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云下半场 向前走还是向“厚”走?
Photo by?Thomas William?on?Unsplash
從2016年至今,流量的增長基本進入到了平穩期,此時,面向產業界和開發者,我們如何提供更多、更新的能力給到他們,提升平臺的用戶體驗?本文來自騰訊云視頻業務產品總監黃斌在LiveVideoStackCon 2019深圳站上的精彩分享,希望和業界一起探討視頻云下半場的方向與定位,也希望與產業界同仁一道,共建更好的大視頻生態。
文 / 黃斌
整理 / LiveVideoStack
1
直播行業中的難點
騰訊云內部最早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進入視頻云領域,將騰訊多年在音視頻編解碼、音視頻通信以及海量并發業務的經驗逐漸開放,當時我們也是新進者,定位是在OVP(在線視頻平臺),類似國外的brightcove及國內的CC視頻,我們在教育、在線視頻等領域進行了嘗試。不過真正確定業務重點方向是在2016年,2016年也是國內的直播元年,行業的爆發讓團隊意識到直播的流量是非常大的,在高并發情況下如何能做到視頻流暢無卡頓、并能提供豐富的IM通信、保證互動連麥等環節的正常進行,這正是我們的技術優勢所在,我們抓住了直播的這個風口。
我自己將市面上的產品按照碎片消費、按需點播、實時互動和定時播放四個維度分為四個部分,右上象限這類實時性高,低制作成本的這些應用,正是這幾年集中增長爆發的應用。
這些新興應用,往往都有復雜的功能特性,對于頭部企業都有強大的研發團隊,有很多能力去構建上圖中的要求,但對中小型企業來說,能把上述功能都做出來,并且要做好的話,面臨的挑戰是非常大的,其中每一個功能都需要投入一個小團隊深入去做,由此帶來的成本也會非常高。
上圖中列舉了視頻云需要的基礎服務、音視頻計算集群、CDN加速網絡,以及終端能力和社交互動系統,每個部分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可以更直觀的看出直播應用的開發所需要的大資源投入以及高技術挑戰。
2
騰訊云直播方案
2.1 騰訊云互動直播方案
我們基于在QQ平臺里音視頻通信技術能力的積累,我們設計出了第一套騰訊云互動直播方案。
第一步,基于類RTP私有協議實現了一套多路低時延音視頻系統,保證主播和連麥互動觀眾之間可以實現低至400ms的低延時音視頻通信,放到現在也能夠接近多人實時通話場景的應用;
第二步,團隊借鑒了CDN的架構實現多級分發,滿足單房間內百萬觀眾都能實現低時延觀看,并且可以通過重定向邏輯隨時上麥,實現連麥互動場景;
第三步,為了滿足H5觀看,旁路轉碼推出一路標準流媒體協議(RTMP/FLV/HLS)的流,甚至能夠錄制和回放,實現既有私有RTP協議鏈路,也有標準流媒體協議旁路系統。
此套方案在直播方案基礎上實現了很好的兼容性,因此2016年騰訊很快就拿下了泛娛樂和社交這類平臺的頭部客戶,而此后不少直播平臺也是基于類似的思路實現,而騰訊在其中提供了標準云服務。
2.2 騰訊云標準直播方案
針對中小型的社交直播需求,我們也提供一套基于標準協議的,更輕量化的直播服務流程,從推流到云端的轉碼、切流和混流,這些從現在的眼光看依然是非常經典的直播方案,以上就是騰訊在2016年面向直播的兩套主要架構,基于這兩套架構騰訊也將主流的泛娛樂直播場景都囊括在內。
3
向前走-制作域
從2018年到2019年,視頻流量的增長開始進入平穩增長期,經過幾年的持續增長,平臺都進入到精細化運營階段,包括用戶、服務體系、成本和質量各個方面都需要做優化。與此同時,我們回到標題所提出的問題“視頻云下半場,向前走還是向“厚”走?”
剛剛提到我們的產品方案在云端處理、CDN的分發和終端SDK這個鏈條上的方案覆蓋度都已經比較完整了,而在內容供給側或者說制作域方面,會發現隨著近兩年短視頻的增長,內容制作工具化的訴求開始陸續體現出來,甚至逐漸演變為剛需。在做過不少分析后,最后團隊還是決定落地,制作相關制作域或制作云的方案,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團隊在制作域方面的一些產品。
3.1 騰訊云剪
騰訊云剪作為云化的內容協同編輯工具,首先具備和傳統編輯軟件類似的基本編輯甚至復雜的編輯功能,另外在內容方面,我們整合了騰訊生態伙伴的大量的視頻內容,包括電競、體育、綜藝、娛樂等,這里除了原始素材,我們也提供經AI結構化分析后的,帶著標簽結構化信息的素材供創作者二次加工使用;另外我們還提供特色的精彩集錦、節目拆條等特色能力。
3.1.1 騰訊云剪開放平臺
騰訊云剪作為SaaS的產品形態提供給到創作者,同時我們也將其基礎能力提煉成一個PaaS能力平臺,除了最基本的視頻處理、上傳和導出,包括媒資管理以及復雜的轉碼檢索能力,這兩層都能夠以PaaS的方式提供,有這樣需求的用戶或合作伙伴需要騰訊云剪的這些能力去做成自己的編輯工具,那我們就提供給伙伴PaaS平臺能力。
3.2 騰訊微剪插件
除了Web端的編輯工具之外,團隊還和微信一起在做小程序端的音視頻編輯插件能力,需要微信小程序及客戶端團隊提供一組最底層的音視頻合成、打包和渲染的接口,在此基礎上我們利用自身的技術能力再封裝出一套編輯工具插件。目前這款騰訊云聯合微信小程序、騰訊音樂集團愛聽卓樂公司三方共同合作研發的騰訊微剪——小程序音視頻剪輯插件還在不斷地打磨和完善,相信在不久之后就可以與大家見面。該插件集成了由騰訊音樂集團提供版權音樂在線曲庫,基于騰訊視頻云強大的音視頻處理技術開發并封裝完成。開發者們之后僅需在小程序插件市場申請后即可快速調用,為小程序增加強大的音視頻剪輯功能。
3.3 視頻云終端能力Update
在短視頻制作方面,近期我們還對我們的美顏動效能力進行了全面升級,除了基礎的美顏、特效貼紙之外,還增加了高級的美妝美顏、肢體識別特效、綠幕摳圖和人臉融合等能力,特性及性能方面有了極大升級。
3.4 騰訊云導播臺 LVC
由于騰訊云本身在云端后臺有不少混流、切換的能力,團隊也將這些能力包裝成可視化頁面,變成云導播的產品形式開放出來,這個能力在企業培訓、教育、節目制作等場景都有廣泛的應用。騰訊云導播臺也提供API的方式去調用預監、轉場等功能,面向普通用戶提供完善的頁面,可在頁面直接進行導播操作。
3.5 傳輸及全鏈路質量監控
傳輸方面在音視頻中也是一個比較強的場景,今年英雄聯盟決賽在法國舉行,編碼器在現場切出的TS切片,通過我們提供的傳輸能力,實現了ts over SRT,將清流信號從歐洲現場從公網傳回了上海及北美,對比我們發現公網傳輸的兩條鏈路做到了無丟包和低延遲,傳輸過程中我們也提供視頻傳輸通信質量的監控,包括碼率、卡頓、幀率等指標。
4
基礎編解碼及平臺能力
4.1 快直播——超低延遲直播方案
關于我們的WebRTC CDN產品,我們對外叫“快直播”。我們希望它會作為我們直播CDN升級的一個重要能力。WebRTC本身可以做到低于1秒的超低延遲,并且延遲可控,不會持續積累。作為實時通話標準,它有一整套應對網絡波動和弱網的策略,在超低延遲的基礎上,卡頓不會落后于其他高延遲流媒體方案。另外,WebRTC已經被絕大多數瀏覽器廣泛支持,不需要安裝插件就能播放;而且,WebRTC技術依然在快速演進,未來會支持AV1,SVC等;我們也在網絡層與QUIC進一步結合,形成更好的傳輸方案;如果在帶寬成本、節點資源覆蓋上面持續優化,相信未來基于WebRTC的CDN將會成為直播內容分發的一個趨勢。
4.2 全球部署
除了超低延遲直播方案以外,出海也是明年騰訊云發展的重點,從系統平臺來看,在東南亞、中東、印度這些地區的節點流量增長還是非常快的。與國外云廠商相比,技術及產品層面來講,國內的視頻云與Akamai、AWS的產品平臺還是有些差異的,國內的視頻云從視頻的采集推流到云端轉碼處理再到CDN分發,包括最后的終端播放,基本是一套相對耦合的閉環方案;而像AWS這樣的云廠商,平臺產品會相對解耦一些,獨立的源站及轉碼模塊、視頻傳輸模塊、CDN模塊,每一個都可以獨立接入服務,彼此可以不用相互依賴;從格式及協議來說,海外HLS、DASH、CMAF占主流,而國內視頻云一般是RTMP上行,FLV、HLS下行為主,在這個層面來說,國內客戶出海基于國內視頻云團隊的方案,業務接入上會相對平滑一些;
4.3 開放媒體聯盟
在下一代視頻邊面標準方面,騰訊視頻云直播、點播、媒體處理全線產品均已支持AV1標準,騰訊云也是國內首家直播+點播同時支持AV1視頻處理業務的公有云廠商。在今年10月,騰訊已正式加入開放媒體聯盟(Alliance for Open Media,AOMedia),推進視頻AV1標準商業化,并成為董事會成員之一,也是董事會成員中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家中國企業。騰訊多媒體實驗室和騰訊云正積極推進視頻AV1標準的商業應用。AV1中的極速高清轉碼服務,可以讓用戶在低碼率下享受與高碼率相同的畫質體驗。通過極速高清轉碼技術,直播、點播業務相比開源軟件在相同畫質下平均分別節省超30%+和40%+的帶寬成本。或在同等帶寬條件下,提供更加高清優質的視頻畫質體驗。騰訊云一直以來都潛心深耕音視頻領域,不斷完善自身產品體系,并結合用戶業務場景不斷創新,為用戶帶來極速高清、畫質增強、老片修復等技術產品。
5
共建開發者生態
近兩年,騰訊云正積極的參與各類技術開源社區,共建開發者生態,舉個例子,騰訊視頻云提供了近20套各類音視頻處理SDK,其中最主要的SDK對應demo的源碼我們都分享在GitHub上供開發者參考,極大降低開發者的工作量及集成門檻。
綜上,騰訊視頻云整個產品矩陣,從最初的底層基礎設施發展到音視頻PaaS平臺,再到目前在多個場景積極的嘗試SaaS應用,從內容源端到視頻云端再到播放終端,也提供了層次豐富的產品方案方案,面對不同垂直場景和行業的能力,我們又推出了多達17套的行業場景方案。我們通過整合這些技術能力、基線產品及解決方案,將其對外開放給到開發者和合作伙伴,構筑更好的大視頻生態。
LiveVideoStackCon 2020上海?講師招募
2020年LiveVideoStackCon將持續迭代,4月在上海,9月在北京,11月在舊金山。歡迎將你的技術實踐、踩坑與填坑經歷、技術與商業創業的思考分享出來,獨樂不如眾樂。請將個人資料和話題信息郵件到?speaker@livevideostack.com?或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成為LiveVideoStackCon講師的權益與義務,我們會在48小時內回復。
超強干貨來襲 云風專訪:近40年碼齡,通宵達旦的技術人生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视频云下半场 向前走还是向“厚”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通过QUIC 0-RTT建立更快的连接
- 下一篇: 剧透LiveVideoStack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