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路(蓝桥杯)
問題描述
1 2 -1
2 3 -1
3 1 2 樣例輸出 -1
-2 數(shù)據(jù)規(guī)模與約定
給定一個n個頂點,m條邊的有向圖(其中某些邊權(quán)可能為負,但保證沒有負環(huán))。請你計算從1號點到其他點的最短路(頂點從1到n編號)。
輸入格式第一行兩個整數(shù)n, m。
接下來的m行,每行有三個整數(shù)u, v, l,表示u到v有一條長度為l的邊。
輸出格式 共n-1行,第i行表示1號點到i+1號點的最短路。 樣例輸入 3 31 2 -1
2 3 -1
3 1 2 樣例輸出 -1
-2 數(shù)據(jù)規(guī)模與約定
對于10%的數(shù)據(jù),n = 2,m = 2。
對于30%的數(shù)據(jù),n <= 5,m <= 10。
對于100%的數(shù)據(jù),1 <= n <= 20000,1 <= m <= 200000,-10000 <= l <= 10000,保證從任意頂點都能到達其他所有頂點。
是有向圖,可以用鏈式前向星保存數(shù)據(jù)。 #include <stdio.h> #include <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 200200 int inf=1<<30;int dis[L]; //保存每個節(jié)點到起點的位置 int vis[L]; //保存節(jié)點是否還在棧內(nèi) int head[L]; //保存邊 struct stu{int x,y,w,next; }e[L];void bb1(int k) {queue<int>q; //創(chuàng)建隊列 dis[k]=0;vis[k]=1;q.push(k); //入隊 while(!q.empty()) //隊列不為空時 {int u,v;u=q.front(); //獲取隊頂元素 q.pop(); //彈出隊頂元素 vis[u]=0; //出隊后還可重復入隊 for(int i=head[u];i!=-1;i=e[i].next) //從當前點找與它相連的點 {v=e[i].y;if(dis[v]>dis[u]+e[i].w&&!vis[v]) // 小于當前值就更新 {dis[v]=dis[u]+e[i].w;q.push(v); //入隊 vis[v]=1; //防止隊內(nèi)有相同的兩個節(jié)點 }}} }int main() {int n,m,x,y,w;scanf("%d%d",&n,&m);for(int i=1;i<=n;i++){//數(shù)組賦初值 dis[i]=inf;vis[i]=0;head[i]=-1;}for(int i=0;i<m;i++){scanf("%d%d%d",&x,&y,&w);//把起點終點權(quán)值保存進結(jié)構(gòu)體數(shù)組 e[i].x=x;e[i].y=y;e[i].w=w;//// e[i].next=head[x];head[x]=i;// 這里一開始可能有點難理解 /*起點 終點 權(quán)值 1 2 -11 3 61 4 71 5 -8把這幾組數(shù)據(jù)帶入寫出來,結(jié)合bb1()數(shù)組中for循環(huán)就能看出來e[i].next和head[]數(shù)組的作用了 */ //// }bb1(1); //從起點開始找,和BFS寬搜有點像 for(int i=2;i<=n;i++){printf("%d\n",dis[i]);}return 0; }?
?
?
?
轉(zhuǎn)載于:https://www.cnblogs.com/xzxj/p/6665353.html
總結(jié)
- 上一篇: 深入分析 Java 方法反射的实现原理
- 下一篇: 第一天作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