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之shutdown() 与 close()函数详解
??? close 一個套接字的默認行為是把套接字標記為已關閉,然后立即返回到調用進程,該套接字描述符不能再由調用進程使用,也就是說它不能再作為read或write的第一個參數,然而TCP將嘗試發送已排隊等待發送到對端的任何數據,發送完畢后發生的是正常的TCP連接終止序列。
??? 在多進程并發服務器中,父子進程共享著套接字,套接字描述符引用計數記錄著共享著的進程個數,當父進程或某一子進程close掉套接字時,描述符引用計數會相應的減一,當引用計數仍大于零時,這個close調用就不會引發TCP的四路握手斷連過程。
2.shutdown()函數
[cpp]?view plaincopyprint???? 該函數的行為依賴于howto的值
??? 1.SHUT_RD:值為0,關閉連接的讀這一半。
??? 2.SHUT_WR:值為1,關閉連接的寫這一半。
??? 3.SHUT_RDWR:值為2,連接的讀和寫都關閉。
??? 終止網絡連接的通用方法是調用close函數。但使用shutdown能更好的控制斷連過程(使用第二個參數)。
 3.兩函數的區別
 ??? close與shutdown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 close函數會關閉套接字ID,如果有其他的進程共享著這個套接字,那么它仍然是打開的,這個連接仍然可以用來讀和寫,并且有時候這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多進程并發服務器來說。
??? 而shutdown會切斷進程共享的套接字的所有連接,不管這個套接字的引用計數是否為零,那些試圖讀得進程將會接收到EOF標識,那些試圖寫的進程將會檢測到SIGPIPE信號,同時可利用shutdown的第二個參數選擇斷連的方式。
??? 下面將展示一個客戶端例子片段來說明使用close和shutdown所帶來的不同結果:
???? 客戶端有兩個進程,父進程和子進程,子進程是在父進程和服務器建連之后fork出來的,子進程發送標準輸入終端鍵盤輸入數據到服務器端,知道接收到EOF標識,父進程則接受來自服務器端的響應數據。
[cpp]?view plaincopyprint? ????對于這段代碼,我們所期望的是子進程獲取完標準終端的數據,寫入套接字后close套接字,并退出,服務器端接收完數據檢測到EOF(表示數據已發送完),也關閉連接,并退出。接著父進程讀取完服務器端響應的數據,并退出。然而,事實會是這樣子的嘛,其實不然!子進程close套接字后,套接字對于父進程來說仍然是可讀和可寫的,盡管父進程永遠都不會寫入數據。因此,此socket的斷連過程沒有發生,因此,服務器端就不會檢測到EOF標識,會一直等待從客戶端來的數據。而此時父進程也不會檢測到服務器端發來的EOF標識。這樣服務器端和客戶端陷入了死鎖(deadlock)。如果用shutdown代替close,則會避免死鎖的發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网络编程之shutdown() 与 close()函数详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Socket文件传输 分段传输的关键代
- 下一篇: VS2008部分使用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