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数据缓存文件实现,跨域与缓存
目錄
一: 跨域問題
介紹
CORS兩種請求詳解:
Django中實現:
二: Django緩存
配置
1.1 開發調試
1.2 內存緩存
1.3 文件緩存
1.4 數據庫緩存
1.5 Memcache緩存(使用python-memcached模塊連接memcache)
1.6 Memcache緩存(使用pylibmc模塊連接memcache)
Django中應用
2.1 視圖函數使用緩存
2.2 全站使用緩存
2.3 局部視圖緩存
注意
一: 跨域問題
1. 介紹:
域: ip+端口, ip與端口相同才是相同的域 如127.0.0.1:8080/books/和127.0.0.1:8080/publish/
跨域: 這個域向另外一個域發請求, 請求會發出去, 另一個域也會處理請求并且返回數據, 但是返回的數據會被請求方的瀏覽器攔截, 因為瀏覽器的同源策略
CORS: 跨域資源共享, 在服務器實現了CORS接口, 返回給瀏覽器時, 瀏覽器就會自動識別, 會在在頭信息里添加一些附加信息, 有時還會多出一次附加的請求
因此, 實現CORS通信的關鍵是服務器。只要服務器實現了CORS接口,就可以跨源通信。
2. CORS兩種請求詳解:
(1) 請求方法是以下三種方法之一:
HEAD
GET
POST
(2)HTTP的頭信息不超出以下幾種字段:
Accept
Accept-Language
Content-Language
Last-Event-ID
Content-Type:只限于三個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簡單請求: 一次請求,直接返回數據
非簡單請求:兩次請求,
第一次發送OPTIONS請求(預檢),預檢通過才會發送第二次請求
第二次請求,返回數據
3. Django中實現:
在返回的結果中加入允許信息
def test(request):
ret=HttpResponse('返回的數據')
#簡單請求
r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http://127.0.0.1:8004'
#url設置為*則允許所有的地址訪問
#非簡單請求
if request.method=="OPTIONS":
ret["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Content-Type"
return ret
寫在中間件中
from django.utils.deprecation import MiddlewareMixin
class CorsMiddleWare(MiddlewareMixin):
def process_response(self,request,response):
if request.method=="OPTIONS":
#可以加*
response["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Content-Type"
response["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http://localhost:8080"
return response
然后在setting中注冊即可
二: Django緩存
1. 配置
1.1 開發調試(此模式為開發調試使用,實際上不執行任何操作)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dummy.DummyCache', # 緩存后臺使用的引擎
'TIMEOUT': 300, # 緩存超時時間(默認300秒,None表示永不過期,0表示立即過期)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緩存記錄的數量(默認300)
'CULL_FREQUENCY': 3, # 緩存到達最大個數之后,剔除緩存個數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認3)
},
}
}
1.2. 內存緩存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locmem.LocMemCache', # 指定緩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 'unique-snowflake', # 寫在內存中的變量的唯一值
'TIMEOUT':300, # 緩存超時時間(默認為300秒,None表示永不過期)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緩存記錄的數量(默認300)
'CULL_FREQUENCY': 3, # 緩存到達最大個數之后,剔除緩存個數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認3)
}
}
}
1.3. 文件緩存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filebased.FileBasedCache', #指定緩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 '/var/tmp/django_cache', #指定緩存的路徑
'TIMEOUT':300, #緩存超時時間(默認為300秒,None表示永不過期)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緩存記錄的數量(默認300)
'CULL_FREQUENCY': 3, # 緩存到達最大個數之后,剔除緩存個數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認3)
}
}
}
1.4.數據庫緩存
settings.py文件配置
注意,創建緩存的數據庫表使用的語句:python manage.py createcachetable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db.DatabaseCache', # 指定緩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 'cache_table', # 數據庫表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緩存記錄的數量(默認300)
'CULL_FREQUENCY': 3, # 緩存到達最大個數之后,剔除緩存個數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認3)
}
}
}
1.5. Memcache緩存(使用python-memcached模塊連接memcache)
Memcached是Django原生支持的緩存系統.要使用Memcached,需要下載Memcached的支持庫python-memcached或pylibmc.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memcached.MemcachedCache', # 指定緩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 '192.168.10.100:11211', # 指定Memcache緩存服務器的IP地址和端口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緩存記錄的數量(默認300)
'CULL_FREQUENCY': 3, # 緩存到達最大個數之后,剔除緩存個數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認3)
}
}
}
LOCATION 也可以配置成如下:
'LOCATION': 'unix:/tmp/memcached.sock', # 指定局域網內的主機名加socket套接字為Memcache緩存服務器
'LOCATION': [ # 指定一臺或多臺其他主機ip地址加端口為Memcache緩存服務器
'192.168.10.100:11211',
'192.168.10.101:11211',
'192.168.10.102:11211',
]
1.6. Memcache緩存(使用pylibmc模塊連接memcache)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memcached.PyLibMCCache', # 指定緩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192.168.10.100:11211', # 指定本機的11211端口為Memcache緩存服務器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緩存記錄的數量(默認300)
'CULL_FREQUENCY': 3, # 緩存到達最大個數之后,剔除緩存個數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認3)
},
}
}
LOCATION 也可以配置成如下:
'LOCATION': '/tmp/memcached.sock', # 指定某個路徑為緩存目錄
'LOCATION': [ # 分布式緩存,在多臺服務器上運行Memcached進程,程序會把多臺服務器當作一個單獨的緩存,而不會在每臺服務器上復制緩存值
'192.168.10.100:11211',
'192.168.10.101:11211',
'192.168.10.102:11211',
]
Memcached是基于內存的緩存,數據存儲在內存中.所以如果服務器死機的話,數據就會丟失,所以Memcached一般與其他緩存配合使用
2. Django中應用
Django提供了不同粒度的緩存,可以緩存某個頁面,可以只緩存一個頁面的某個部分,甚至可以緩存整個網站.
2.1 視圖函數使用緩存
from django.views.decorators.cache import cache_page
@cache_page(15) #超時時間為15秒
def index(request):
pass
2.2 全站使用緩存
加入中間件
在 MIDDLEWARE_CLASSES 中加入 “update” 和 “fetch” 中間件
MIDDLEWARE_CLASSES = [
‘django.middleware.cache.UpdateCacheMiddleware’, #第一
...
‘django.middleware.cache.FetchFromCacheMiddleware’, #最后
]
2.3 局部視圖緩存
在模板中的需要緩存的地方用cache標簽包裹
第一個參數為過期時間,
第二個參數為名字,名字可以隨便取
{% cache 2 'name' %}
緩存:-----:{{ t }}
{% endcache %}
3. 注意:
并不是設置了緩存, 請求就百分百不會進入視圖函數中拿到數據
因為緩存到達最大個數之后會剔除一些緩存, 被剔除的還是會去視圖函數拿數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服务器数据缓存文件实现,跨域与缓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服务器发送消息技术,知识科普:IM聊天应
- 下一篇: php ajax 分页phpapi,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