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5年
? ? ? ?這本書應該是《消失在醒來后》的前傳。我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這兩本書的順序讀起來好像完全顛倒了一般。不過已經讀完。所有的故事情節已經明了。也沒有什么。只不過有點像一件事先知道了結果,然后才找到了原因。
2008年,若宣和爸爸徐智模以及媽媽阿穎一起去新西蘭旅游。雪崩,阿穎和若宣遇難,被冰凍,徐智模一人獨活; 2030年,艾滋病根治; 2044年,氣候變暖,冰山融化,海邊城市全部淪為澤國。比古醫生在海邊撿到阿穎和若宣。 2044年,全球爆發禽流感,為了抑制禽流感,人類將鳥類滅絕。 2045年,鳥類滅絕,導致昆蟲無天敵,爆發全球蟲災。人類將蟲類滅絕。 2044/2045/2046被稱為最黑暗的三年。 2050年,比古醫生發明解凍復活技術。艾麗莎成為第一個復活的冰凍人。 2053年,上原空醫生發明開天眼手術。開過天眼的人之間可以用天眼在心靈層面溝通。直接抵達兩者的心靈,兩人將沒有任何隱私可言。 2054年,上原空醫生發明靈魂轉移手術。 2055年,若宣解凍,由于上原空想借將若宣身體賣給尼克用來謀利。若宣借助小艾力量從黑心醫院逃回不老檳榔。
2055年是時間的重要節點,真正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階段。若宣的故事也在休息47年,從12歲重新開始。若宣的沉著冷靜和不放棄希望的特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不能被這些小事情所壓倒和征服。我們應該征服遠方的高山和大海,而不是被這些事情所震撼而止步不前。
還有一個重要的醫學發明,解凍復活技術。這個信息是和冰凍術是搭配使用的。比如人類患了一種絕癥,在當前醫療條件下無法治愈,所以先用冰凍術將其凍住。然后等待能夠治愈的時候,再用解凍復活技術,先復活,然后再進行疾病的治療。這個應用前景也是有的。只不過,如果等待的事假太久,那么自己的同學,老師,家人,朋友全部死亡,成為世界上的“孤家寡人”了。
天眼手術的發明者,怎么說這么一項發明呢?能夠抵達內心的溝通,最適合情侶之間使用。這樣就再也不會發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情況了。靈魂的波動肉眼看不到,但是心眼可以看到。這無疑是戀愛者的福音。但是幸福只要做開天眼手術,就可以獲得的話,那樣,幸福是不是太廉價了。這個事情我無法衡量。你寧愿有沒有這樣一種天眼呢?而沒有一點隱私和秘密的生活估計不會是全人類想接受的吧。
護霜是個好發明,只用往自己的身上噴灑一下,就可以直接當衣服穿了,只不過不知道這種衣服怎么洗,是不是洗澡的時候,直接都溶解了。第二天起床的時候重新噴一下就可以了。護霜發明的原因是棉花類型植物因為陸地變少沒有那么多的土地種植而廢棄。
吸光漆可以代替電燈使用,是足夠環保和節能的了。白天吸光,晚上放光。這個挺實用的小發明。
通天罩可以讓人與動物溝通,類似于人與動物單方面開通了遠程連接,讓人和動物直接通過靈魂交流。若宣憑借這個物品可是吸引到了一群鯨魚當自己的朋友,并且在小艾生病,土星船擱淺的時候將若宣、小艾和寶貝三個人成功送到不老檳榔的。
若宣和背大鍋的友誼特別感人,我很喜歡,斗魚的打架、若宣的47年后的認錯、莎麗楠蒂的歌曲這些故事情節都充滿了真、善、美、愛的力量,令人著迷。若宣打背大鍋的暴栗和背大鍋打若宣的暴栗都令人印象深刻。
這本書也很適合小朋友閱讀,冒險,勇氣,信心,努力,拯救,英雄一點也不俗套,主人公并不完美,但是,主人公在每一次事件中的沉著冷靜和勇于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這是一種不放棄的力量,不說輸,不言敗的力量。
若宣和小人猿做靈魂交換前若萱的表現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調一調。 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搖一搖。 能屈能伸,能直能彎,拔樹苗。 上上下下,高高低低,捉小鳥。
若宣和小人猿做靈魂交換后若萱的表現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調一調(跳不高)。 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搖一搖(閃了腰)。 能屈能伸,能直能彎,拔樹苗(又跌倒)。 上上下下,高高低低,捉小鳥(捉不到)。 這兩段的對比寫的很妙。看著能讓人笑出來。
作者寫靈魂轉移術這段的時候,我感覺寫的特別生動,這段的痛苦,煎熬和感受,完全可以說是名家手筆了,寫的真好。摘錄如下:
夢中我不知自己是什么,感覺有如一只大蝸牛,一只與殼相依為命的大蝸牛,忽然被一臺吸塵器吸住。吸塵器的吸口對著我的身體,要把我吸出殼外。這是最痛苦的時候。我的身體被吸得松散了,碎裂成千萬顆細胞,然后我被吸入一條黑暗的管子里。 這時我感覺自己好像一條蟲,一條快解體的沖,要不是我被困在管子里,我會在空氣中散發,消失無蹤。我有一個目標,就在前方不遠處,我有強烈的愿望沖過去。 我在黑暗中沖過去,到了一個地方,找到我要找的東西。雖然黑漆漆的,我還是感覺到它像一塊圓圓的大石頭。我覺得我又變了,因為這塊大石頭而變。我要擁抱著這塊大石頭。我要變成一只大章魚,一只有一萬只腳的章魚。我用一萬只腳抱住這塊石頭,蓋住石頭的每一寸每一份,我不愿意和石頭分離。 我感到熱,石頭的熱,非常的熱。我享受這種熱,不會炙人的熱。然后我溶化了,我和石頭融為一體。我如牛油融入面包一樣,不斷地往下流。那只是一種感覺,很難說得清楚。我是一股熱泉,注入千萬條干涸的河。河水沖破一道障礙,打破黑暗,我看到了光明,我回到了這個世界。
這段寫自己經受靈魂轉移的痛苦寫的真好,你幾乎分辨不出這是真是假。
如果哪一個家長能夠看到這篇讀后感的話,可以給你加孩子推薦一下。適合閱讀年齡:三年級以上即可。這本書的封面如下所示。
參考: [1]許友彬.[馬來西亞].《2055》[M]山東:青島出版社,2010:1-245
大事年表
我其實對許友彬這個設定很感興趣,所以列出了。這兩本書的大事年表。如下2008年,若宣和爸爸徐智模以及媽媽阿穎一起去新西蘭旅游。雪崩,阿穎和若宣遇難,被冰凍,徐智模一人獨活; 2030年,艾滋病根治; 2044年,氣候變暖,冰山融化,海邊城市全部淪為澤國。比古醫生在海邊撿到阿穎和若宣。 2044年,全球爆發禽流感,為了抑制禽流感,人類將鳥類滅絕。 2045年,鳥類滅絕,導致昆蟲無天敵,爆發全球蟲災。人類將蟲類滅絕。 2044/2045/2046被稱為最黑暗的三年。 2050年,比古醫生發明解凍復活技術。艾麗莎成為第一個復活的冰凍人。 2053年,上原空醫生發明開天眼手術。開過天眼的人之間可以用天眼在心靈層面溝通。直接抵達兩者的心靈,兩人將沒有任何隱私可言。 2054年,上原空醫生發明靈魂轉移手術。 2055年,若宣解凍,由于上原空想借將若宣身體賣給尼克用來謀利。若宣借助小艾力量從黑心醫院逃回不老檳榔。
2055年是時間的重要節點,真正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階段。若宣的故事也在休息47年,從12歲重新開始。若宣的沉著冷靜和不放棄希望的特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不能被這些小事情所壓倒和征服。我們應該征服遠方的高山和大海,而不是被這些事情所震撼而止步不前。
讀后感
我對連接這兩本書的的紐帶和全書的組織核心——靈魂轉移技術,很好奇。畢竟這么一項逆天的技能完全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現在人類技術發展的一個瓶頸就是人類年齡的限制。一個人從出生,到博士畢業,一般人需要到32歲才能完成。所以一個人的科研生命大多只有四十年作用,很多時候還會因為生活中的瑣事、和挫折而影響到研究生命的長度。如果人類能夠使用,靈魂轉移,一個科學家年老后,將他的靈魂提取出來,重新注入一個試管生化人的體內,重新長大。那么積累下來的智慧和知識就能像原子核爆炸一樣對科技產生巨大的推動。人類對知識的使用就可以超越一般,達到真正的爆炸式前進和發展。這些只是想象,對于作者的這個想象我不會不假思索的予以否定。但是就從我自己所了解的情形來看,這個事情的誘惑力相當的大。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就像一個個小倉庫存儲著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但是從神經細胞來說,我們的記憶是依靠神經細胞的正負電荷儲存和釋放的。就像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一樣,用0和1表現所有的數據和信息。我們腦內神經元儲存的信息就是這樣組織和安排的。但是工作的原理仍舊不像這種形容一樣直觀。所以如果想做到靈魂轉移,至少要下面做到三個方面: (1)靈魂信息提取,包括記憶的提取思維組織方式的提取 (2)靈魂信息的儲存,包括不能遺漏也不能出現多余的現象 (3)靈魂信息的導入,這就是靈魂信息的注入,將這些信息注入到沒有靈魂的生化人體內。 這是我的一點點看法,但是事實如何還學要廣大的科學家進行研究和實驗。至于說可不可能,那就要看技術的發展程度了。還有一個重要的醫學發明,解凍復活技術。這個信息是和冰凍術是搭配使用的。比如人類患了一種絕癥,在當前醫療條件下無法治愈,所以先用冰凍術將其凍住。然后等待能夠治愈的時候,再用解凍復活技術,先復活,然后再進行疾病的治療。這個應用前景也是有的。只不過,如果等待的事假太久,那么自己的同學,老師,家人,朋友全部死亡,成為世界上的“孤家寡人”了。
天眼手術的發明者,怎么說這么一項發明呢?能夠抵達內心的溝通,最適合情侶之間使用。這樣就再也不會發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情況了。靈魂的波動肉眼看不到,但是心眼可以看到。這無疑是戀愛者的福音。但是幸福只要做開天眼手術,就可以獲得的話,那樣,幸福是不是太廉價了。這個事情我無法衡量。你寧愿有沒有這樣一種天眼呢?而沒有一點隱私和秘密的生活估計不會是全人類想接受的吧。
護霜是個好發明,只用往自己的身上噴灑一下,就可以直接當衣服穿了,只不過不知道這種衣服怎么洗,是不是洗澡的時候,直接都溶解了。第二天起床的時候重新噴一下就可以了。護霜發明的原因是棉花類型植物因為陸地變少沒有那么多的土地種植而廢棄。
吸光漆可以代替電燈使用,是足夠環保和節能的了。白天吸光,晚上放光。這個挺實用的小發明。
通天罩可以讓人與動物溝通,類似于人與動物單方面開通了遠程連接,讓人和動物直接通過靈魂交流。若宣憑借這個物品可是吸引到了一群鯨魚當自己的朋友,并且在小艾生病,土星船擱淺的時候將若宣、小艾和寶貝三個人成功送到不老檳榔的。
若宣和背大鍋的友誼特別感人,我很喜歡,斗魚的打架、若宣的47年后的認錯、莎麗楠蒂的歌曲這些故事情節都充滿了真、善、美、愛的力量,令人著迷。若宣打背大鍋的暴栗和背大鍋打若宣的暴栗都令人印象深刻。
這本書也很適合小朋友閱讀,冒險,勇氣,信心,努力,拯救,英雄一點也不俗套,主人公并不完美,但是,主人公在每一次事件中的沉著冷靜和勇于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這是一種不放棄的力量,不說輸,不言敗的力量。
摘錄段落
若宣和小人猿做靈魂交換前若萱的表現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調一調。 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搖一搖。 能屈能伸,能直能彎,拔樹苗。 上上下下,高高低低,捉小鳥。
若宣和小人猿做靈魂交換后若萱的表現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調一調(跳不高)。 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搖一搖(閃了腰)。 能屈能伸,能直能彎,拔樹苗(又跌倒)。 上上下下,高高低低,捉小鳥(捉不到)。 這兩段的對比寫的很妙。看著能讓人笑出來。
作者寫靈魂轉移術這段的時候,我感覺寫的特別生動,這段的痛苦,煎熬和感受,完全可以說是名家手筆了,寫的真好。摘錄如下:
夢中我不知自己是什么,感覺有如一只大蝸牛,一只與殼相依為命的大蝸牛,忽然被一臺吸塵器吸住。吸塵器的吸口對著我的身體,要把我吸出殼外。這是最痛苦的時候。我的身體被吸得松散了,碎裂成千萬顆細胞,然后我被吸入一條黑暗的管子里。 這時我感覺自己好像一條蟲,一條快解體的沖,要不是我被困在管子里,我會在空氣中散發,消失無蹤。我有一個目標,就在前方不遠處,我有強烈的愿望沖過去。 我在黑暗中沖過去,到了一個地方,找到我要找的東西。雖然黑漆漆的,我還是感覺到它像一塊圓圓的大石頭。我覺得我又變了,因為這塊大石頭而變。我要擁抱著這塊大石頭。我要變成一只大章魚,一只有一萬只腳的章魚。我用一萬只腳抱住這塊石頭,蓋住石頭的每一寸每一份,我不愿意和石頭分離。 我感到熱,石頭的熱,非常的熱。我享受這種熱,不會炙人的熱。然后我溶化了,我和石頭融為一體。我如牛油融入面包一樣,不斷地往下流。那只是一種感覺,很難說得清楚。我是一股熱泉,注入千萬條干涸的河。河水沖破一道障礙,打破黑暗,我看到了光明,我回到了這個世界。
這段寫自己經受靈魂轉移的痛苦寫的真好,你幾乎分辨不出這是真是假。
圖片參考
我做的筆記如圖所示:如果哪一個家長能夠看到這篇讀后感的話,可以給你加孩子推薦一下。適合閱讀年齡:三年級以上即可。這本書的封面如下所示。
參考: [1]許友彬.[馬來西亞].《2055》[M]山東:青島出版社,2010:1-245
總結
- 上一篇: Boost.Asio 技术文档
- 下一篇: 5分钟带你了解音视频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