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VideoStack主编观察回归 05/
點擊上方“LiveVideoStack”關注我們
“在編輯部同事的“威逼利誘”下,主編觀察回歸,目標仍然是做到99期。我的郵箱是ant.bao@livevideostack.com,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
——
恭喜Peer5,Skype商業版關閉
?
這是本周一則不大不小的新聞,說他不大,是因為Peer5并不是什么明星公司,何況連收購的金額都沒有公開。說他不小,是因為Peer5是基于P2P的CDN平臺,而且是通過WebRTC實現的實時網絡平臺,被收購的結局證明了此種商業模式是成立的,對相關的產品有很好的帶動作用。關于數據安全和隱私是P2P必須面解決的問題,看上去Peer5做得不錯,畢竟微軟是一家提供To B服務的平臺。
?
微軟發布的新聞稿的題目是“Microsoft Acquires Peer5 to Enhance Live Video Streaming in Microsoft Teams”,很明顯Peer5屬于Teams團隊,是為了加強Teams的服務而做的。Covid-19進一步肆虐的局面下,許多科技公司延長甚至永久性地保留了遠程辦公方式,視頻會議將繼續剛需下去,P2P CDN能提供更低成本的網絡服務,省錢就是賺錢。
?
一家云視頻公司的全球辦公室,也包括遠程辦公
?
相對應的是,上一代視頻通信代表之一的Skype,其商業版即將關閉。這家被買來買去的公司沒落了。不過據說很多Skype員工去了Teams,業務黃了,但技術不死。
?
你還在用Skype么?
OBS迎來第二位全職開發者
OBS可能是全球up主中最流行的推流工具了(許多直播平臺的推流工具都是基于OBS開發),我們的公開課直播也一直用OBS,確實很好用。這么好用的工具只是一些愛好者業余時間的產物,這就是開源的力量。大家志趣相投,心無雜念地做自己夢想中的東西,不怕慢,也沒有資金壓力,更沒有資本的裹挾,一點點改進,一點點長大。我并沒有查到OBS的創立時間,查看維護者加入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如此推算,項目的歷史至少9年了。
?
?
OBS項目的管理者是代號dodgepeng的全棧工程師,目前在一家位于亞特拉大的語言翻譯和培訓服務公司供職。OBS的成功也迎來了巨頭的支持,Youtube、Twitch和Facebook都是OBS的頂級贊助方。這也讓項目有能力雇傭全職的工程師了。
?
dodgepeng把人生活成了兩個平行宇宙,一個全棧工程師和一個開源項目管理者。相比而言,國內搞開源顯得更加功利,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當然,開源的前提是衣食無憂。在如此卷的商業環境下,誰還有心思搞開源呢?
Dropbox數據中心實現碳中和
?
這是一條和流媒體技術沒啥關系的消息,但恰恰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理性的個人、公司和組織都需要反思我們與自然和地球的關系。至少在抑制全球變暖方面,Dropbox做得不錯。他們采取的措施包括:
100%使用可再生電力
自然空氣冷卻與空調協調配合
快速退役已達壽命的服務器
硬盤Standby(雖然會延長業務響應時長,但通過智能管理可以大幅減少),使得存儲服務器降低50%電量,Hadoop系統上節省1/4電量。
以及更多......
?
上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正式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國內外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報道。
?
紐約時報直言不諱的題目
?
報告指出,基本上我們無法阻止地球在未來30年變暖,只有很小的時間窗口留給我們扭轉局面。報告強調,海洋、冰蓋和全球海平面發生的變化在千百年內不可逆轉。看到這里,你有什么感覺?
Intel俄勒岡芯片工廠6個月后投產
?
?
Intel還將在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愛爾蘭,以色列和哥斯達黎加建設芯片工廠,曾經的芯片巨頭要回來了。
人工智能的未來
關于人工智能最終給人來帶來福祉還是災難一直是熱議的話題。從我的觀察來看,在多媒體生態中,人工智能已經無處不在,而且扮演著原來越重要的角色。以音頻編碼領域為例,Opus已經足夠成熟,但是Lyra橫空出世,AI加持下進一步壓縮碼率。上周,Google發布了Lyra的升級版——Sound Stream,一個端到端的神經網絡音頻壓縮系統。我試聽了Google提供的demo,Sound Stream在音樂方面的主觀質量比Lyra有明顯的提升。
?
《科學之路》
至少在當下,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未來,隨著人工智能不斷演化,越發強大后,是否會對人類造成威脅?是否會攻擊人類?人工智能是否會有情感,是否會有人一樣的意識?《科學之路》的最后一章里,圖靈獎得主楊立昆給出了他的答案。?
?
機器是否能產生意識?楊立昆給出了相當肯定的結論:“對我來說,毫無疑問,未來的智能機器應該具備某種形式的意識。也許與人類的不同在于,它們可以同時專注于多項任務。”
?
機器會有情感嗎?“我絲毫不懷疑自主智能機器有一天會產生情感,”楊立昆在書中表示,“當用于測量機器人電池電量的鏡頭元件產生了較高的成本而致使機器人開始尋找電源時,不正與饑餓的感覺相似嗎?”
?
在結語部分,楊立昆再次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和危險性。“機器是出色的執行者,是一個天才......但是,我們離復制出真正的人類智能和動物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最后,楊立昆對人類與人工智能的和諧相處保持樂觀,“幾個世紀來,人類已經習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能力被其他工具超越了:打磨過的石頭和刀具比牙齒更堅硬......機器智能也將延展人類智能。”
參考鏈接:
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t5/microsoft-teams-blog/the-skype-for-business-online-service-has-retired/ba-p/2596601
?
https://obsproject.com/blog/dillon-pentz-joins-the-obs-project-as-full-time-developer
?
https://dropbox.tech/infrastructure/making-dropbox-data-centers-carbon-neutral
?
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newsroom/news/intel-oregon-fab-achieves-milestone.html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H709BCR0512D3VJ.html
?
https://cn.nytimes.com/science/20210810/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
?
從本周開始,LiveVideoStack公眾號將呈現更加豐富、更具深度的音視頻內容給大家,具體請見今日推送——LiveVideoStack公眾號內容改版通知。
掃描圖中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了解大會更多信息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個“在看”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veVideoStack主编观察回归 05/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veVideoStack公众号内容改
- 下一篇: 【今晚7点半】:GVoice 千万在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