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互联网常识(持续更新)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編碼:
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就是一本字典,有128個數,約定每個數對應一個字符,專門用于編碼英文字符,每個字符對應一個字節,一個字節8位小數,每位小數都是二進制,只能為0或1,第一位為0Unicode(Universal Character Set Transformation Format–8-bit),是一本更厚的字典,約定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的符號都可以用一個數字表示UTF-8(Universal Character Set Transformation Format–8-bit),約定的一種映射規則(當然還有其他規則如:UTF-16),將世界上任何一種符號與數字相互轉換應用: 記事本如果不改用UTF-8編碼,出現中文的時候會出現亂碼但如果改成了UTF-8,可能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錯誤,具體見廖雪峰git專欄下的一篇內容(目前我還沒遇到),解決方法:建議下載Visual Studio Code代替記事本 參考: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896043488029600/896827951938304
https://csfreebird.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8570015
https://blog.csdn.net/hezh1994/article/details/78899683 服務器:一臺24小時運行的電腦,但比普通電腦的性能更高
自己的電腦可以變成服務器但是因為構造不同,導致性能不同,各種性能條件可能沒有真正的服務器那么好相對應的就是客戶端,自己的電腦就是客戶端參考鏈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54170584667824788.html mysql讀法:有人直接sql,有人sequel,為structured english query language 結構性英語查詢語言的簡寫
mysql 是一個和 php 合作的比較好的數據庫名字數據庫有很多種,mysql是其中的一種,為關系型數據庫,對應的是非關系型數據庫關系型數據庫中數據以表格形式出現,每行為一種記錄名稱,行列組成一個表單(數據表),所有數據表組成數據庫(database)php語言中操作數據庫數據的類型全部是大寫參考鏈接:https://blog.csdn.net/Oriental_/article/details/104753399 http & https: 用戶和服務器傳輸數據的協議
npm是包管理器,package.json是項目的描述文件
npm install 將package.json文件中的所有dependencies字段的包下載下來
npm run <scripts中的字段>是運行npm_modules中的包
scf:騰訊云函數,serverless cloud function
bootstrap是一種前端框架
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分發網絡,用于將資源發送到離用戶更近的網絡結點。CDN的本質上是將媒體資源,動靜態圖片,HTML,CSS,JS等等內容緩存到距離你更近的IDC,從而讓用戶進行共享資源,實現縮減站點間的響應時間等等需求,而網游加速器的本質則是通過建立高帶寬機房,架設多節點服務器來為用戶進行加速。
pip(package installer for python) 和 npm 一樣是一個包管理工具
編譯器:將代碼翻譯成另一種代碼解釋器:將代碼轉化成計算機執行的結果,可以理解為一段代碼,經過編譯器編譯后,用解釋器交給計算機獲取計算結果參考鏈接:https://huang-jerryc.com/2016/11/20/do-you-konw-the-different-between-compiler-and-interpreter/ 用 where python 發現 python 在 anaconda 文件夾目錄下,而不是在我原本下的 python 目錄下
內核版:只有"地基",核心的運算能力的版本
發行版:有"磚頭和水泥",有解決問題的具體包,軟件的版本,包管理和環境管理工具conda
參考鏈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30520096.htmlanaconda:一個python的發行版本,除了python核心的解釋器編譯器,還有python版本的各種包,是一個容量很大的工具,里面包含了python,所以 where python 會顯示anaconda 目錄下的 python解釋器(python.exe) 打開 anaconda 文件夾,會發現里面有個子文件夾 envs(環境),打開envs內的子文件夾,會發現里面的文件名和 anaconda 內的文件名很多都相同,原因就是 anaconda 目錄下默認為 base 環境,而 envs 內的環境都是自己創建的環境
既然有了一個base環境,為啥還要分別創建專屬于項目的環境? 當一個程序需要2.7版本的python,一個程序需要3.4版本的python,需要兩個程序同時運行,如果只有一個base環境是不夠的,就類似于微信小程序中 app.wxss 和 頁面.wxss 的關系如果只有一個base的環境,升級了base的python,可能會對其他程序有影響參考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62f155eb6ac5 可以用 conda create --name test python=3.7 創建一個python3.7版本的 test 環境conda env list 指令查看目前 anaconda 內已有環境或者打開 anaconda 軟件
即可看到已有環境 conda 是包管理工具,和 pip 、npm 一樣,安裝 anaconda 則可以使用,明顯的共同點就是在命令行輸入命令為:conda\pip\npm install **
從 pycharm 設置的 python解釋器 下載的第三方包被放在了anaconda跟木根目錄下的 pkgs 文件夾內
conda install 和 pip install 的區別:
普通的包安裝沒有區別,特殊的包可能只能 pip 才能安裝參考鏈接:https://blog.csdn.net/liminwang0311/article/details/94545637?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4549352516780255220209%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2522%257D&request_id=164549352516780255220209&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sobaiduend~default-1-94545637.pc_search_result_control_group&utm_term=pip%E5%AE%89%E8%A3%85%E5%92%8Cconda%E5%AE%89%E8%A3%85&spm=1018.2226.3001.4187 監督學習可以分為回歸問題,如:房價預測,和分類問題,如:腫瘤是否是惡性腫瘤;非監督學習可以將數據分成幾個聚類,如:將各種各樣的新聞分成不同的專題
-
監督學習(Supervised learning) :提供帶有正確結果的訓練集,基于訓練集,算法將歸納(generalization)出“如何正確的響應所有可能的輸入”,也就是對測試集有一個明確的輸出。也稱之為”示例學習(learning from examples)”
-
非監督學習(Unsupervised learning): 訓練集沒有提供正確結果,而是讓算法嘗試識別不同數據之間的相似性,從而讓有共同特征的數據能夠被歸類在一起。以統計學的方式實現監督學習也稱作”密度估計(density estimation)“
參考鏈接:https://blog.csdn.net/u011069294/article/details/79068622?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4696725916780264036828%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2522%257D&request_id=164696725916780264036828&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sobaiduend~default-1-79068622.pc_search_insert_es_download&utm_term=%E7%9B%91%E7%9D%A3%E5%AD%A6%E4%B9%A0%E5%92%8C%E9%9D%9E%E7%9B%91%E7%9D%A3%E5%AD%A6%E4%B9%A0&spm=1018.2226.3001.4187 navicat:可視化數據庫工具實質也是執行 sql 語句,只是通過軟件在寫語句,實際操作數據庫,還是要通過控制臺輸入 sql 語句操作數據庫
.sql 文件(腳本文件)是由 sql 語言構成的參考鏈接https://blog.csdn.net/DcTbnk/article/details/105592355?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4713794016780261974763%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2522%257D&request_id=164713794016780261974763&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baidu_landing_v2~default-1-105592355.pc_search_insert_es_download&utm_term=sql%E6%96%87%E4%BB%B6%E5%92%8Csql%E8%AF%AD%E5%8F%A5&spm=1018.2226.3001.4187 “操作系統另外一個平行班用的是virtualbox和ubuntu,但學習的是 ucore,而我們學習的是 linux-0.11”,ubuntu 是 linux 的一個發行版,VMware 是一個虛擬機軟件,virtualbox 也是一個虛擬軟件,兩者同級,而 Ubuntu 的效果是提供一個操作系統給你操作,效果體現在打開 Ubuntu 后,你仿佛有兩個桌面,一個是大家日常用的 windows、mac 界面,一個是 linux (Ubuntu)頁面,而學習的 linux-0.11 和 ucore ,其實也是操作系統,只不過是縮小版本,里面只有一些操作系統的精髓部分,主干部分,里面有源碼,文件管理系統,通信管理系統等等
“U盤復制文件,電腦提醒文件過大不可復制”——文件系統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將所有文件數據分成一個個的簇(sluter),最大分區2GB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可以支持幾百 T 的大分區 “不同分區中移動比同分區的移動文件慢”
“C盤容量超過20%之后電腦會變得卡頓”——修改4個系統默認下載位置
參考鏈接:https://new.qq.com/omn/20210414/20210414A08U6100.html “C盤的空間充足是系統運行流暢的因素之一”——C盤各個文件夾的作用
參考鏈接: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8/0309/15/18953005_735665932.shtml XML,一種標記語言
沒有像HTML那樣的預定義標記語言。相反,XML允許用戶創建自己的標記符號來描述內容,從而創建無限的自定義符號集。從本質上講,HTML是一種專注于內容呈現的語言,而XML是一種用于存儲數據的專用數據描述語言。參考連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382105/article/details/80965735?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4894656116782092917616%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2522%257D&request_id=164894656116782092917616&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baidu_landing_v2~default-5-80965735.142^v5^pc_search_result_control_group,157^v4^control&utm_term=xml&spm=1018.2226.3001.4187 底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互联网常识(持续更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如果覺得生活随笔網站內容還不錯,歡迎將生活随笔推薦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