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的发展历史-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并发的发展历史-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批處理操作系統的運行方式:在輸入室收集全部的作業,然后用一臺比較便宜的計算機把它們讀取到磁帶上。然后把磁帶輸入到計算機,計算機通過讀取磁帶的指令來進行運算,最后把結果輸出磁帶上。批處理操作系統的好處在于,計算機會一直處于運算狀態,合理的利用了計算機資源。(運行流程如下圖所示)
?a: 程序員把卡片拿到1401機?
b: 1401機把批處理作業讀到磁帶上?
c: 操作員把輸入磁帶送到熬7094機
d: 7094機進行計算
e: 操作員把輸出磁帶送到1401機
f:1401機打印輸出
批處理操作系統雖然能夠解決計算機的空閑問題,但是當某一個作業因為等待磁盤或者其他I/O操作而暫停時,那CPU就只能阻塞直到該I/O完成,對于CPU操作密集型的程序,I/O操作相對較少,因此浪費的時間也很少。但是對于I/O操作較多的場景來說,CPU的資源是屬于嚴重浪費的。?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并发的发展历史-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并发的发展历史-真空管和穿孔打卡
- 下一篇: 并发的发展历史-集成电路和多道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