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三个败家子(6)——很黄很暴力的刘禅
無論劉封是否劉備嫡親骨肉,甚至于無論是否另有劉備嫡親骨肉在益州或荊州出現過,但阿斗劉禪并非如《三國演義》中所言是劉備長子這點,卻是不爭的事實。
通過前面分析過的原因我們可以知道,故此不再復表。
看似“憨厚庸人”的劉禪同志,他的青少年時期同樣不是風平浪靜的;因為事實上他非但不是長子,而且并非正室所生——他老娘甘夫人只是個二奶(妾)。
在三國中有類似遭遇的皇帝,無一不是兢兢業業,即使登基后也還心有余悸。比如代漢成魏的曹丕,本來是曹魏的開國君主,按說應該顧及不多。但他在稱帝后還常常感嘆“家兄孝廉,自其分也”,就是說“要是我那官居孝廉的兄長(曹昂,死于宛城之役)在,這皇位便應該他坐”。
而看看歷史,曹昂也只是年長罷了,他老媽劉夫人早死多年,其正室地位早就被曹丕之母卞夫人取代,況且讓當時正室所生的嫡長子曹丕如此擔心;更何況這既非長子,又非嫡出的阿斗劉禪呢?
也許有人會說,你前面提出的劉禪非劉備長子,劉備尚有嫡子在世的說法畢竟只是推斷,沒有真憑實據,甚至應屬于荒謬的瘋話。
那么,我想請大家不要忘記曹丕的另一點擔心“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如果曹沖(字倉舒,曹操寵愛的幼子)還在,這天下也不會是我的)。
有時候老皇帝寵愛皇妃的兒子,是要比皇長子更有資格當皇帝的;自古以來不管什么風,都沒有枕邊風來得直接、來得猛烈、來得無孔不入、殺人于無形當中。
就算是一代仁君劉備家的情況也是這樣。
由于劉禪之母甘夫人早死,而東吳孫夫人又早早“潛逃”回東吳去了。所以不習慣獨具的劉備,便早早的另結新歡;更老當益壯,一下就替劉禪添了兩個官方認可的兄弟——劉永與劉理;同時也為劉禪這自小沒媽的苦孩子,又找了“一些后媽”。而對于劉禪的精神世界而說的,對于親生父親長期征戰在外,從缺少關愛教育的劉禪而言,他同樣缺少父親,一個能教育他、關心他、給他信心的精神上的父親。所以從本質上講,劉禪實則與孤兒無異。
由于劉禪自幼孤苦,所以他的童年情緒在其成年后難免會或自覺或不自覺的找渠道宣泄,宣泄到那些“剝奪”,“減弱”他母愛及父愛的人身上;而劉氏家族中能供其打擊的目標,在劉備死后就只剩下吳皇后、劉永、劉理兄弟等寥寥數人了。
說起劉永、劉理這兩兄弟,尤其是提到劉永,我們倒是真該豎起大拇指夸夸。就某種意義上講,他才是劉備最頂用的兒子。
你問他有什么用?聽過“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句老話嗎?在歷史上,他起到了劉禪想起而起不到的作用——延續了劉備一門幾乎斷絕的香火。
是的,劉備家的香火延續最終要靠這位在《三國志》中毫不起眼的劉永延續,而非蜀漢后主劉禪。
根據孫盛蜀世譜中的記載“璿弟,瑤、琮、瓚、諶、恂、璩六人。蜀敗,諶自殺,馀皆內徙。值永嘉大亂,子孫絕滅。唯永孫玄奔蜀,李雄偽署安樂公以嗣禪后”。
在蜀漢滅亡之后,劉禪的子孫都被遷移到中原,后來趕上永嘉之亂(就是俗稱的‘五胡亂華’,后文介紹,此處擱置不表),劉禪的子孫都被人殺光。只剩下劉永后人(劉理子孫多早死,其幼子劉輯歸晉后便沒有記載)逃回西蜀,被李雄充當為劉禪后人(李雄,盜蜀之人,后文介紹,此處擱置不表)。
也就是說若沒有劉永,可能劉備就要和關羽一樣絕后了(由于劉封是否確為劉備親子無法考證,此處不考慮他的后人)。所以現在姓劉的朋友大可以放心地說自己是劉備后裔,而無須擔心被人抓住把柄,將劉禪這‘昏君祖先’當武器攻擊你了,因為劉禪在官方史料記載中——已經斷子絕孫了。
史上無論那朝那代帝王,對于自己兄弟——也就是那些同樣有著皇位繼承資格的人們,通常只有兩種對待方式可供選擇——要么縱容,要么刻薄。
縱容同族產生的壞例子不少,比如漢朝的吳楚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而刻薄同族產生的壞例子同樣很多,比如曹魏的司馬氏代曹,唐晚期的朱溫代唐。
兩種對待方式都有很大風險,或許你說做到不偏不倚,做到“中庸”就好了。但遺憾的是,中國歷史上還沒有那位帝王在對自己親族的處理問題上曾經做到過不偏不倚,做到“中庸”的。
因為人心,打出娘胎起,就長偏了。
劉禪也是人,而且不單是個人,還是個希望成為皇帝的人。所以對于同父異母的兩個兄弟劉永、劉理,他也會要么縱容、要么刻薄。
而從結果上看,他選擇了刻薄。
根據《三國志·二妃子傳·附劉永傳》記載“初,永憎宦人黃皓,皓既信任用事,譖構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馀年”,陳壽在這里,將罪責一股腦推到了閹人黃皓身上。認為是“皓既信任用事”,才造成“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馀年”的人倫悲劇。
其實,這就好像是你將魚放置在貓的食盤中,貓吃掉魚,而我歸罪于你將魚丟在貓的食盤中一樣。
貓之所以吃魚,并不是因為魚放在它的食盤中,而是因為它天性喜歡吃魚,或者說它祖先世世代代吃魚形成了吃魚的本能。無論你把魚放在那里,只要你控制不到魚,貓最終都會吃了它。但如果你放在它盤子中的是一堆稻草,那就是你強迫它吃,恐怕它也是吃不下的。
黃皓,就好比那個食盤;劉禪就是一只貪嘴的老貓;至于劉永,則是一條魚,而且是一條很腥很臭——很該死的魚。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可你說有錯的究竟是蛋?還是蒼蠅?
在成為皇帝之前,十幾歲的劉禪,他與劉永、劉理,或者說這些孩子的母親——劉備的新近枕邊人們(劉永、劉理為異母所生,但沒有記載究竟為何人)究竟有過怎樣驚心動魄的爭斗呢?能引起后來劉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馀年”的可悲結局,這種“不到黃泉誓不相見”的仇恨,想必不會太小。但因為蜀漢的史籍資料實在少得可憐,詳情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單憑劉禪“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馀年”這股狠勁判斷,恐怕此事件造成的結果同樣不愉快,同樣的非比尋常。因為連劉永、劉理的生母資料——劉備最后那些女人們的資料,都壓根沒有被《三國志》收錄。
若按照吳懿之妹(也就是后來的長樂宮穆皇后)嫁與劉備為妻后生下劉永、劉理兄弟的說法(參照《三國演義》)去判斷,還有一件更恐怖的事情——那就是陳壽以“失其行事,故不為傳”為名,甚至沒在《三國志》中為吳懿立傳。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是否吳懿兄妹,在對劉禪及劉永或劉理的皇位繼承問題上有過激烈斗爭呢?
乃至于在《三國志·鄧張宗楊傳》最后,沒有立傳那些人的簡短記錄中,才能找到關于吳懿的只言片語——“后主世,稍遷至驃騎將軍,假節,封綿竹侯”,一個曾在劉備在世時貴為車騎將軍的吳懿,在劉備死后被后主劉禪稍遷至驃騎將軍記錄便戛然而止,甚至連能夠立傳的歷史資料都沒有流傳下來。恐怖啊,真的只是資料丟失嗎?一個國家能糊涂到把自己國防部部長的資料都丟失了?實在難以想象其中的開始與終結過程。
再從《三國志》中有限的線索推斷。身為驃騎將軍吳懿之妹,貴為蜀漢國母,被封皇后,后來更成為皇太后的吳夫人處境看則顯得更加奇怪。因為《三國志·二妃子傳》中提到這位活著當上國母的人時,竟然只是一筆帶過,介紹語句之少比那早已死掉的甘夫人更有不如。乃至于壓根沒提到過她究竟有沒有生過孩子,劉永、劉理與其究竟有沒有關系。
我們只見《三國志·二妃子傳》中在記錄到“后主即位,尊后為皇太后,稱長樂宮。壹官至車騎將軍,封縣侯”一句時,突然便話鋒一轉,直接就寫“延熙八年,后薨”——“蜀漢皇帝劉禪繼位8年以后,太后死了”。
死了?怎么死的?病死的?老死的?——還是被殺死的?
一個堂堂蜀漢皇太后就這么沒了,而堂堂《三國志》中竟然就只留下這么一句“后薨”;至于他兄長吳懿則連交代都不曾交代,不免令人聯想到吳懿兄妹結局之慘淡。
由于蜀漢歷史極度匱乏,我們不得而知事情的本來面目。但從吳懿兄妹條件允許的遭遇上分析,他們極有可能遭受到類似東漢大將軍何進兄妹那樣的命運——甚至于還有所不如。
無論事情是怎樣發生的,但總之這場政治斗爭的最后勝利者依舊是劉禪,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劉禪決不是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簡單的人物。
至少,他讓某些蜀漢重量級人物——悄無聲息的從三國歷史中蒸發掉了。
posted on 2008-05-27 10:18 cping 閱讀(...) 評論(...) 編輯 收藏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cping1982/archive/2008/05/27/2258019.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第6节 三个败家子(6)——很黄很暴力的刘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读excel文件至DataTable
- 下一篇: 浏览器插件-- Browser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