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学习——绪论
數據庫的基本概念
- 數據
描述事務的符號記錄稱為數據。數據的含義稱為數據的定義,數據與其語義是不可分割的。
- 數據庫
數據庫是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可共享的大量的數據集合。數據庫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數據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具有較小的冗余度(redundancy)、較高的數據獨立性(data independency)和易拓展性(scalability),并可以為各種用戶共享。
數據庫數據具有永久存儲、有組織和可共享的三個基本特點。
- 數據庫管理系統
數據庫管理系統是計算機的基礎軟件。主要功能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 數據定義功能——提供數據定義語言
- 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各種數據
- 數據操作功能
- 數據庫事務管理和運行管理
- 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
- 其他功能——數據庫管理系統和網絡中其他軟件系統的通信功能、一個數據庫管理系統與另一個數據庫管理系統或者文件系統的數據轉換功能、異構數據庫之間的訪問和互操作的功能等。
- 數據庫系統
數據庫系統是有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及其應用開發系統)、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管理員(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組成的存儲、管理、處理和維護數據的系統。
綜上所述,數據庫是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大量、共享的數據集合。他可以提供各種用戶共享,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較高的數據獨立性。數據庫管理系統在數據庫建立、運用和維護時對數據庫進行統一控制,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戶同時使用數據庫的時候進行并發控制,在發生故障后對數據庫進行恢復。
數據模型的組成要素
數據模型通常由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數據完整性約束條件三部分組成。
- 數據結構:描述數據庫的組成對象以及對象之間的關系。
- 數據操作:對數據庫中各種對象(型)的實例(值)允許執行的操作集合,包括操作以及操作相關的規則。
- 數據的完整性約束:一組完整性的規則。
常用的數據模型
- 層次模型
- 網狀模型
- 關系模型
- 面向對象數據模型
- 對象關系數據模型
- 半結構化數據模型
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
數據庫系統由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三級構成。
- 模式
也稱為邏輯模式,是數據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的公共數據視圖。
- 外模式
也稱為子模式或者用戶模式,他是數據庫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和最終的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征的描述,是數據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個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外模式是保證數據庫的安全性有力措施。——每個用戶只能看見和訪問所對應的外模式的數據,數據庫中的其他數據是不可見的。 - 內模式
也稱為存儲模式,一個數據庫只有一個內模式,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數據庫內部的組織方式。
數據庫系統的主要組合部分
數據庫系統一般由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及其應用開發工具)、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管理員構成。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