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冰:2018风云再起 ,期待AV1、AI和AR
從CCTalk、途牛再到TutorABC,董海冰帶領他的團隊攻下一個個戰略要地。他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兵不在多,小團隊也往往能改變整個戰局。他還說,要擁抱開源和DevOps,多泡GitHub,努力追尋“心的方向”。LiveVideoStack郵件采訪了TutorABC研發總監董海冰,暢聊了自己作為一名技術人的歷程。
策劃 / LiveVideoStack
LiveVideoStack:什么時候開始接觸計算機?接觸開發?第一門語言是什么?第一個開發的程序or軟件是什么樣的?
董海冰:剛開始接觸計算機是在大學的時候,課堂上學習的第一門計算機語音是Fortran,這是一門為了滿足科學、工程計算的“比較較古老的”高級語言。當時學得不過癮,就又自學了C語言。后來在大四搞畢業設計的時候,我的導師李老師鼓勵我搞點和以往不同的課題,就自學Authorware、HTML、JavaScript,搞了一個CAI的課件。當時我們系只有我搞編程方面的東西,其他人都忙著畫圖,盡管新東西難啃,但是我卻做得樂在其中,最后畢設的成績還不錯。所以我一直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我在之后的工作中也會盡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發展領域,努力追尋“心的方向”。
LiveVideoStack:在求學和工作中什么人或者哪一件事對你影響很大?
董海冰:從一個普通的程序員摸爬滾打一步步成長起來,所走的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恩師、領導們的教誨和鼓勵,兄弟、朋友們的信任與支持。很多時候我們要面對復雜的業務邏輯,N多的棘手的技術難題,但資源卻很有限,怎么辦?一定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熟悉業務的產品特征,找到最合適的人才,組建一支團結、精干的團隊。兵不在多而在精,也許有人覺幾個人的小團隊做不成什么大事,但是別忘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如果能因勢利導,巧妙運用,小團隊也會取得輝煌的戰果。例如:北宋時期,宋遼交戰時的“徐河之戰”,大宋主帥李繼隆巧妙布局,名將尹繼倫不辱使命,率領一支不足千人的巡邊小隊,英勇無畏地從后偷襲了有數萬(一說八萬之眾)大遼主力的耶律休哥大營,重傷其主帥,加上正面宋軍的及時出擊,讓遼軍主力一路潰敗,契丹從此銳氣大挫,數年之內再不敢冒犯北宋邊關。一場小團隊發起的奇襲就這樣逆轉了當時宋遼雙方的戰略大局。從我的自身發展經歷看,從打造CCTalk的移動版,到途牛的自助游移動端改版等,都是從三、五個人的“敏捷”小團隊,披荊斬棘,取得了突出的階段性成果之后,才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更有戰斗力的專業研發團隊。
LiveVideoStack:您從2005年開始應該就一直深耕在教育行業,包括前期在英孚教育,后來加入到滬江負責架構,在您看來這些年音視頻對教育的發展最本質的影響是什么?未來的發展又會是什么樣的?
董海冰:十年前做在線教育,受很多軟硬件條件的制約,當時的Visual Classroom還是以音頻交互為主的,一間教室一般在10人以下,人多了會出現掉線、卡頓等很多問題。我記得2000年的時候,一塊Polycom的PCI視頻卡就要上萬塊錢,做實時音視頻成本非常高。但是今天隨著光纖入戶,個人PC的軟硬件的性能也有大幅提升,甚至連手機這樣的移動設備都已經內置了H.264的硬解碼功能,實時交互的多路高清視頻,專業的MCU、SFU性能大幅提升,甚至AR、VR效果的線上教室也在不斷探索中。總之,隨著實時交互的音視頻等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線上教室的體驗必將全面超越線下。若干年以后,大家將會發現,實時交互的音視頻技術只是在線教育系統的一個基礎能力,更多的炫酷的新技術會賦能全新的在線教育體驗:
首先,線上的老師、學生的交互數據都是可以被記錄下來的,這就給我們做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數據訓練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也讓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其次,虛擬現實技術會把學習過程融入到沉浸式的教學體驗中,今后的學習過程將不再枯燥,未來的在線教育要同娛樂行業,特別是電子游戲行業競爭。上一堂課要比打一場游戲更加“過癮”,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再有,在線教育解決了交通不便,為大家節省了在路上的時間,并且解決了教育資源分布不平均的等許多線下教育解決不好的問題。而且對于更多”復雜交互“的場景,線上教育同樣大有可為,例如:編程、繪畫、音樂、健身等。
但無論在線教育怎么發展,“效率”和“效果”都是核心關鍵。“效率”為用戶節省大量時間,提升有效學習的速度。不能夠為用戶節省時間的教學產品,根本不具備收費條件。同時,隨著用戶年齡的遞增,會越來越重視學習的“效果”,不以“效果”為目標的在線學習產品是不可持續的,對于那些教學質量把控不嚴,只考慮降低老師成本,只是“哄孩子玩,卻學不到東西”的線上教學產品,最終用戶會選擇用腳投票。
LiveVideoStack:在輕量的客戶端或者微信端,TutorABC近期或者未來是有一個怎樣的規劃?
董海冰:TutorABC的TutorMeet+系統從一開始就是基于WebRTC標準支持純HTML5的web應用,我們已經在測試環境成功進行了Safari和Chrome之間的互聯互通。采用W3C的標準協議Codec,讓我們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支持微信瀏覽器和小程序,我們已經實現了云講堂產品在這兩塊的支持,并且發布了測試版。但是,因為微信小程序還沒有完整的支持標準的WebRTC協議,只支持了RTMP協議,如果要實現雙向交互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升級服務或者需要綁定騰訊云,否則就只能等小程序后續的升級了。接下來,我們也會進一步打造輕量級的Windows Native的Client端,從而為更多用戶提供更好的PC端教學體驗。
LiveVideoStack:如果讓您選擇幾個關鍵詞來預測2018年或未來若干年對音視頻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技術,您會選哪些?為什么?
董海冰:我對2018的音視頻的發展充滿期待,最關注的是3個“A”:AV1、AI和AR。AV1是對標H.265的新一代編解碼標準,開源、免費是一大特色,聽說今年會發布1.0(LiveVideoStack注:AOM聯盟伙伴正在做AV1最終定稿,預計上半年發布),希望可以盡快集成到WebRTC的新版本中,讓大家盡快享受新一代的高清體驗。
我們都知道AI領域發展最快的就包括音視頻領域,通過機器學習我們會更好的了解動態的視、音頻內容,精準跟蹤我們要了解的用戶數據。并且,AI和AR(VR)的快速發展不僅僅個我們帶來了日益精準的人臉識別、虛擬展示等應用,也有更多更酷的動態面具表情和虛擬背景生成等。隨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相信之前需要借助昂貴的專業設備的虛擬演播室,場景化模擬,沉浸式教學等嶄新的音視頻體驗都會逐步涌現出來,到那時。目前的在線教育領域競爭日趨激烈,卓越的公司要脫穎而出,必須要從“業務導向“轉向”創新導向“。2018的在線教育市場,風云再起,讓我們拭目以待。
LiveVideoStack:不少技術人轉崗去做音視頻技術研發,如何能更快速的上手?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董海冰:建議大家先多了解一下近些年音視頻通訊技術的發展歷程,要避開一些不成熟,甚至已經過時的技術,防止閉門造車。WebRTC作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國際標準已經得到了絕大多數互聯網巨頭們的支持,多了解WebRTC的相關技術對從事音視頻行業非常有意義。早期的音視頻項目方面的代碼多是C、C++寫的,例如:Janus、Jitsi、Kurento等。目前,隨著開源項目逐步成熟,基于Golang和Docker的技術新項目已經開始出現了。Golang在音視頻通訊的基礎平臺建設和音視頻流信令控制、系統集成、分布式部署和高可用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Docker可以隔離系統組件依賴,簡化部署,讓我們更好的擁抱DevOps。這兩方面的技術發展,大家都可以更多關注GitHub上的開源項目。
音視頻的編解碼方面除非有特殊場景,否則沒有必要搞新的私有協議。用目前已經廣泛采用的H.264、VP8、VP9、Opus、AAC即可達到基本的要求,采用通用協議可以有效降低服務器轉碼方面的開銷,有利于各個瀏覽器、移動端的互聯互通。如果將來AOM發起的AV1成熟了,大家也可以踴躍進行嘗試。衷心希望音視頻領域的開源社區和開源項目都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WebRTCon 2018 8折最后2天!
此前WebRTC前端應用基本以Native為主,這主要由于應用端必須集成處理音視頻的Windows、Mac或者mobile SDK。而研發Native的Client則帶來很多弊端。但隨著Chrome、Safari為代表的主流瀏覽器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Web端即使不使用Flash也可以輕松創建基于H5的WebRTC音視頻實時互動應用。特別是當微信已經成為新的流量入口,輕量級的前端應用借助微信瀏覽器或者微信小程序也可以進行輕松進行復雜的音視頻實時交互,盡情享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流量、便利紅利。
董海冰老師將攜手騰訊課堂、TutorABC等多位大咖共同打造“WebRTC與前端”專題,更多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董海冰:2018风云再起 ,期待AV1、AI和AR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动态优化器—一种感知视频编码优化框架
- 下一篇: 开启HDR视觉盛宴:究竟什么视频算得上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