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X-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简介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IPX-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简介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 ? ? ? 互聯網分組交換協議(IPX)是 Novell NetWare 操作系統所支持的在互聯網絡中路由數據包的早期網絡協議。IPX 是一種面向無連接通信的數據報協議 - 類似于 TCP/IP 協議組中的網際協議(即IP)。其高層協議,如 SPX 和 NCP,主要提供差錯恢復服務。
為了選擇最佳路徑,IPX 使用動態距離矢量(distance vector)路由選擇協議,如路由信息協議(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或鏈路狀態協議(NLSP:NetWare Link-State Protocol)。
Novell IPX 網絡地址是唯一的,以十六進制表示。它由兩部分組成:網絡號和節點號。IPX 網絡號由網絡管理員分配,地址長 32 位。節點號,通常是系統網絡接口卡(NIC)的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地址長 48 位。通過 MAC 地址作為節點號,系統可以通過發送節點以判斷數據鏈路使用的 MAC 地址。
Novell NetWare IPX 支持單路由器接口的四種封裝模式:
- Novell 私有( Novell Proprietary )?-也稱為原始 802.3 或者 Novell Ethernet_802.3 , Novell 私有 是 Novell 公司最初使用的封裝模式。
- 802.3 - 也稱為 Novell_802.2,802.3 是 IEEE 802.3 的標準幀格式。
- Ethernet v 2 - 也稱為 Ethernet-II 或 ARPA,Ethernet v2 包括標準 Ethernet v2 協議頭,它由目標地址和源地址字段構成,后面是 EtherType 字段。
- SNAP - 也稱為 Ethernet_SNAP,SNAP 在原 IEEE 802.2 協議頭增加了 type 代碼,與 Ethernet v2 中定義的 EtherType 類似。
IPX 數據包數據部分的長最小為 30 字節 (只有頭部分 ) ,最大值不定,這主要取決于使用的低層 MAC 協議( 以太網或令牌環 )。
協議結構
NetWare IPX 數據包頭:
| 8 | 16 bit |
| Checksum | |
| Packet Length | |
| Transport control | Packet Type |
| Destination Network (4 bytes) | |
| Destination node (6 bytes) | |
| Destination socket (2 bytes) | |
| Source network (4 bytes) | |
| Source node (6 bytes) | |
| Source socket (2 bytes) | |
- Checksum ― 表示當16位字段全設置為1(FFFF)時,不使用校驗和。
- Packet length ― 指定完整 IPX 數據報的字節長。IPX 數據包大小任意,可以達到媒體最大傳輸單元(MTU)大小(不允許數據包分片)。
- Transport control ― 指明數據包傳送過程中經過的路由器數量。當該值為16時,假設發生路由回路,并丟棄數據包。
- Packet type ― 指定哪個上層協議應該接收該數據包信息。通常包括兩個值:
- 5 ― 表示序列分組交換(SPX)
- 17 ― 表示NetWare核心協議(NCP)
- Destination network、Destination node、and Destination socket ― 表示目標信息。
- Source network、Source node and Source socket ― 表示源信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PX-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简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基于ol-plot的openlayers
- 下一篇: android更新后出现的错误,[and