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ST负载均衡
PVST(以下內容截自我的cisco筆記)
既然不能玩RSTP,MST那就拼命的玩PVST吧....我想笑,可是確實笑不出來!
配置幾個實例,練練手藝,這年頭在家里賣功夫都比搞IT的強喲! 一天挑磚也能挑上百塊錢的,你說,是不是比搞IT強....費話不說了,繼續努力ing...
有多條鏈路時,為了不讓配置變得太復雜,我們可以使用端口聚合技術. 一來實現鏈路負載二來實現線路冗余.好處多多. 開工!
實現1:將多個端口進行聚合!
實現2:
將這個圖改一下,這樣看更清楚.....
####在真實設備上使用etherchannel跟模擬器上的命令是有區別的。詳見后面的Etherchannel詳解。
我們來分析一下:
vlan 1的數據要跑在SW1---SW2---SW3,那就表示在VLAN 1 里生成樹會阻塞掉SW1的P2口或是Sw3的P2口.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根肯定為Sw2,至于指定端口肯定是Sw1的P2或是SW3的P2. OK,實現很簡單我只需要強制SW2為根就行了。為了安全起見,我把SW3做為備用根。這樣以來,阻塞的一定是SW1的P2口。
驗證的結果,在我的掌握之中。。。。。
實現3:(在模擬器, 看VLAN信息需要使用show vlan-switch.....真是麻煩,這樣搞會把我的命令弄亂的。。。
###這里,因為要設置各個VLAN的生成樹,所以他們VLAN間需要通信,為此,我們需要使用Trunk
如何設置trunk?在這里提供一個例子:(我們需要在SW1,SW2,SW3上都啟用trunk) 分析:Vlan 10的數據走SW2---SW3---SW1,很明顯,SW3為Vlan 10里的根橋,在這里了保險起見,我使用SW1為備份根橋。
將SW3設置為VLAN 10里的根
將SW1設置為VLAN 10的備份根
SW2的P1口在VLAN 10里一定是被邏輯阻塞的,不再接收vlan 10的BPDU
實現4:Vlan 100里的數據走SW3--SW1--SW2,ok,很明了,SW1為Vlan 100里的根。SW2作為VLAN 100里的備份根。
設置Vlan 100里的根
設置vlan 100里的備份根。
驗證:看SW3的P3是否被阻止掉了 實驗最后:
在vlan 1里,生成樹的根為SW2,備份根為SW3
在vlan 10里,生成樹的根為SW3,備份根為SW1
在vlan 100,生成樹的根為SW1,備份根為SW2
每個vlan跑的路徑都是不一樣的,這樣做到了負載均衡,并且做到了生成樹冗余,還最大的利到了帶寬。 實驗總結一下:
使用PVST的好處:可以做到負載均衡,生成樹冗余,鏈路冗余等。
使用PVST的壞處:每個交換機都要維護多個生成樹實例,你覺得這樣好嗎?如果交換網絡中有1000個Vlan,估計交換機的能性就有可能跟不上,還就是網絡帶寬,1000個生成樹所占的帶寬也不是少數啊。 對于PVST的壞處,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答案是使用MST多生成樹。。。不過很郁悶的是,模擬器做不了。。。要不然,我還真想體驗一下。
既然不能玩RSTP,MST那就拼命的玩PVST吧....我想笑,可是確實笑不出來!
配置幾個實例,練練手藝,這年頭在家里賣功夫都比搞IT的強喲! 一天挑磚也能挑上百塊錢的,你說,是不是比搞IT強....費話不說了,繼續努力ing...
有多條鏈路時,為了不讓配置變得太復雜,我們可以使用端口聚合技術. 一來實現鏈路負載二來實現線路冗余.好處多多. 開工!
實現1:將多個端口進行聚合!
實現2:
將這個圖改一下,這樣看更清楚.....
####在真實設備上使用etherchannel跟模擬器上的命令是有區別的。詳見后面的Etherchannel詳解。
我們來分析一下:
vlan 1的數據要跑在SW1---SW2---SW3,那就表示在VLAN 1 里生成樹會阻塞掉SW1的P2口或是Sw3的P2口.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根肯定為Sw2,至于指定端口肯定是Sw1的P2或是SW3的P2. OK,實現很簡單我只需要強制SW2為根就行了。為了安全起見,我把SW3做為備用根。這樣以來,阻塞的一定是SW1的P2口。
驗證的結果,在我的掌握之中。。。。。
實現3:(在模擬器, 看VLAN信息需要使用show vlan-switch.....真是麻煩,這樣搞會把我的命令弄亂的。。。
###這里,因為要設置各個VLAN的生成樹,所以他們VLAN間需要通信,為此,我們需要使用Trunk
如何設置trunk?在這里提供一個例子:(我們需要在SW1,SW2,SW3上都啟用trunk) 分析:Vlan 10的數據走SW2---SW3---SW1,很明顯,SW3為Vlan 10里的根橋,在這里了保險起見,我使用SW1為備份根橋。
將SW3設置為VLAN 10里的根
將SW1設置為VLAN 10的備份根
SW2的P1口在VLAN 10里一定是被邏輯阻塞的,不再接收vlan 10的BPDU
實現4:Vlan 100里的數據走SW3--SW1--SW2,ok,很明了,SW1為Vlan 100里的根。SW2作為VLAN 100里的備份根。
設置Vlan 100里的根
設置vlan 100里的備份根。
驗證:看SW3的P3是否被阻止掉了 實驗最后:
在vlan 1里,生成樹的根為SW2,備份根為SW3
在vlan 10里,生成樹的根為SW3,備份根為SW1
在vlan 100,生成樹的根為SW1,備份根為SW2
每個vlan跑的路徑都是不一樣的,這樣做到了負載均衡,并且做到了生成樹冗余,還最大的利到了帶寬。 實驗總結一下:
使用PVST的好處:可以做到負載均衡,生成樹冗余,鏈路冗余等。
使用PVST的壞處:每個交換機都要維護多個生成樹實例,你覺得這樣好嗎?如果交換網絡中有1000個Vlan,估計交換機的能性就有可能跟不上,還就是網絡帶寬,1000個生成樹所占的帶寬也不是少數啊。 對于PVST的壞處,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答案是使用MST多生成樹。。。不過很郁悶的是,模擬器做不了。。。要不然,我還真想體驗一下。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myhat/212728
總結
- 上一篇: Silverlight中枚举并加载客户端
- 下一篇: 规范HTML页的几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