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年纪小,追风逐浪没烦恼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遥想当年年纪小,追风逐浪没烦恼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97年大學畢業,鬼迷心竅就要去那個國企,因為工作沒有落實好,跟家歇了得有3個月
開始特別開心,后來越歇心越虛。
終于熬到上班的日子,每天倒茶喝水看演出不亦樂乎。發工資的時候傻了——才400
用25元買了張月票,150交家用,還剩9張月票錢過一個月。
那時候老公同學一個月600元。他第一次以男朋友的身份上我家吃飯,一次吃了三碗米飯,把剩下的菜湯也拌飯吃了。最后還告訴我爸,吃了個差不多。
事后,老爸找我深談了一次,主題是警告我,你倆這么點錢,將來可能都不夠老公同學吃飯!
他上班和我同一路車,都在長安街延長線上,比我遠幾站地。
當時國貿往東還是一片“不毛之地”,他周末下班來找我一起回媽媽家。都是從始發站八王墳上車,因為我從中途上車是肯定沒有坐的,所以我們都是出門約好時間,我在公交路牌下面等著。遠遠地,看見一輛車上面探出來了大半個身子,大喊著:這輛,這輛,快上這輛……然后我上去,他把位子讓給我。因為他沒有月票,不敢輕易下車。
有一年下大雪,fif和老公沒商量好,結果我在車站的雪地里差點化成了“望夫雪人”,回來大哭了一場……現在想起來,那時候居然過的那么單純,連煩惱都是那么簡單……
記得一次轟動京城的著名演出是我們公司做的。到還差一個星期演出的情況下,辦公室還仍著10張120元的票沒人拿(那時候公司就這樣,別說120,就是500、700的票有時候也散落著沒人要),我觀察了一下形勢,估計確實不會有人拿了,就偷偷琢磨著和老公到首體給賣掉。我們一去就被票販子團團圍住,最后終于有一個40多歲,看上去還算憨厚的票販子給我們留了呼機號碼,約定周末的時候去公主墳交易。這個人自稱姓李,后來被我和老公簡稱為李票。
我記得我們故意選了公主墳當時林立的通訊商店的門口,一來謹防他帶人搶我們,二來趁人多,交易完了趕緊跑。呵呵,感覺整個跟×××交易似的。其實后來想想,人家還是挺有職業道德的,不但如數給了錢,還坦蕩地要求下次交易。呵呵,倒是我倆顯得緊張過度,賊眉鼠眼的。
為了拿這個錢,我們專門開了一個存折,看著存折上面的1200元的數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我們第一筆存款。而且,居然是這么來的。
總得拿這個錢干點什么吧?先取了100,到首體門前當年的一個我垂涎以久的韓式餐館那里點了拌飯和冷面??墒?#xff0c;這也太對不起我們掙的那么多錢了吧,得來點橫(四聲)菜。我于是點了一道生拌牛肉,好像是三十多一盤,不為別的,就因為它貴!
一頓飯吃了70多塊錢啊,這是我們回北京以后吃的最貴的一次,吃完了感覺并不怎么好,并且連著好幾天食欲不振,可能跟吃了生肉有關系◎!#¥◎#¥¥%%¥%¥()×()※×(¥%◎¥#◎
還剩20多塊,干什么呢?老公帶我溜達到了當時紅極一時的白石橋“實華開”網吧。那時候沒去過網吧,就跟現在沒去過酒吧一樣不時尚。我們去了,好像十幾塊錢一個小時,我們舍不得,買了半個小時,老公還要了一扎啤酒(在網吧里喝啤酒,真傻),給我要了一杯茶,坐到了一臺機器前面。去那里呢?其實我倆單位都可以上網。先是進了各自的郵箱看了看,啥也沒有,用了10分鐘。剩下的二十分鐘,去新浪聊天室看了看平時的聊友,生怕過點了人家多收錢,慌慌張張地出來了。下午陽光明媚,我和老公手拉手在街上瞎晃,酒足飯飽,又過了一把精神食糧的癮,感覺生活真美好。
半年以后我在那家國企實在待不下去了
要說這娛樂圈的國企氣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錢少我不在乎,誰讓咱喜歡這行呢。關鍵是我們部門經理——一個有婦之夫一到下午就把另一個部門的MM帶到我們辦公室嘀嘀咕咕地調情,還一個躺在另一個的腿上,辦公室里就我一個人,大冬天的,讓我躲到哪里去啊?
剛好一個同學要從一個公司出來,領導要求必須找一個人頂替,他推薦了我
理由是那個公司離我家步行只要5分鐘,我毫不猶豫就去了
這一去,我在這個圈子里干到現在……
新公司第一個月開支是集團的會計到公司一個秘密的小屋子里面發現金
我本來排在前面,可是不知為什么,每次到我了都特別不自信,總覺得會計的名單里不會有我,于是讓了一個又一個人進去
直到身邊沒人了,自己溜進去,報了名字,看見會計挨個翻著信封,心里一直咚咚咚地跳,有個聲音一直不停地說:有我嗎?沒有吧?有嗎?沒有吧?
忽然會計拿了一個出來說,簽字吧
我簽了,跑到洗手間數了一遍——1800!!!狂喜啊!因為我不懂得面試,什么要求都沒提,人家給我的是承接的我同學以前的薪資數量,我從來沒敢問過。趕緊塞到錢包里面去,天!居然合不上?(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現在裝3000都合的上,當時1800確實合不上,大概那時候的人民幣的紙厚吧)
燒啊,燒啊,燒死了,這么多錢怎么花啊?
得的瑟的瑟!
請老爸老媽吃飯!——找了一個比較像樣的飯館兒,下了班讓他們直接過去,點了老爸喜歡的烤鴨,花了140多元,給錢的時候故意把裝了1800的錢包拿出來翻了翻,找出200放桌子上,奇怪老爸老媽一點笑臉也沒有,走的時候扔了倆字:“燒包!”就騎著自行車提著打包剩菜回去了。
由于我比較努力加上新公司處于上升階段,每個月除了1800還能有點獎金什么的。開始只有幾百塊獎金,但對于我來說,已經足夠在老公面前顯擺的了
這時候我們不都坐一塊錢的公共汽車了,間或坐坐長安街上3塊錢的小公共。記得還是一年冬天,fif和老公擠在小公共最后一排看著路邊一個個新樓盤暢想未來:覺得兩個人要是加起來能到6000塊,就足可以貸款買月供3000塊的房子了
末了,看著公共汽車站烏洋烏洋等大公共的凍得dei(一聲)dei而不肯上小公共的人,fif和老公依偎在小公共上覺得特別幸福,甚至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唉,看來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們,還是很多的呀……
——這個場景我一直都記著,一直記著……
7、8年一晃就過去了,前兩天和老公去看電影,在新東安的電影院剛剛購完票一轉身,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壓低嗓子說:“電影票要么,外企的電影券,可以比售票處便宜十塊錢?!蹦锹曇羰煜さ米屛液屠瞎蛄艘粋€激靈。我們對視了一眼,同時又望了望那個票販子——竟然是李票!
雖然過了8年,我們還是一下子就認出了他。李票老了,兩鬢已經斑白,連胡子茬都有零星白點了。忽然間,如電影般恍若隔世的情景都浮現了上來……大雪天里的車站,公主墳通訊市場,生拌牛肉,實華開,烤鴨,小公共上的憧憬……
想起一首歌:“遙想當年年紀小,追風逐浪沒煩惱……”
                        
                        
                        開始特別開心,后來越歇心越虛。
終于熬到上班的日子,每天倒茶喝水看演出不亦樂乎。發工資的時候傻了——才400
用25元買了張月票,150交家用,還剩9張月票錢過一個月。
那時候老公同學一個月600元。他第一次以男朋友的身份上我家吃飯,一次吃了三碗米飯,把剩下的菜湯也拌飯吃了。最后還告訴我爸,吃了個差不多。
事后,老爸找我深談了一次,主題是警告我,你倆這么點錢,將來可能都不夠老公同學吃飯!
他上班和我同一路車,都在長安街延長線上,比我遠幾站地。
當時國貿往東還是一片“不毛之地”,他周末下班來找我一起回媽媽家。都是從始發站八王墳上車,因為我從中途上車是肯定沒有坐的,所以我們都是出門約好時間,我在公交路牌下面等著。遠遠地,看見一輛車上面探出來了大半個身子,大喊著:這輛,這輛,快上這輛……然后我上去,他把位子讓給我。因為他沒有月票,不敢輕易下車。
有一年下大雪,fif和老公沒商量好,結果我在車站的雪地里差點化成了“望夫雪人”,回來大哭了一場……現在想起來,那時候居然過的那么單純,連煩惱都是那么簡單……
記得一次轟動京城的著名演出是我們公司做的。到還差一個星期演出的情況下,辦公室還仍著10張120元的票沒人拿(那時候公司就這樣,別說120,就是500、700的票有時候也散落著沒人要),我觀察了一下形勢,估計確實不會有人拿了,就偷偷琢磨著和老公到首體給賣掉。我們一去就被票販子團團圍住,最后終于有一個40多歲,看上去還算憨厚的票販子給我們留了呼機號碼,約定周末的時候去公主墳交易。這個人自稱姓李,后來被我和老公簡稱為李票。
我記得我們故意選了公主墳當時林立的通訊商店的門口,一來謹防他帶人搶我們,二來趁人多,交易完了趕緊跑。呵呵,感覺整個跟×××交易似的。其實后來想想,人家還是挺有職業道德的,不但如數給了錢,還坦蕩地要求下次交易。呵呵,倒是我倆顯得緊張過度,賊眉鼠眼的。
為了拿這個錢,我們專門開了一個存折,看著存折上面的1200元的數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我們第一筆存款。而且,居然是這么來的。
總得拿這個錢干點什么吧?先取了100,到首體門前當年的一個我垂涎以久的韓式餐館那里點了拌飯和冷面??墒?#xff0c;這也太對不起我們掙的那么多錢了吧,得來點橫(四聲)菜。我于是點了一道生拌牛肉,好像是三十多一盤,不為別的,就因為它貴!
一頓飯吃了70多塊錢啊,這是我們回北京以后吃的最貴的一次,吃完了感覺并不怎么好,并且連著好幾天食欲不振,可能跟吃了生肉有關系◎!#¥◎#¥¥%%¥%¥()×()※×(¥%◎¥#◎
還剩20多塊,干什么呢?老公帶我溜達到了當時紅極一時的白石橋“實華開”網吧。那時候沒去過網吧,就跟現在沒去過酒吧一樣不時尚。我們去了,好像十幾塊錢一個小時,我們舍不得,買了半個小時,老公還要了一扎啤酒(在網吧里喝啤酒,真傻),給我要了一杯茶,坐到了一臺機器前面。去那里呢?其實我倆單位都可以上網。先是進了各自的郵箱看了看,啥也沒有,用了10分鐘。剩下的二十分鐘,去新浪聊天室看了看平時的聊友,生怕過點了人家多收錢,慌慌張張地出來了。下午陽光明媚,我和老公手拉手在街上瞎晃,酒足飯飽,又過了一把精神食糧的癮,感覺生活真美好。
半年以后我在那家國企實在待不下去了
要說這娛樂圈的國企氣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錢少我不在乎,誰讓咱喜歡這行呢。關鍵是我們部門經理——一個有婦之夫一到下午就把另一個部門的MM帶到我們辦公室嘀嘀咕咕地調情,還一個躺在另一個的腿上,辦公室里就我一個人,大冬天的,讓我躲到哪里去啊?
剛好一個同學要從一個公司出來,領導要求必須找一個人頂替,他推薦了我
理由是那個公司離我家步行只要5分鐘,我毫不猶豫就去了
這一去,我在這個圈子里干到現在……
新公司第一個月開支是集團的會計到公司一個秘密的小屋子里面發現金
我本來排在前面,可是不知為什么,每次到我了都特別不自信,總覺得會計的名單里不會有我,于是讓了一個又一個人進去
直到身邊沒人了,自己溜進去,報了名字,看見會計挨個翻著信封,心里一直咚咚咚地跳,有個聲音一直不停地說:有我嗎?沒有吧?有嗎?沒有吧?
忽然會計拿了一個出來說,簽字吧
我簽了,跑到洗手間數了一遍——1800!!!狂喜啊!因為我不懂得面試,什么要求都沒提,人家給我的是承接的我同學以前的薪資數量,我從來沒敢問過。趕緊塞到錢包里面去,天!居然合不上?(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現在裝3000都合的上,當時1800確實合不上,大概那時候的人民幣的紙厚吧)
燒啊,燒啊,燒死了,這么多錢怎么花啊?
得的瑟的瑟!
請老爸老媽吃飯!——找了一個比較像樣的飯館兒,下了班讓他們直接過去,點了老爸喜歡的烤鴨,花了140多元,給錢的時候故意把裝了1800的錢包拿出來翻了翻,找出200放桌子上,奇怪老爸老媽一點笑臉也沒有,走的時候扔了倆字:“燒包!”就騎著自行車提著打包剩菜回去了。
由于我比較努力加上新公司處于上升階段,每個月除了1800還能有點獎金什么的。開始只有幾百塊獎金,但對于我來說,已經足夠在老公面前顯擺的了
這時候我們不都坐一塊錢的公共汽車了,間或坐坐長安街上3塊錢的小公共。記得還是一年冬天,fif和老公擠在小公共最后一排看著路邊一個個新樓盤暢想未來:覺得兩個人要是加起來能到6000塊,就足可以貸款買月供3000塊的房子了
末了,看著公共汽車站烏洋烏洋等大公共的凍得dei(一聲)dei而不肯上小公共的人,fif和老公依偎在小公共上覺得特別幸福,甚至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唉,看來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們,還是很多的呀……
——這個場景我一直都記著,一直記著……
7、8年一晃就過去了,前兩天和老公去看電影,在新東安的電影院剛剛購完票一轉身,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壓低嗓子說:“電影票要么,外企的電影券,可以比售票處便宜十塊錢?!蹦锹曇羰煜さ米屛液屠瞎蛄艘粋€激靈。我們對視了一眼,同時又望了望那個票販子——竟然是李票!
雖然過了8年,我們還是一下子就認出了他。李票老了,兩鬢已經斑白,連胡子茬都有零星白點了。忽然間,如電影般恍若隔世的情景都浮現了上來……大雪天里的車站,公主墳通訊市場,生拌牛肉,實華開,烤鴨,小公共上的憧憬……
想起一首歌:“遙想當年年紀小,追風逐浪沒煩惱……”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fif2006/10769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遥想当年年纪小,追风逐浪没烦恼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eb Form中的Datagrid的自
- 下一篇: 让系统通过域用户自动打补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