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室计算机安全调查报告论文,东风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调查报告毕业论文...
《東風中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調查報告畢業論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東風中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調查報告畢業論文(14頁珍藏版)》請在人人文庫網上搜索。
1、東風中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調查報告【內容摘要】:21 世紀是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不能為學生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學習、工作、生活與競爭的需要提供支持,就會使學生被信息化社會所淘汰。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實地考察東風中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現狀的調查和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硬件的建設及使用情況。利用問卷調查東風中學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水平、應用能力和教學資源,開展多媒體教學的情況和實際效果,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的困難和需求。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素養,對學校現代教育技。
2、術設備及對進行多媒體教學效果的看法和建議,從中發現現代教育技術在東風中學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其發展的影響因素,并分析找出發展對策。【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多媒體教學 ;教學資源 ;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 信息技術課目錄第一章 引言-41.1 調查目的-41.2 調查對象與方法-41.3 該校硬件建設情況-51.4 問卷設計-5第二章 教師教育技術的能力-62.1 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操作能力-62.2 教學軟件制作能力-6第三章 信息技術課開展情況-73.1 影響教師使用教學媒體的主要因素-73.2 教師對待教學設計與制作媒體的關系-73.3 教師是否能根據教學效果來評價教學軟件-73。
3、.4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83.5 是否能用信息技術去改革教學方式-8第四章 多媒體教學使用情況-94.1 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認知-94.2 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看法和學習效果-94.3 能否根據教學需要選擇使用媒體和教學軟件-94.4 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目的-104.5 在教學中運用媒體的效果-10第五章 學習資源的應用-115.1 能否根據教學需要指導學生使用教學網絡資源-115.2 使用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的頻率-115.3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11第六章 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對策-126.1 存在的問題 -126.2 發展對策-12考文獻參-14致謝-15第一章 引言1.1、調查目。
4、的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全國各地中小學都普遍推廣信息技術教育,提高廣大師生的信息素養,利用信息技術來改善教學。尤其是一些比較發達的城市地區,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上入了大量的成本,如建設校園網絡系統、多媒體教室系統、語言實驗室及遠程教育系統、電子閱覽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但是,很多教師在如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模式,運用教育技術思想、方法來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實現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是教育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要使這一重大改革得以快速穩步的推進,就必須不斷地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其發展規律。為此,我們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研等方。
5、式對現代教育技術在東風中學的應用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找出問題及發展對策。1.2、研究對象與方法研究對象為東風中學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現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了解我國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現狀,為本調查提供理論依據。2訪談法。本篇論文的主要調查工作是以走訪為主。一是了解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水平;二是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對學生的走訪主要是了解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對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的實際效果反饋。通過與東風中學校長、老師以及部分學生的訪談、交流,比較客觀全面地了解了該校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3問卷調查法。在調查之。
6、前設計科學合理的問卷,發放問卷調查,最后對問卷進行綜合分析。1.3、東風中學硬件的建設情況李克東教授在知識經濟與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一文中提到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包含多種教學環境與資源的應用,通常包括適合于課堂多媒體組合教學方式的多媒體綜合教室,適合于個別化學習、以CAI網絡為基礎的電子閱覽室,適合于協作學習的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適合于資源共享的開放式的學校閉路電視系統、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以及地區性內聯網絡系統和基于因特網的遠程教育系統等。東風中學現有多媒體綜合教室3個,多媒體綜合電教室的應用使老師開展多媒體組合教學成為可能。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2個。計算機網絡教室一共有112臺學生機,性能比較好。
7、,專門用于教師培訓的微機室1間,共有50臺教師機。電子備課室1間,網絡管理中心1間。此外,東風中學為65%以上的老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方便老師們從網上獲取教學資源。1.4、問卷設計調研問卷分為教師卷和學生卷,抽查的對象為高一年級的學生以及各個學科的教師。其中學生卷發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率為100%;教師卷發放15份,回收15份,有效率為100%。教師卷主要從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資源、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情況、教學媒體的使用情況及效果四個方面來設計;學生卷主要從信息技術素養、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情況、對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及教學效果的看法這三方面設計。第二章 教師教育技術。
8、的能力教師運用計算機教學課時太少,且水平不高現階段中學計算機師資狀況不容樂觀,能夠在自己學科教學中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學科教師也很少。他們獲取計算機知識的渠道不暢、途徑有限,主要通過自學或培訓計算機課程,大部分水平不高。這大大阻礙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正常運用和大面積推廣。2.1、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操作能力問卷從教師對這三種設備的操作情況進行了調查。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的有十四個人,能夠熟練使用投影儀的有八人,而會熟練使用視頻展臺的只有六人。通過對教師的訪談知道,教學中使用視頻展臺的機會很少,所以會使用視頻展臺的教師寥寥無幾,但是難免也要用到,通過觀察也了解到視頻展臺只要稍微有一點小問題,教師和學生。
9、便不知所措,而要電教員來解決問題。雖然比較少用到,但還是應該提高這方面的能力。2.2、教學軟件制作能力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會運用Powerpoint自制課件,有個別的教師運用Authorware、Flash制作課件,極個別的教師不會運用任何教學軟件。這說明,教師制作課件的能力并不高,尤其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教師,不會運用任何教學軟件。建議學校應該對老師進行相關的培訓,來提高教師的課件制作水平。第三章 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情況3.1、影響教師使用教學媒體的主要因素影響 因素設備條件的限制 27%制作教學軟件能力有限40%缺少教學資源13%有時覺得不需要20%只有27%的教師認為影響教師使用。
10、教學媒體的主要因素是設備的限制,40%的教師認為是制作教學軟件能力有限,13%的教師認為是教學資源的缺乏,還有20%的教師認為有時不需要。從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教師制作教學軟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它直接影響教師對教學媒體的使用情況。當然教學設備的投資,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對媒體在教學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3.2、學校對教育與教學的態度現階段絕大多數中學是將成績和升學率放在首位,而沿用了很久的傳統教學被廣大學校視為最佳方式,這就導致學校在對待教育的態度上就產生了專一性,對現代教學技術不重視,很自然的對現代教學技術的投資也就相對減少,加之以上所說的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就造成現代教學技。
11、術不能順利的推廣和使用。3.3、教師是否能根據教學效果來評價教學軟件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少數教師能夠根據教學效果來評價教學軟件,大部分教師很少根據教學效果來評價教學軟件、總結媒體的使用效果,還有個別的教師從來不總結媒體的教學效果。這說明,多數教師在使用教學軟件時只是把它當成了一種教學工具,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教師在使用教學軟件進行教學時,并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3.4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1. 不備課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對軟件的使用存在疑惑,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由于沒有充分備課,導致課程無法進行下去。2. 很隨意以為自己技術成熟,不研究教學策略,沒有教學設計,想到哪講到哪,隨意到只講自己比較熟練。
12、的內容。3. 不規范不能以學生原有的認知、技能、經驗水平為教學出發點,幫助學生建構新的認識、技術、經驗,教學中用語非常隨便,體現不出信息技術課的專業性、操作性、工具性的特點。4. 少教育幾乎忘記了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一教育主題,學生沒有形成科學的信息素養,在信息技術課中信息道德教育很少。5. 不科學就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技術性質來說,教學中有的注意了整合其他學科知識而忽視了技術含量;教學中有的只注重信息技術課程的技術含量,而缺乏以某個項目或任務或主題進行有效的技術教學,學生只能學到支離破碎的技術操作,但不能建構規范的技術操作流程來完成教師安排的作品任務。3.5、是否能用信息技術去改革教學方式通過。
13、調查,三分之一的教師認為自己不能將信息技術有效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之中,從而去改革教學方式。其余的教師都認為自己能夠應用信息技術來改革教學方式。可以看出,用信息技術去改革教學方式的觀念基本上已被大多數的教師所接受,這對于推進深化改革有很大的作用。第四章 多媒體教學使用情況4.1、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認知1.通過座談和參觀教學過程,我感到教師高度重視多媒體教學,能提前準備選用教學內容,弄清重點和難點,使課堂教學有條不紊的進行。2.多媒體教學等于把學生帶進了名校,把名師請進了課堂,淵博的知識講座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教師來說是受益匪淺的,對學生來說是渴望至極。3.聲情并茂,圖文并具,語言和圖片的結合激發了學。
14、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樂于接受。而且改變了以前“滿堂灌”和“一言堂”的單一教學方式。4.在多媒體教學中還發現學生的注意力比一般課堂要集中,大量的圖片和動畫牢牢地吸引著學生的眼球,使得教學效果比一般課堂要好得多。4.2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看法和學習效果1.學生對電腦、幻燈、錄像等教學用具的興趣濃厚,有新鮮感,覺得與過去枯燥無聊的教學方式有天壤之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較全面,記憶較為深刻。2.微機室的定時開放,讓學生從以前傳統的被動授課模式轉變為主動求學,從死記硬背的模式中解脫出來,增強了學生領悟、創新和推斷能力,掌握了自學方法。3.電腦的普及和推廣,使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進入了一。
15、個新境界,學生在中學掌握電腦的一些基本知識,有助于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為將來參加現代化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4.3、能否根據教學需要選擇使用媒體和教學軟件通過調查發現,20%的教師能經常根據教學需要來選擇教學媒體和教學軟件,53%的教師有時能根據教學需要來選擇教學媒體和教學軟件,27%的教師只是偶爾能根據教學需要來選擇教學媒體和教學軟件。這說明,大多數教師對教學媒體的選擇比較盲目,沒有充分認識到媒體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4.4、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目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35%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20%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22%培養學生信息技能13%減輕工作負擔10%約有80。
16、%的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推進素質教育,只有少數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信息技能、減輕工作負擔等。這說明,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基本上能夠全面理解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并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對其進行正確的使用。4.5、在教學中運用媒體的效果40%的教師認為自己在教學中運用媒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有60%的教師認為效果一般,這說明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媒體進行教學的方式有待改善。6 此外,我們還對古浪一中教師進行教育技術培訓的情況作了調查。通過調查知道, 73%的教師進行過相關的教育技術培訓,但是26%的教師覺得沒有什么作用,主要是對教育技術培訓的。
17、方式很不滿,60%的教師認為自己的教育技術水平和能力能夠滿足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但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只有個別教師認為自己的教育技術水平和能力不能夠滿足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提高。第五章 學習資源的應用5.1、能否根據教學需要指導學生使用教學網絡資源調查數據顯示,27%的教師經常根據教學需要來指導學生使用教學網絡資源,53%的教師只是有時指導學生使用教學網絡資源,還有20%的教師偶爾指導學生使用教學資源。由此可見,教師指導學生使用教學網絡資源的情況不容樂觀。通過調查了解到,這一方面有時受到學科限制,一些教師認為有些學科沒有必要指導學生使用網絡教學資源。5.2使用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的頻率 只。
18、有6%的學生認為自己經常使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進行學習,18%的學生有時使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進行學習,50%的學生很少使用,還有26%的學生從不使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進行學習。 這說明,學生對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的利用情況不容樂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與教師對學生在這方面指導的力度、學生信息素養的高低等都有很大的關系。 5.3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軟件和硬件是相輔相成的,軟件是硬件發揮作用的根本保障,硬件使用質量和利用率的高低與軟件有著直接和必然的聯系,沒有有效適用的軟件,硬件也是一堆廢鐵。現階段在所調查的學校范圍內教育軟件資源較缺乏,資源信息比較落后,軟件數量較少,而且版本過于陳舊。第六章 存在的。
19、問題和發展對策6.1、存在的問題通過上述的調查結果分析,可以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東風中學出現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多媒體在教學中出現“輔教不輔學”現象,很多教師仍然把信息技術當作一種輔助課堂教學的工具,而沒有真正地把信息技術整合到課程當中。(二)教師的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師運用多媒體組合教室時受到對設備的操作能力和教學軟件制作能力的限制。(三)大部分教師沒有真正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到教育實踐當中,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模式為主,只是單純地把多媒體引進了教育當中。待添加的隱藏文字內容1 (四)大部分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不高,學生使用計算機學習的情況一般,這與學校對學。
20、生信息技術素養的重視程度以及生源地地區的差異都有關系。(五)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備的維護不夠周全,設備維護人員沒有加強對硬件設備的檢測,導致教學活動不能正常進行。6.2、發展對策 (一)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目的在于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不要生硬地把多媒體搬到課堂當中作為輔助課堂教學的工具。教師應該總結媒體在每一次教學中的作用,學會評價媒體,不斷改進,真正達到輔教輔學的作用。(二)對教師進一步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技能的培訓教育。在現代教育理論方面,通過培訓,使教師具備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樹立正確的現代教育技術價值觀和教育技術應用觀,認識到教育技術不僅僅只是媒體技術,而是學會用教育技術。
21、的方法、手段將各種學習資源整合起來,為學生創設優化的學習環境,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作為教學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必須熟悉和掌握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并以此來指導教學實踐,否則便會出現單純地引入多媒體到教學當中而進行另外一種傳統教學。在教師教育技術技能的培訓方面,可以適當的改變培訓的模式,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擁有一個專門的教育技術培訓老師的指導,提供一個交流的空間,這樣的方式更有針對性,更能體現培訓的價值。培訓的內容主要是教學軟件的制作以及硬件設備故障的基本解決方法。 (三)學校應重視對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給學生提供更多能夠進行信息化學習的條件和平臺,盡最大可能改變因生源地差異而導致學生信息技術素養水。
22、平不同的現狀。 (四)加強硬件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對教室硬件設備進行定期檢測,減少意外的發生,進一步完善硬件配套設施,同時重視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大力提倡和探索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五)從整體上改進教學結構。要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同教學結構中各個要素及其環境的有效整合。教育技術與教師、學生的整合、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教育技術與教學環境的整合。教育技術與教師、學生的整合,關鍵是要重新認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導性因素。在整合過程中要注重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增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技術與教學環境的整合是改進教學結。
23、構的條件和保障,要建設適宜于網絡多媒體教學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使教育技術真正為教學服務,實現教育教學過程的現代化。(六)學校要舍得在多媒體教學上投入,購置必要的教學設備。首先計算機教室的電腦臺數要與班級學生數基本相同,保證一人一機。同時購買投影儀、攝像機、幻燈機、錄音機等電教設備,以滿足多媒體教學需要。(七)不能盲目使用多媒體技術,“為用多媒體手段而用多媒體手段”。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聲、光、電等多種信號刺激,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若盲目的使用,課件不是圍繞教學內容服務,課件過于花俏,無效信息過濫,造成喧賓奪主,反而會分散學生注意力,沖淡教學內容的主題,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課件的內容一定要。
24、新穎、精練、重點突出,切戒不顧教學實際需要而盲目使用多媒體技術。【參考文獻】1張永生,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運用中的幾個問題,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3,(4).2李克東,知識經濟與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電化教育研究,1999,2. 3李克東,現代教育技術與學校教育現代化A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加速教育現代化,開創素質教育新局面A語文出版社,1998,8.致謝大學三年學習時光已經接近尾聲,在此我想對我的母校,我的父母、親人們,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表達我由衷的謝意。感謝我的家人對我大學三年學習的默默支持;感謝我的母校錦州師專給了我在大學三年深造的機會,讓我能繼續學習和提高;感謝錦州師專的老師和同學們三年來的關。
25、心和鼓勵。老師們課堂上的激情洋溢,課堂下的諄諄教誨;同學們在學習中的認真熱情,生活上的熱心主動,所有這些都讓我的三年充滿了感動。這次畢業論文設計我得到了很多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其中我的論文指導老師王冉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支持尤為重要。另外,我還要感謝東風中學給我這次現代教育技術實習和調查的機會,感謝校方領導和老師們的配合,感謝學生們的支持與配合。感謝所有授我以業的老師,沒有這些年知識的積淀,我沒有這么大的動力和信心完成這篇論文。感恩之余,誠懇地請各位老師對我的論文多加批評指正,使我及時完善論文的不足之處。 謹以此致謝!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時間對本文進行審閱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此對關心、幫助我的老師和同學表示衷心地感謝。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公共教室计算机安全调查报告论文,东风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调查报告毕业论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无法初始化SFTP协议。主机是SFTP服
- 下一篇: AMD Radeon 显卡设置无法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