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sb suggest to_为什么 suggest 后不能接 to do?
1.
首先我想解決這個問題下的爭議。
現代語言學(包括語法)有個基本前提性的結論,即語言是一種convention,即社會的約定俗成。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這個「約定俗成」不是完全隨意的,背后有規律可循。從語言實例中歸納總結出「規律」就是語言學,「規律」被總結出來之后自然就表現出比較強的規范性(prescriptive),變成了「規則」,「規則」在一段時間之內相對比較穩定,因此可以用以判斷語言的「對錯」。
這個「約定俗稱」得是社會性的。不能隨便找兩個人來創造一個新的「規則」,因為社會普遍意義上不認同。所以大部分「新用法」都被視為是錯誤的,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只有少數被社會普遍接受之后才能納入上述的「規則」范疇之內,語言就是這樣緩慢生長的。
綜合以上兩點,自然就能看出來,「規則」相比「語言實例」總是滯后的。可能某個用法很多人都在用了,但是主流規則還是不承認。舉幾個中文的例子,比如「男主角」現在很多念「男主jiǎo」了,比如「氣氛」很多人都念「氣fèn」,比如「細思極恐」「十動然拒」等詞現在很流行了,但是在高考語文考卷上這樣用是要失分的,在正式書面文件上這樣用也是要被讀者皺眉頭的。
現在來看英語。我們作為外國人學英語,當然是想學decent English/ standard English——雖然英語沒有「普通話」考試,但是SAT、ACT仍然考語法,也有的是語法書可以參考。碰到有爭議的新新用法的時候,我一般建議大家適當保守,選用穩妥的被普遍接受的用法。至于某些native speaker選用這些新新用法,能聽懂就行,自己不要用。像我在美國,碰到不規范的英文用法、發音多了去了,我聽聽就行,自己堅持用的還是當年在人教版上學的正式的、標準的decent English。不要迷信native spaker,native speaker也有教育水平低的嘛,即便是高教育水平的native speaker也會犯錯的嘛。我就教過英美澳的老外英語語法——這沒什么稀奇,一個本碩博都學中文的美國人如果來糾正咱漢語的語病,只要講的有道理,咱也會接受的對吧。
具體到suggest后能不能接to do的爭議。也許有不少native speaker說suggest to do,但是顯然這種用法沒有被接受為decent English/ standard English的「規則」之內。以此來檢視下面這個回答,結論就不言自明了:
2.
至于具體suggest后為何不能接to do,看詞典就清楚了:
從詞源來看,suggest = suggerere = sub-‘from below’ + gerere‘bring’,即「從下提起」「提出」(以供他人考慮)的意思,那么后面自然接名詞性的成分,即:名詞:Ruth suggested a vacation.
動名詞:I suggested going in my car.
名詞性從句:I suggest that we wait a day or two.
值得仔細分析的是第三種情況,「that we wait a day or two」即便we換成he/she,后面還是用wait。正因為suggest是「提出」(以供他人考慮),所接從句的內容應該是將來性的(即下例的shall),同時又應該是一種虛擬的將來性(即建議方也并不確定這種將來性是否會成真),所以要用將來時態的虛擬語氣(即下例的should)。如果這樣說難以理解,也可以簡單理解成「客氣」(類似于Could you please...中的could表示客氣)。如果還是難以理解,還可以簡單理解成「應該」,即「我建議你應該怎么做」。I suggest that we (shall -> should) wait a day or two.
參考:應該如何理解虛擬語氣??www.zhihu.com
當然,以上分析僅針對suggest做「提出」(以供他人考慮)或者一般翻譯的「建議」的意思,suggest還可以表示「暗示」,那就不需要用虛擬語氣,用正常語氣即可:Are you suggesting I’m lazy?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do sb suggest to_为什么 suggest 后不能接 to do?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免费网盘
- 下一篇: 创意红色祥云中国风PP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