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饼现象”谈吉利转型
如果說我們拋去包裝這層外衣的話,那么這個盒子里面最核心的東西基本都是一樣的,豆沙的還是豆沙,火腿的還是火腿、白果就是白果的月餅,所以有人把這種蒙蔽或者誤導消費者的非理性市場現象稱之為“月餅現象”,這種現象似乎看起來和汽車沒什么太大的關系,其實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和我們目前的汽車市場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車市場有著驚人的相識。
我們看到目前汽車市場當中各種新車也是層出不窮,自主品牌從車型、推出車型的數量來看已經超越合資品牌和外來品牌,這是非常可喜的一面。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樣一種繁榮僅僅局限于低端市場,市場競爭的手段和砝碼還是建立在低價的基礎之上,自主品牌在向中級產品突破的這個過程當中就顯得異常艱難,其關鍵問題就在于我們汽車產品的開發、設計在核心競爭力方面沒有得到根本性突破,盡管我們的不少車型樣子很漂亮,設計很前衛,但這種核心技術與車型的不同步,成為自主品牌突破低端禁錮的一大障礙。一方面眾多國內廠家扎堆開發、相互競價,市場看起來非常熱鬧,但眾多自主品牌始終無法脫離低價、低檔的禁錮,只能在“窩里斗”,按照國際慣例一個新車型從設計到推出一般需要 1到2 年的時間,豐田卡羅拉第一代1966年誕生,歷經41年風雨,到現在才10代。我們在車型開發速度上已經遠遠超越,但我們依然落后。我們的自主品牌在同一個市場不斷競爭的同時,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外國車憑借著技術的優勢在繼續壟斷和蠶食著我們的市場。
說到這里我們不禁聯想到吉利,這家在行業當中頗有爭論的企業。雖然在一些人的眼中認為吉利在新產品開發上落后了、落伍了,也有不少人為吉利的明天擔憂,但是我發現,吉利是在做一件很有積極意義的事情,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從自動變速箱到CVVT發動機到EPS再到油電混合動力的開發,吉利這幾年在核心技術上的推出遠遠高于其新車型的推出,吉利期望在核心技術方面實現突破,提升每一款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應該說吉利的這種戰略轉型和對待產品開發的態度首先應該值得肯定。透過這種現象我們更理解了吉利為什么要實行戰略轉型,為什么要理直氣壯的提出技術領先和技術進步。同時說明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起步的吉利汽車,在融入了許多國際因素,包括人才的國際元素、理念的國際元素之后,他的開發理念也正在和國際的開發理念接軌,已經開始擺脫那種浮躁的心態,從他們推出的自由艦、金剛、遠景到最近又將入市的08款自由艦來看,這幾款車從設計風格、技術裝備、核心技術的應用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盡管吉利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是從他的技術領先這個層面上來看,吉利確實已經走到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前面,正在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的革命性突破。可能這個突破的過程會有曲折,但是它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前瞻性眼光和創新務實的企業發展思路是目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最需要的,吉利實施的這種戰略轉型為消除當前自主品牌所面臨的這種“月餅現象”提供了一條很好的思路。只有徹底消除這種非理性的現象,才能迎來中國汽車工業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春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月饼现象”谈吉利转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集群故障恢复】
- 下一篇: 利用arduino nano开发板配合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