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 vs Azure] 云计算里AWS和Azure的探究(4)
云計算里AWS和Azure的探究(4)
——Amazon EC2 和 Windows Azure Virtual Machine
?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Azure VM的創建。Azure里面虛擬機的創建跟AWS比就要簡單許多了,配置的東西比較少,創建的過程也相對短一些。
創建虛擬機
首先進入Azure的Management Portal
?
點擊下面的新建按鈕,選擇計算->虛擬機->從庫中創建
?
這里創建的方式和Amazon一樣,也是向導。向導的界面更顯得現代化一點。第一步是選擇操作系統,主要包含Windows Server 2008/2012,OpenLogic CentOS, SUSE Linux和Ubuntu,當然還有BizTalk Server 2013和SQL Server 2012。
?
我們這里選擇Windows Server 2012。下一步是輸入虛擬機的機器名,用戶名在Windows下默認就是Administrator,輸入機器的密碼。最后是選擇實例的類型,也就是超小,小,中,大和超大。我們和AWS一樣選擇中等。
?
接下去是選擇機器的類型,是單獨的虛擬機,還是連接到一個已經存在的虛擬機。在windows azure里面,有一個Cloud Service的概念,一個cloud service有一個公共的dns名字,你可以為每一臺虛擬機創建一個新的cloud service,也可以把多個虛擬機放在同一個cloud service里面,通過負載均衡來訪問。DNS名字是這個cloud service公開的名字,可以用于全局的訪問,當然也必須是唯一的。存儲賬戶可以創建新的,也可以用現存的,它是用于存放虛擬機的系統盤鏡像盤的文件,也就是vhd文件的位置。存儲賬戶的概念我們會在以后比較S3和Azure Storage Account的時候進一步描述。接下來是區域/地緣組/和虛擬網絡。這里有幾個概念,首先區域就是我們之前討論過的Azure的數據中心的區域,主要現在有六個,很快在中國大陸會有第七個。地緣組Affinity Group和AWS里面的Available Zone想類似,也是保證機器在某一個相同的機房里。所不同的是AWS預先定義了所有的AZ,而Azure的AG名字是可以自己定義的,能保證在同一個機房但是不保證在什么位置。最后是虛擬網絡,虛擬網絡是Azure中網絡配置的一個概念,能夠將不同的虛擬機放在不同的子網定義中,還可以通過VPN來構造混合云。所以這里也可以定義把這臺虛擬機放到哪個虛擬網絡中。如果選擇虛擬網絡,還需要選擇相應的子網,選擇區域和地緣組則不需要。如下圖
?
最后一步是創建一個新的地緣組,或者選擇已有的地緣組。這里我們選擇None。
?
最后點擊完成,Azure就會自動幫你創建這臺機器了。這個時候下方會出現創建的狀態,等待10分鐘左右,機器就會自動創建完成。
?
創建完成之后,選中這臺機器,下面就會有各種操作的按鈕,例如連接,啟動,關閉,附加新磁盤,捕獲鏡像,刪除等等。對于連接,啟動,添加新磁盤等我們接下去會討論,而捕獲鏡像我們會在以后的章節中說明。
?
機器
?
首先,第一個按鈕就是連接,當點擊connect的時候,同樣會自動下載一個rdp文件遠程連接服務器,所不同的是由于剛才手工設置了密碼,所以不需要像amaozn一樣通過一個pem文件來解密私鑰。這臺機器的名字是hotcanazuresample.cloudapp.net。azure并沒有通過一個公共ip來設置DNS名字,而是讓用戶自己選了一個dns名字來訪問,這個名字是不會變的,也不需要使用Elastic IP來綁定到這臺服務器上。如果需要用自己的域名,可以直接用一個CName記錄來鏈接到這個自定義的全局dns。
我們可以看到相類似的,右邊也有一個公共的ip,這個公共的ip也可能會出現變化,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域名的a記錄綁定到這個ip。
連接上機器以后,我們同樣來看看這臺機器的硬件配置:
?
類似的,這臺機器是AMD Opteron處理器4171HE,2.1GHz, 3.5G內存。和AWS不同,在存儲上,它有一個30G的系統盤,還有一個134G的臨時存儲的盤,這個臨時存儲的盤可以用于存放一些臨時的數據。千萬要注意,這個盤上的數據不是持久化的,所以如果需要對這個盤上的數據進行持久保存,還需要掛一個新的磁盤上去,而不是放在這個D盤上。
有趣的是,這臺機器還帶一個軟盤和一個光驅,不過這個軟件和光驅怎么用,我就不是很清楚了,莫非要沖到Azure的機房里面去塞光盤?不知道Azure是不是支持這個服務。
?
創建新卷
為了讓系統有持久化的存儲,我們可以點擊管理界面里的Attach按鈕,掛載一塊新的磁盤到Windows上。
?
首先這個vhd文件會自動被放在和這臺機器的系統盤在同一個storage account下面,文件名也會自動生成好,大小可以從1 – 1023GB之間選擇。最后的Host Cache定義了這個磁盤的緩存特性,包括沒有緩存,只讀緩存或者讀寫緩存。默認是沒有,要注意如果那個讀寫緩存,容易導致磁盤上數據的丟失。這是因為如果數據只寫入到磁盤緩存而沒有真正寫到磁盤中的時候,如果恰巧那臺機器所在的物理機出現問題被關機,或者需要升級被關機,這些還沒有寫入的數據就會丟失。但是如果一直不使用緩存,又會出現性能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AWS就做得更好一些,AWS支持設置IOPS來解決磁盤的性能問題,會把磁盤的讀寫分配在不同的存儲設備上,而Azure在這里還不支持。
當創建完磁盤之后,windows里面相應地也會出現新的磁盤,用戶可以直接使用。這里和AWS稍微有點區別的是,在磁盤剛創建好的時候,AWS是offline的,而Azure是直接online的。
?
?
由于F盤存放在storage account里面,所以這些數據是持久耐用的。所有需要的數據都可以放在F盤上。
端點(Endpoint)
在創建Azure虛擬機的時候,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并沒有直接在向導中配置防火墻,這是因為這一步并沒有被直接包含在Azure VM創建向導中,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對這臺機器創建端點,讓外面的機器可以訪問。默認地,Azure為Windows也創建了一個用于遠程連接的3389端口。
我們點擊Endpoint標簽,添加一個新的Endpoint
?
點擊添加Endpoint:
?
這里主要有2個選項,一個是普通的endpoint,另外一個叫負載均衡endpoint,呆會我們會來講解,首先選擇添加端點。這里要輸入名字,選擇協議,定義外部端口和內部端口,我們應為是要打開80端口,所以選擇tcp,內外都是80。
?
點擊完成,當創建完了之后,我們就有了一個80端口可以訪問了。要注意,這里的端點相當于是路由器上的端口映射,有的時候在Windows機器里還需要打開相應的防火墻。
?
負載均衡端點
和AWS不同的是,Azure是使用一個叫做負載均衡端點的東西來實現負載均衡的。但是首先,我們需要在同一個Cloud Service里面創建一臺新的機器。在創建的時候,選擇連接到一個已經存在的虛擬機。
?
我們這里選擇連接到剛才的那臺機器,等待機器創建完成以后,依然是到Endpoint這個tab上去添加一個新的端點。這次我們選擇的是負載均衡端點,選擇剛才的http-80。
?
給這個endpoint再起個名字,是http2,內部端口還是80。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對于load balance endpoint,外部只有一個端口,而內部可以配置不同的端口。但是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負載均衡,和AWS提供的配置比起來,這個負載均衡非常簡單。
?
注意這里有個management portal的小bug,這個負載均衡的名字不要和剛才的負載均衡名字相同,否則會創建不出來,也不報錯。
我們打開endpoint的屬性,可以看到這是一個load balance的endpoint,虛擬機有2臺,包括了我剛才創建的兩臺機器,而在整體的界面上,也有Load-Balanced = Yes的顯示。
?
?
在Azure上創建虛擬機的配置和AWS大體相同,向導更簡單一些,也更易用一些。但是提供的功能局限,尤其是Load balance,在使用和配置上非常簡單。如果對于通常的使用基本足夠,但是要配置高級的LB,還顯得遠遠不足。當然Azure的虛擬機現在還在preview階段,希望在正式發布的時候,LB的功能可以獲得增強。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icheng/p/3538477.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WS vs Azure] 云计算里AWS和Azure的探究(4)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entos7 - mysql 5.5.
- 下一篇: Json学习总结(1)——Java和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