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zip和dict详解
一.zip函數:接受任意多個(包括0個和1個)序列作為參數,返回一個tuple列表。
1.示例1:
x = [1, 2, 3]y = [4, 5, 6]z = [7, 8, 9]xyz = zip(x, y, z)print xyz運行的結果是:
[(1, 4, 7), (2, 5, 8), (3, 6, 9)]
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zip函數的基本運作方式。
2.示例2:
x = [1, 2, 3] y = [4, 5, 6, 7] xy = zip(x, y) print xy運行的結果是:
[(1, 4), (2, 5), (3, 6)]
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zip函數的長度處理方式。
3.示例3:
x = [1, 2, 3] x = zip(x) print x運行的結果是:
[(1,), (2,), (3,)]
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zip函數在只有一個參數時運作的方式。
4.示例4:
x = zip() print x運行的結果是:
[]
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zip函數在沒有參數時運作的方式。
5.示例5:
x = [1, 2, 3]y = [4, 5, 6]z = [7, 8, 9]xyz = zip(x, y, z)u = zip(*xyz)print u運行的結果是:
[(1, 2, 3), (4, 5, 6), (7, 8, 9)]
一般認為這是一個unzip的過程,它的運行機制是這樣的:
在運行zip(*xyz)之前,xyz的值是:[(1, 4, 7), (2, 5, 8), (3, 6, 9)]
那么,zip(*xyz) 等價于 zip((1, 4, 7), (2, 5, 8), (3, 6, 9))
所以,運行結果是:[(1, 2, 3), (4, 5, 6), (7, 8, 9)]
注:在函數調用中使用*list/tuple的方式表示將list/tuple分開,作為位置參數傳遞給對應函數(前提是對應函數支持不定個數的位置參數)
6.示例6:
x = [1, 2, 3] r = zip(* [x] * 3) print r運行的結果是:
[(1, 1, 1), (2, 2, 2), (3, 3, 3)]
它的運行機制是這樣的:
[x]生成一個列表的列表,它只有一個元素x
[x] * 3生成一個列表的列表,它有3個元素,[x, x, x]
zip(* [x] * 3)的意思就明確了,zip(x, x, x)
?
二、dict操作
1、使用zip創建字典
?key = 'abcde'
value = range(1, 6)
dict(zip(key, value))
2、使用items()來遍歷字典
for key,value in d.items():
3.使用get, pop來獲取/刪除key
首先,dict[key] 與 delete dict[key]也可以獲取/刪除key。但是key不存在時,會引發?KeyError?異常。為了避免引發異常可以使用帶defaut參數的get和pop函數
- get(key[, default])
如果key在字典中,返回對應的value, 否則返回default。所以從來不會引發異常。 - pop(key[, default])
如果default未設置,則如果key不在字典中,刪除key將引發異常。使用時加上default。
4、dict(dict1, **dict2)合并兩個字典
合并兩個字典可以先把兩個字典分成key-value對,再連接兩個key-value對,生成新的字典。即?dict(dict1.items()+dict2.items())?,不過效率有些低。
使用效率更高的?dict(dict1, **dict2)?連接兩個字典。如果dict1與dict2含有相同的key,那么dict2的value會覆蓋dict1
5、使用keys()和values()獲取關鍵詞和值
d.keys()
d.values()
6、使用update()更新字典,與4的dict(dict1, **dict2)效果一樣,如果dict1與dict2含有相同的key,那么dict2的value會覆蓋dict1
1 dict1 = {"a" : "apple", "b" : "banana"} 2 print(dict1) 3 dict2 = {"c" : "grape", "d" : "orange"} 4 dict1.update(dict2) 5 print(dict1) View Code輸出:
{'a': 'apple', 'b': 'banana'}
{'c': 'grape', 'a': 'apple', 'b': 'banana', 'd': 'orange'}
7、使用sorted排序
#按照key排序print(sorted(dict1.items(), key=lambda d: d[0]))
#按照value排序
print(sorted(dict1.items(), key=lambda d: d[1]))
8、使用setdefault設置默認值
dict = {}
dict.setdefault("a")
9、pop()和clear()刪除
1 d={"a":1,"b":2,"c":3} 2 print(d) 3 #輸出 4 #{"a":1,"b":2,"c":3} 5 6 d1=d.pop("a") #d1=1 7 print(d) 8 #輸出 9 #{"b":2,"c":3} 10 11 d2=d.pop("f",100) #d2=100 12 print(d) 13 #輸出 14 #{"b":2,"c":3} View Coded.clear() #將字典d清空
print(d) ?#輸出{}
10、使用fromkeys() 函數用于創建一個新字典,以序列seq中元素做字典的鍵,value為字典所有鍵對應的初始值。
1 seq={'name','age','score'} 2 d=dict.fromkeys(seq,100) 3 print(d) 4 #輸出 5 #{'name': 100, 'age': 100, 'score': 100} View Code11、使用popitems()隨機返回并刪除字典中的一對鍵和值(項)
1 seq={'name','age','score'} 2 d=dict.fromkeys(seq,100) 3 print(d) #輸出:{'age': 100, 'name': 100, 'score': 100} 4 d2=d.popitem() 5 print(d2) #輸出:('age', 100) 6 print(d) #輸出:{'name': 100, 'score': 100} View Code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izhenfeng168/p/6919465.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基础:zip和dict详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第11周仿真作业
- 下一篇: 人工智能对医疗和健康产业的冲击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