menu.Item[])建立動態菜單。需要說明的是,在這個intent-filter中有一個明確的名稱(通過android:label= "@string/resolve_title"指定),在用戶瀏覽數據的時候,如果這個Activity是數據的一個可選操作,指定明確的名稱可以為用 戶提供一個更好控制界面。
 ? ?? ?有了這個功能,下面的Intent就會被解析到TitleEditor這個Activity:
 
 ? ? * { action=com.google.android.notepad.action.EDIT_TITLE data=content://com.google.provider.NotePad/notes/{ID} }:顯示并且允許用戶編輯標識為ID的便箋的標題。
 
 
 Intent解析機制
 
 Intent解析機制主要是通過查找已注冊在AndroidManifest.xml中的所有<intent-filter>及其中定義的Intent,通過PackageManager(注:PackageManager能夠得到當前設備上所安裝的
 application package的信息)來查找能處理這個Intent的component。在這個解析過程中,Android是通過Intent的action、type、category這三個屬性來進行判斷的,判斷方法如下:
 1.1? 如果Intent指明定了action,則目標組件的IntentFilter的action列表中就必須包含有這個action,否則不能匹配;
 1.2? 如果Intent沒有提供type,系統將從data中得到數據類型。和action一樣,目標組件的數據類型列表中必須包含Intent的數據類型,否則不能匹配。
 1.3? 如果Intent中的數據不是content:類型的URI,而且Intent也沒有明確指定type,將根據Intent中數據的scheme(比如 http:或者mailto:)進行匹配。同上,Intent 的scheme必須出現在目標組件的scheme列表中。
 1.4 如果Intent指定了一個或多個category,這些類別必須全部出現在組建的類別列表中。比如Intent中包含了兩個類別:LAUNCHER_CATEGORY和ALTERNATIVE_CATEGORY,解析得到的目標組件必須至少包含這兩個類別。
 
 
 
 
Intent是不同組件之間相互通訊的紐帶,封裝了不同組件之間通訊的條件。Intent本身是定義為一個類別(Class),一個Intent對象表達一個目的(Goal)或期望(Expectation),敘述其所期望的服務或動作、與動作有關的數據等。Android則根據此Intent對象之敘述,負責配對,找出相配的組件,然后將 Intent對象傳遞給所找到的組件,Android的媒婆任務就完成了。
?
 在Google Doc中是這樣描述Intent的(摘自Android中文翻譯組)
 當接收到ContentResolver發出的請求后,內容提供者被激活。而其它三種組件──activity、服務和廣播接收器被一種叫做intent的異步消息所激活。intent是一個保存著消息內容的Intent對 象。對于activity和服務來說,它指明了請求的操作名稱以及作為操作對象的數據的URI和其它一些信息。比如說,它可以承載對一個activity 的請求,讓它為用戶顯示一張圖片,或者讓用戶編輯一些文本。而對于廣播接收器而言,Intent對象指明了聲明的行為。比如,它可以對所有感興趣的對象聲 明照相按鈕被按下。
 對于每種組件來說,激活的方法是不同的:
 1.通過傳遞一個Intent對象至 Context.startActivity()或Activity.startActivityForResult()以載入(或指定新工作給)一個activity。相應的activity可以通過調用 getIntent() 方法來查看激活它的intent。Android通過調用activity的onNewIntent()方法來傳遞給它繼發的intent。
一個activity經常啟動了下一個。如果它期望它所啟動的那個activity返回一個結果,它會以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來取代startActivity()。比如說,如果它啟動了另外一個activity以使用戶挑選一張照片,它也許想知道哪張照片被選中了。結果將會被封裝在一個Intent對象中,并傳遞給發出調用的activity的onActivityResult() 方法。
2.通過傳遞一個Intent對象至Context.startService()將啟動一個服務(或給予正在運行的服務以一個新的指令)。Android調用服務的onStart()方法并將Intent對象傳遞給它。
與此類似,一個Intent可以被調用組件傳遞給 Context.bindService()以獲取一個正在運行的目標服務的連接。這個服務會經由onBind() 方法的調用獲取這個Intent對象(如果服務尚未啟動,bindService()會先啟動它)。比如說,一個activity可以連接至前述的音樂回放服務,并提供給用戶一個可操作的(用戶界面)以對回放進行控制。這個activity可以調用 bindService() 來建立連接,然后調用服務中定義的對象來影響回放。
3.應用程序可以憑借將Intent對象傳遞給 Context.sendBroadcast() ,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 以及Context.sendStickyBroadcast()和其它類似方法來產生一個廣播。Android會調用所有對此廣播有興趣的廣播接收器的 onReceive()方法將intent傳遞給它們。
?
Intent對象包含的內容
在Intent類的Java源代碼中定義了Intent相關內容的變量,如下:
[java]?view plaincopy
 1.componentName(組件名稱),指定Intent的目標組件的類名稱。組件名稱是可選的,如果填寫,Intent對象會發送給指定組件名稱的組件,否則也可以通過其他Intent信息定位到適合的組件。組件名稱是個ComponentName類型的對象。
 用法:
?
[java]?view plaincopy
[java]?view plaincopy
Intent類中也包含一個初始化ComponentName的構造函數:?
[java]?view plaincopy
?
2.action(動作),指定Intent的執行動作,比如調用撥打電話組件。?
[java]?view plaincopy
?
3.data(數據),起到表示數據和數據MIME類型的作用。不同的action是和不同的data類型配套的,通過設置data的Uri來獲得。?
[java]?view plaincopy
比如調用撥打電話組件:
[java]?view plaincopy
?
4.category(類別),被執行動作的附加信息。例如應用的啟動Activity在intent-filter中設置category。
[xhtml]?view plaincopy
?
5.extras(附加信息),為處理Intent組件提供附加的信息。可通過putXX()和getXX()方法存取信息;也可以通過創建Bundle對象,再通過putExtras()和getExtras()方法來存取。?
?
6.flags(標記),指示Android如何啟動目標Activity,設置方法為調用Intent的setFlags方法。常用的Flags參數有:
 FLAG_ACTIVITY_CLEAR_TOP
 FLAG_ACTIVITY_NEW_TASK
 FLAG_ACTIVITY_NO_HISTORY
 FLAG_ACTIVITY_SINGLE_TOP??
?
Intent的投遞
 1.顯式方式。直接設置目標組件的ComponentName,用于一個應用內部的消息傳遞,比如啟動另一個Activity或者一個services。
 通過Intent的setComponent和setClass來制定目標組件的ComponentName。
?
 2.隱式方式。ComponentName為空,用于調用其他應用中的組件。需要包含足夠的信息,這樣系統才能根據這些信息使用intent filter在所有的組件中過濾action、data或者category來匹配目標組件。可參考Android中Activity組件詳解(5.Activity的Intent Filter)
 如果Intent指明定了action,則目標組件的IntentFilter的action列表中就必須包含有這個action,否則不能匹配;
 如果Intent沒有提供type,系統將從data中得到數據類型。和action一樣,目標組件的數據類型列表中必須包含Intent的數據類型,否則不能匹配;
 如果Intent中的數據不是content: 類型的URI,而且Intent也沒有明確指定它的type,將根據Intent中數據的scheme (比如 http: 或者mailto: ) 進行匹配。同上,Intent 的scheme必須出現在目標組件的scheme列表中;
 如果Intent指定了一個或多個category,這些類別必須全部出現在組建的類別列表中。比如 Intent中包含了兩個類別:LAUNCHER_CATEGORY 和 ALTERNATIVE_CATEGORY,解析得到的目標組件必須至少包含這兩個類別。
?
Intent調用常見系統組件?
[java]?view plaincopy
 
 
轉自:http://blog.csdn.net/t12x3456/article/details/7688154 ?
? ? ? ? ? ??http://blog.csdn.net/zuolongsnail/article/details/6574211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ndroid Intent机制详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动画AlphaAnima
 - 下一篇: Android控件的继承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