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两分钱
最近讀到一篇英語文章,名叫 《Don’t add your 2 cents》,初一看對這個標題有些困惑,心想這是什么意思啊?后來讀完文章內容,不僅學會了一個新的英語習慣用語,還收獲一個很有啟發的故事。
原意
先來了解下這個習慣用語的背景。
在維基百科的解釋里 "My two cents" 或者說它的完整版 "Put my two cents in" 是一個美語的習慣表達,它用在表達一個人的試探性建議場景下。大概表達的感覺就是,我的建議或意見也就值兩分錢,微不足道,你聽聽就可以了,以表明建議者的禮貌與謙卑,以期減少這種有爭議的意見對被建議人的心理沖擊。
放在中文語境下,大概就是這樣一些表達:“以我之淺見,你也許這樣會...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說出來大家參考參考...”,都是表達一種小心翼翼提出不同意見的方式。
這本是一種讓人更容易接受建議的語言技巧,但對于不同角色的人,特別是像老板這樣的角色,其效果也許就變了味。
場景
我們看看公司里常見的一種方案匯報或評審場景,老板也許會參與其中。
員工:
過去幾周我們已經做了大量調研和設計,完成了我們新的某某方案...啪啦啪啦講一堆,最后大家看看還有什么建議或意見。
其他人:
象征性的提點意見,最后大家都等著聽老板的意見或者說拍板。
老板:
恩,不錯,我喜歡。你們的工作做得很好,但是我覺著這里,這里,這里還可以這樣、這樣...完善修改下。
再具體完善下這個場景,假如我們匯報或評審的是一個產品方案,老板也許會說:思路不錯,但可以再參考下某個競品的某某細節。再嘗試下某種新的方向探索。如果是一個設計方案,老板也許會說:整體感覺不錯,也許這個字體可以再大一點,那邊的紅色可以再淺一點,等等。
如果是技術方案呢?恩,產品和設計方案一般可以靠常識性知識來判斷,但技術方案不是,它需要專門的知識,所以技術方案老板就很少參與。但就怕老板是有技術背景的,好多年前也是做技術的。
所有這些意見或建議,其實就是 “老板的兩分錢”,老板也和任何人一樣,不過是在嘗試表達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淺見,以期作為參考。但是因為老板的角色不同于其他人,他的 “兩分錢” 容易被員工解讀成命令,需要被高效執行,使命必達。
最后,老板的 “兩分錢” 也許無意間就被放大成了團隊的 “好幾萬”。
反思
從意見本身來說,老板的意見并不一定優于任何人的,畢竟老板也不是萬能的,區分只是身份。
如果有朝一日你成了老板,你的意見或看法將不再是僅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或看法。在各種正式的匯報或評審會上,你得小心無意發表你自認為的 “兩分錢” 個人意見或看法,但這并不代表老板在這樣的場合就無法發表意見了。
一種更好的適合老板的表達方式,也許是用疑問句來替代陳述句,因為老板的陳述句容易被解讀成祈使句。用提問題來代替意見、看法或建議,把自己內心的疑惑與問題拋給原始方案的提出人(團隊),他們才是需要去找到答案,執行過程并獲得最好結果的人。
作為老板,你不需要對所有事情都給出意見或看法,僅僅是因為你能夠。
作為老板,你自己偏好的答案也許并不重要,畢竟術業有專攻。
但如果老板認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并不僅僅是 “兩分錢”,那就堅決直接的說出來,這就不再是建議而是命令,這就是老板做出的決策,并需要承擔決策的成本與后果。
...
任何人,也許都可能不是不同層面的老板,不是嗎?
寫點文字,畫點畫兒,記錄成長瞬間。
微信公眾號「瞬息之間」,既然遇見,不如同行。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mindwind/p/7828396.html
總結
- 上一篇: asp.net 图片 上传 打水印 高质
- 下一篇: ftp模式 503、227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