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流程控制详解
一、順序結構
指代碼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來依次編譯運行的
二、分支結構
1.判斷結構
if(邏輯值){
 代碼塊;
 }
 執行順序:先執行邏輯值,如果邏輯值為true,則執行代碼塊;反之則不執行
 注意:如果if中的代碼塊只有1句話,那么可以省略{}不寫
if(邏輯值){
 Code1;
 } else {
 Code2;
 }
 執行順序:先執行邏輯值,如果邏輯值為true,那么執行Code1;反之執行Code2。
if(邏輯值1){
 Code1;
 } else if(邏輯值2){]
 Code2;
 }
 …
 else {
 Code;
 }
 執行順序:先執行邏輯值1,如果邏輯值1為true,則執行Code1;反之則執行邏輯值2,如果邏輯值2為true,則執行Code2;反之則順次繼續往下執行
2. 選擇結構
switch(選擇){
 case 選項1:Code1;break;
 case 選項2:Code2;break;
 …
 }
 switch()中需要一個選項,選項只能是byte/short/char/int,從JDK1.7開始,允許使用String
 如果每一個case之后都有break,case順序不影響結果
 如果有一個或者多個case之后沒有break,那么這個時候case之間的順序影響結果
3. 循環結構
用于完成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重復的操作
 while(邏輯值){
 Code;
 }
 執行順序:
 
定義一個循環,需要三個要素:定義一個變量來控制次數,利用判斷條件決定循環結束;在循環過程中需要改變變量
 do{
 Code;
 } while(邏輯值);
 
 注意:無論條件是否滿足,do-while的循環體必然至少執行一次。
for(定義循環變量; 控制條件; 改變循環變量){
 Code;
 }
 
習慣上如果變化不規律或者次數不確定一般使用while循環;如果變化規律或者是次數固定,一般是用for循環
求1-10的和 — for循環
int sum = 0;
 for(int i = 1; i <= 10; i++){
 sum += i;
 }
從控制臺獲取一個大于10的奇數
Scanner s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nextInt();
 // 使用while循環
 while(n < 10 || n % 2 == 0){
 n = s.nextInt();
 }
 // 使用for循環
 for(; n < 10 || n % 2 == 0; n = s.nextInt()){
 }
break:用于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表示結束當前的一層結構
continue:只能用于循環結構,表示跳過本次循環繼續下次循環(只能跳過一層循環)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AVA流程控制详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面试】JAVA中交换值的三种方式
- 下一篇: 【小题目】 输出分数对应的等级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