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对比
單例模式和工廠模式
實際業務代碼中,通常會把工廠類設計為單例。
策略模式和工廠模式
1、工廠模式包含工廠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廠模式是創建型模式,策略模式屬于行為型模式。
2、工廠模式主要目的是封裝好創建邏輯,策略模式接收工廠創建好的對象,從而實現不同的行為。
策略模式和委派模式
1、策略模式是委派模式內部的一種實現形式,策略模式關注的結果是否能相互替代。
2、委派模式更關注分發和調度的過程。
模板方法模式和工廠方法模式
工廠方法是模板方法的一種特殊實現。
對于工廠方法模式的create()方法而言,相當于只有一個步驟的模板方法模式。這一個步驟交給子類去實現。而模板方法呢,將needHomework()方法和checkHomework()方法交給子類實現,needHomework()方法和checkHomework()方法又屬于父類的某一個步驟且不可變更。
模板方法模式和策略模式
1、模板方法和策略模式都有封裝算法。
2、策略模式是使不同算法可以相互替換,且不影響客戶端應用層的使用。
3、模板方法是針對定義一個算法的流程,將一些有細微差異的部分交給子類實現。
4、模板方法模式不能改變算法流程,策略模式可以改變算法流程且可替換。策略模式通常用來代替if...else...等條件分支語句。
1、WechatPay、JDPay、AliPay 是交給用戶選擇且相互替代解決方案。而JdbcTemplate下面的子類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2、策略模式中的queryBalance()方法雖然在pay()方法中也有調用,但是這個邏輯只是出于程序健壯性考慮。用戶完全可以自主調用queryBalance()方法。而模板方法模式中的mapRow()方法一定要在獲得ResultSet 之后方可調用,否則沒有意義。
裝飾者模式和靜態代理模式
1、裝飾者模式關注點在于給對象動態添加方法,而代理更加注重控制對對象的訪問。
2、代理模式通常會在代理類中創建被代理對象的實例,而裝飾者模式通常把被裝飾者作為構造參數。
裝飾者和代理者雖然都持有對方引用,但邏輯處理重心是不一樣的。
裝飾者模式和適配器模式
1、裝飾者模式和適配器模式都是屬于包裝器模式(Wrapper Pattern)。
2、裝飾者模式可以實現被裝飾者與相同的接口或者繼承被裝飾者作為它的子類,而適配器和被適配者可以實現不同的接口。
裝飾者和適配器都是對SiginService 的包裝和擴展,屬于裝飾器模式的實現形式。但是裝飾者需要滿足OOP 的is-a 關系,我們也講過煎餅的例子,不管如何包裝都有共同的父類。而適配器主要解決兼容問題,不一定要統一父類,上圖中LoginAdapter 和RegistAdapter 就是兼容不同功能的兩個類,但RegistForQQAdapter 需要注冊后自動登錄,因此既繼承了RegistAdpter 又繼承了LoginAdapter。
適配器模式和靜態代理模式
適配器可以結合靜態代理來實現,保存被適配對象的引用,但不是唯一的實現方式。
適配器模式和策略模式
在適配業務復雜的情況下,利用策略模式優化動態適配邏輯。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设计模式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对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观察者模式的优缺点
- 下一篇: Spring 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