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阅读心得(二)
? 第二章中,作者寫到了好的單元測試的標:單元測試應該在最基本的功能/參數上驗證程序的正確性、單元測試必須由最熟悉的人來寫、單元測試過后,機器狀態保持不變、單元測試要快、單元測試應該產生可重復、一致的結果。獨立性——單元測試的運行/通過/失敗不依賴于別的測試,可以人為構造數據,以保持單元測試的獨立性。單元測試應該覆蓋所有代碼路徑,但是100%的代碼覆蓋率并不等同于100%的正確性、單元測試應該集成到自動測試的框架中、單元測試必須和產品代碼一起保存和維護。?
程序要進行單元測試來保證程序的健壯性。
還要進行回歸測試,就是在原版本上運行的測試用例通過的話,在下一版本上再運行時,卻沒有通過,這就是軟件"退化",所以需要進行回歸測試。在新版本上運行所有已經通過的測試用例,來驗證后面的版本沒有出現軟件"退化"的情況。
但是如果是模塊功能發生了變化,那么測試用例也需要修改來測試新的模塊。
程序還要進行效能分析,這個是以前從來沒有了解過的。就是找出程序運行時,哪個函數或方法消耗的時間多,就是程序運行的瓶頸所在,進行效能分析,從而對相應模塊的代碼進行優化。進行效能分析的方法有抽樣和代碼注入,各有優缺點。不過普遍用的是先用抽樣方法找到瓶頸所在,然后對特定模塊的代碼用代碼注入的方法進行詳細分析。還要注意避免沒有做分析就過早進行"效能提高"。
對程序員或者工程師是有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工程師在需求分析和測試上花的時間更多,而在具體編碼中比大學生花的時間少一半多,從學生到職業程序員,以后在寫代碼的時間會少很多,更多是用在分析上。??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panjiawei/p/6713246.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构建之法阅读心得(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ET遇上Docker - 使用Doc
- 下一篇: http知识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