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吐槽:Go 面试总被问到 RPC
?
最近一朋友和我吐槽,說看到幾個不錯的簡歷,一面試水分太高,這讓我想起去年面的一個高級開發,簡歷上寫著“熟練掌握 RPC 框架”,我就試探著問了幾個問題“大概說下 RPC 框架的核心原理”“描述下序列化部分的邏輯”,聊了半天,發現他都是在告訴我怎么用,或如何用好這些框架。
緊接著,我追問“如果沒有 RPC 框架,你要如何調用另一臺服務器上的接口呢”,這問題可深可淺,特別考驗基本功,能看出候選人是否深入思考過 RPC 框架的原理,結果答案依然讓我失望。
其實,只要你在體量稍微大一點的公司待過,就一定接觸過 RPC。涉及 RPC 框架開發的崗位,大都在基礎架構部,而且薪水不低。下面這張圖是騰訊和拼多多的 JD,薪水范圍都是 30K-50K。
畢竟,如果你能搞懂 RPC 框架的設計原理,或能自己造一個輪子出來,那基本功肯定不差;如果還有機會參與公司的 RPC 治理工作,解決各種線上問題,你的能力已經可以和高級架構師相當了。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 RPC 涉及序列化、壓縮算法、協議、動態代理、服務注冊、加密、網絡編程、連接管理、健康檢測、負載均衡、優雅啟停機、異常重試、業務分組以及熔斷限流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如果你能把這些問題全部搞定,能力可見一斑。
說到這,想起了那個著名的「冰山模型」。水面之上的部分,看起來很簡單,但那都是別人包裝之后的東西,水面之下的才是技術成長的關鍵。
要真正掌握這些知識,離不開日常工作的實踐積累。我就認識一個這方面的牛人,叫何小鋒,去年訂閱了他的專欄《RPC 實戰與核心原理》,跟著學下來,收獲完全超出預期,也推薦給你!
秒殺+口令「RPCRPCRPC」
售價 ¥129,立省 ¥40
到手只要?¥89
何大是京東科技云原生平臺負責人,他在京東十年了,參與過大大小小近 20 次大促活動備戰,見證了京東的技術演進過程,也攻克過很多技術難題,包括自主研發微服務框架、高性能消息中間件、智能監控以及容器平臺等等。
他的專欄用的是圖文、原理、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講知識,深入淺出,實戰性很強,幫你真正知其所以然。
他精選了?20 個 RPC 高頻場景化問題,帶你掌握 RPC 的核心原理和架構設計要點,以及 RPC 框架的系統應用,包括其治理功能及集群管理功能等等,手把手帶你設計一個靈活的 RPC 框架,進而了解系統性能的提升,以及分布式環境下的問題定位及排查。
RPC流程主從Reactor多線程模型
最近公司做框架遷移,因為修改老的框架成本高,穩定性存疑,所以直接遷移新框架了。中間遇到了不少問題,所以趁著國慶放 7 天假,我把專欄從頭到尾擼了一遍,重新理解了 RPC 框架各個組件的設計原理,這不,國慶假回來就用上了,還真是沒白看。
另外,專欄也給了我一些新的啟發和想法。比如,之前協助運維搞部署流程,其中一個步驟是健康檢測,之前我都是直接檢查應用狀態,現在看來,應該加上服務發現到應用的通信狀態了。
總的來說,學完這個專欄,不僅對 RPC 的原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對項目也多了不少優化的靈感。得空準備以項目為中心,重新過一遍前面的文章。
別的不說,就 RPC 這塊兒,我就沒見過比這個講得更好的資料,不僅限于一二三的步驟,還有方方面面涉及的其他知識點,可謂良心。
光我說不算,截了一些留言供你參考:
根據專欄的整體脈絡,我總結了一下每部分的主要內容:
基礎篇,重點講解 RPC 的基礎知識,包括 RPC 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基本功能模塊。夯實基礎之后,小鋒哥會通過剖析一款 RPC 框架,將整個基礎知識串聯起來。
進階篇,何小鋒列舉了很多他自己運行 RPC 框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高級篇,帶你活學活用,關注系統性能提升、線上問題排查等,用多個具體場景,講解 RPC 的應用,比如異步 RPC、時鐘輪在 RPC 中的應用、流量回放等等。
別的不說,干貨有多少,目錄見分曉。
我一直認為,學習技術最好的過程,是從接納和記憶知識開始的,弄懂核心原理之后,再結合實踐不斷深入思考,最終總結和沉淀出自己的經驗。
現在,我們每天的時間和注意力都被切割得很碎,時間要比金錢更寶貴,找對方法跟對人,才能事半功倍。
秒殺+口令「RPCRPCRPC」
售價 ¥129,到手僅¥89,立減 ¥40
口令僅「前 50 人」有效
👇點擊「閱讀原文」
輸入口令「RPCRPCRPC」
到手僅¥89,立減 ¥40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读者吐槽:Go 面试总被问到 RP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技巧:Go 结构体如何转换成 map[s
- 下一篇: Go map[int64]int64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