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黑客攻击事件 20件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臭名昭著的黑客攻击事件 20件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史上最臭名昭著的20次網絡攻擊
2015-8-29 22:12:56來源:雷鋒網責編:汐元 評論:135
?
?
?
?
?
?
?
網絡世界的沖突是真實世界的延續,所以網絡世界和真實世界一樣險象環生,充滿了理念不合、利益沖突、政治攻擊甚至戰爭。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21世紀以來最臭名昭著的20次網絡攻擊。
20、2001年4月,一架美國海軍的EP-3E間諜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的南海海域上空與中國空軍的殲8戰機相撞。中國飛行員王偉彈射逃生,但至今也未能找到。美國偵察機也嚴重受損并緊急降落在海南,此后中國軍方控制了機組人員。這次事件發生之后中美雙方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網絡對攻,各方黑客都攻破了對方的各類官方網站,并認為對方應該承擔事故責任。不過最終美方向中國政府遞交了道歉信之后,美軍的機組人員才被釋放。
19、2007年4月,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遭受了曠日持久的網絡攻擊,大量的來自全世界的僵尸網絡癱瘓了該國的互聯網。其中大多數都是通過洶涌而來的在線請求淹沒服務器,讓服務器無法接收新的通訊,從而拒絕服務。攻擊的主要目標是愛沙尼亞總統、政府部門和一些新聞組織的網站。不過一些銀行也遭受了攻擊,一家銀行甚至因此損失了100萬美元。愛沙尼亞政府為了終結這次網絡攻擊,不得不采取了切斷互聯網這樣的極端做法。當時愛沙尼亞正因蘇聯時期的戰爭公墓的遷址問題與俄羅斯鬧得很僵。計算機安全專家認為俄羅斯是這次網絡攻擊的幕后黑手。直到2009年,一個由克林姆林宮支持的黑客團隊才宣布對此事負責。
18、2007年9月,以色列空軍的F-15和?F-16戰機神奇地躲過了俄制防空武器網絡并對敘利亞的一處工廠進行了空襲,以色列懷疑該工廠內正在進行核武器研發。許多評論員猜測以色列黑進了俄制防空武器網絡并對其植入了一個名為Suter的軟件,從而癱瘓了敵方的通訊網絡。Suter由英國BAE系統公司研發,可用大量數據阻塞敵方的雷達設備,而這些數據了包含錯誤的目標和誤導信息。
17、2008年8月,因為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地區的領土爭議,俄軍對其鄰國格魯吉亞發動攻擊,隨后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宣布獨立。不過在進攻發動前的幾個星期內,格魯吉亞的政府和新聞網站都因黑客的拒絕服務攻擊(DoS)而大面積癱瘓。俄羅斯政府否認自己支持了黑客攻擊,他們稱這是俄羅斯黑客的自發行為。
16、2009年1月,以色列國防軍和以色列貼現銀行的網站因黑客的拒絕服務攻擊而大面積癱瘓,其他一些小網站也受到了這次攻擊的波及。這次網絡攻擊是對以軍在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的抗議。以色列指責巴勒斯坦的哈馬斯或黎巴嫩真主黨雇傭前蘇聯黑客發動了這次攻擊。
15、2009年7月,韓國的主要政府、金融和新聞網站遭受到了拒絕服務攻擊,該攻擊持續了數日,一些美國的網站也受到了波及。韓國指責朝鮮的電信部門是此次攻擊的幕后黑手。
14、2003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幾百個下屬網站和數個美國政府機構的網站遭受了代號為“泰坦之雨”的一系列的協同攻擊。這場攻擊持續了大約三年時間,一些軍火承包商的研究室的相關網站也成了攻擊目標,如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洛克希德馬丁和紅石兵工廠。
13、2006年5月,惡意軟件通過網絡釣魚電子郵件對Windows的零日漏洞發動了攻擊,黑客從美國國防信息系統管理局的軍用NIPRNet網絡中竊取了大量的賬號、密碼和大約20TB的數據。NIPRNet網絡中存儲了大量非機密軍事數據,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網絡。
12、2007年七月,美國國防部遭受了持續的網絡攻擊,黑客通過欺詐電子郵件突破了Windows系統的一個漏洞并竊取了大量敏感數據,包括可登陸機密網絡的大量身份和密碼信息,隨后美國國防部不得不斷開了系統連接。
11、2009年3月,一個名為GhostNet的網絡間諜組織發現了Adobe?PDF?reader中的一個漏洞,隨后他們利用這一漏洞攻擊了103個國家的大使館和政府部門。西藏自治區的政府部門首先發覺自己的電腦被黑并上報給了中國中央,而后中國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不過此次多數的GhostNet網絡攻擊都發源于中國境內。
10、2009年2月,據新聞報道,Conficker蠕蟲病毒使法國空軍戰機和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和潛艇陷入癱瘓。
9、2011年3月,安全公司RSA表示黑客已經盯上了他們的員工,想要用釣魚郵件攜帶惡意軟件來攻破公司的防線,從而遠程控制公司的電腦。一旦黑客成功,他們就可以進入RSA的網絡并威脅公司整個系統的安全。這樣一來,客戶用來保護自家網絡安全的安全ID標記就會完全泄露。對了消除這場攻擊的影響,RSA公司花費了6600萬美元來重置用戶的安全ID標記。
8、2011年4月,美國國防部承包商L-3?Communications的一些敏感信息遭黑客竊取,黑客利用從RSA公司盜來的安全ID標記完成了這次攻擊。他們還用同樣的方式攻擊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不過這次攻擊沒有成功。
7、2011年8月,在攻擊了全世界超過70個公司和政府部門后,神秘的“暗鼠行動”終于曝光在世人面前,他們的攻擊目標甚至還包括聯合國的防務承包商。2006年黑客實施了第一次攻擊,2008年奧運會開幕之前他們則攻擊了許多體育管理機構。
6、2003年1月,Slammer蠕蟲病毒搞癱了俄亥俄州Davis-Besse核電廠的安全監測系統,供給持續了大約5小時。雖然這個系統的模擬備份在攻擊中得以幸免,但核電廠依然不得不停機進行了幾年的維修。不過這次的攻擊事件也暴露出那些關鍵的基礎設施是多么的不堪一擊。
5、2010年1月,谷歌表示他們受到了網絡入侵,黑客利用Adobe?Reader中的一個漏洞實施了這次攻擊,安全專家這次攻擊稱為“歐若拉行動”。無獨有偶,黑客用同樣的方法攻擊了其他三十多家公司,其中包括雅虎、賽門鐵克、Adobe和諾斯羅普格魯門。
4、2010年10月,美國的銀行在一次黑客攻擊中損失了超過1200萬美元,黑客利用名為Zeus的木馬記錄下了用戶敲擊鍵盤的動作,從而盜取了取款密碼。大約100個人都成了懷疑對象。
3、2013年12月,一名黑客利用網絡釣魚將惡意軟件植入了歐洲20國集團峰會的電腦中,黑客從中竊取了美國武裝干預敘利亞內政提議的細節。
2、2014年11月索尼影業遭到自稱“和平守衛者”的黑客攻擊,事件起因于該公司近日發行的“以刺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為主題的電影《采訪》,由于多方介入,此事已經發酵成一起國際政治事件。黑客于去年12月16日發出“最后通牒”,警告所有將要前去觀看《采訪》的觀眾,威脅將在放映地點發動襲擊,“世界將籠罩在恐懼中,記住‘9·11’事件的教訓。”最后這部電影的盜版下載量節節攀升。
1.2010年6月,計算機安全研究員發現一種名為Stuxnet的電腦蠕蟲病毒想要攻擊工業機械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該蠕蟲病毒可能由美國和以色列的網絡戰部隊發明,目標是伊朗的納坦茲鈾濃縮工廠。據報道該病毒可以通過制造足夠強烈的震動來改變鈾濃縮離心機的速度。其他的報道則稱Stuxnet摧毀了大約1000臺離心機,將伊朗的離心機數量從4700臺降到了約3900臺。
微信搜索“IT之家”關注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里)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臭名昭著的黑客攻击事件 20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日志解析入库优化
- 下一篇: 在win32下编译opens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